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6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炉体,炉体内底部衬有保温材料,电加热装置均匀布置在保温材料上,滚筒设置在炉体内电加热装置的上方,保温上盖设置在炉体上方与炉体连接密封炉体,滚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叶片,滚筒外壁两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分别与机架上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匹配,机架底部安装有滚轮;滚筒一端开有进料口,对应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滚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敞口端面安装排湿罩,排湿罩上方出口连接排湿管道,排湿管道上安装有排湿风机,排湿罩下端设置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摊凉回潮、杀青和炒干功能,可一机多用,节省设备投资。

A multifunctional tea ma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属于茶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鲜茶叶杀青后,温度高,需要及时摊凉冷却;杀青叶的叶缘、叶尖、叶柄由于物理形状的不同导致含水量不一致、杀青叶的表面与内部含水量含水量不一致,需要回潮,使含水量重新分布趋于平衡。目前在国内茶叶加工行业中,摊凉回潮设备有茶叶微波缓苏机,茶叶摊凉回潮机等静态回潮设备。虽然达到了摊凉回潮的目的,但搭叶(互相粘连的杀青叶)不易解散,摊凉、回潮时间长,设备造价高、占用空间大,设备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它包括机架、炉体、滚筒、电加热装置和保温上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炉体内底部衬有保温材料,电加热装置均匀布置在保温材料上,滚筒设置在炉体内电加热装置的上方,保温上盖设置在炉体上方与炉体连接密封炉体,滚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叶片,滚筒外壁两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分别与机架上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匹配,机架底部安装有滚轮;滚筒一端开有进料口,对应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滚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敞口端面安装排湿罩,排湿罩上方出口连接排湿管道,排湿管道上安装有排湿风机,排湿罩下端设置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滚筒一端的中心位置,进料口的开口面积占滚筒端面面积的1/2至2/3,方便进料和吹风。进一步的,所述滚筒与炉体的间隙填充有保温棉,可减少热量的流失,保障炉体内温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上盖内部设计有夹层结构,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减少热量通过上盖向外辐射流失,保证炉体内温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制茶设备,兼具摊凉回潮、杀青和炒干功能,摊凉回潮效果好,杀青、炒干作业达到专用单机效果,实现了一机多用的效果,节省了设备投资,节省了场地占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摊凉回潮时间长、设备造价高、占用空间大、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小、微型茶叶加工企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制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料口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机架;2、炉体;3、滚筒;4、电加热装置;5、保温上盖;6、螺旋导叶片;7、滚轮;8、轴流风机;9、排湿罩;10、排湿管道;11、排湿风机;12、保温棉;13、夹层;14、15:保温材料;16、进料口;17、出料口;18、主动齿轮滚圈;19、从动齿轮滚圈;20、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它包括机架1、炉体2、滚筒3、电加热装置4和保温上盖5,炉体2固定在机架1上,炉体2内底部衬有保温材料14,电加热装置4均匀布置在保温材料14上,电加热装置4可以是电热丝、电热管、电磁发热器等,滚筒3设置在炉体2内电加热装置4的上方,保温上盖5设置在炉体2上方与炉体2连接用于密封炉体,滚筒3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叶片6,滚筒3外壁的两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滚圈18和从动齿轮滚圈19,主动齿轮滚圈18和从动齿轮滚圈19分别与机架1上固定的主动齿轮20和从动齿轮21匹配,机架1底部安装有滚轮7;滚筒3一端开有进料口16,优选的是,进料口16设置在滚筒的中心位置,进料口的开口面积占滚筒端面面积的1/2至2/3,方便进料和吹风;对应进料口16的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8,滚筒3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敞口端面安装排湿罩9,排湿罩9的上方出口连接排湿管道10,排湿管道10上安装有排湿风机11,排湿罩9下端设置出料口17。进一步的,滚筒3与炉体2的间隙填充有保温棉12,可减少热量的流失,保障炉体内温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进一步的,保温上盖5的内部设计有夹层13,夹层13内填充有保温材料15,减少热量通过上盖向外辐射流失,保证炉体内温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1.摊凉回潮作业关闭本技术中的电加热装置4进行摊凉回潮作业,具体为将本技术整机移位至杀青机出口端,杀青叶通过进料口16进入至滚筒3内,开启滚筒进料口端的轴流风机8,以供给冷却冷风,同时开启滚筒尾端排湿管道上的排湿风机11,以排出水蒸气。杀青叶由滚筒螺旋导叶片6的推动,自滚筒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螺旋叶片和轴流风机输送冷风的作用,杀青叶在冷风中呈轻缓翻抛状态,行程在4min-5min之间调控,可以达到摊凉、回潮的目的。2.杀青作业本技术亦可进行杀青作业,开启电加热装置4,设置炒干作业所需温度;茶叶经滚筒螺旋导叶片6的推动,自滚筒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运动,进行杀青;关闭滚筒进料口端的轴流风机8,以免降低滚筒温度;开启滚筒尾端的排湿风机11,以排出水蒸气。3.炒干作业本技术可进行炒干作业,由于茶叶加工工艺流程中,其杀青作业是第一工序,干燥作业是最后工序,其时间差高达3h之长,摊凉回潮作业结束后,本设备闲置,即可进行炒干作业,整机移位炒干作业位置。炒干作业与杀青作业操作程序同相同。综上,本技术兼具摊凉回潮、杀青和炒干功能,摊凉回潮效果好,杀青、炒干作业达到专用单机效果,实现了一机多用的效果,节省了设备投资,节省了场地占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摊凉回潮时间长、设备造价高、占用空间大、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小、微型茶叶加工企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炉体、滚筒、电加热装置和保温上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炉体内底部衬有保温材料,电加热装置均匀布置在保温材料上,滚筒设置在炉体内电加热装置的上方,保温上盖设置在炉体上方与炉体连接密封炉体,滚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叶片,滚筒外壁两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分别与机架上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匹配,机架底部安装有滚轮;滚筒一端开有进料口,对应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滚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敞口端面安装排湿罩,排湿罩上方出口连接排湿管道,排湿管道上安装有排湿风机,排湿罩下端设置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制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炉体、滚筒、电加热装置和保温上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炉体内底部衬有保温材料,电加热装置均匀布置在保温材料上,滚筒设置在炉体内电加热装置的上方,保温上盖设置在炉体上方与炉体连接密封炉体,滚筒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叶片,滚筒外壁两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主动齿轮滚圈和从动齿轮滚圈分别与机架上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匹配,机架底部安装有滚轮;滚筒一端开有进料口,对应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滚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敞口端面安装排湿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以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源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