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878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相对于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着三脚的脚部的上端的连结部(51)可上下自由运动的上下移动体(1)的上端,固定着具有大致碗状的筒夹(11)的筒夹部(15),该筒夹(11)形成有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切槽沟(13)并具有柔性,筒夹在大致碗状的内面(17)与半球状的碗型矫平仪(16)的半球面(18)接触,承接碗型矫平仪,碗型矫平仪通过螺栓(19)结合在筒夹部,被筒夹引导,在前后左右自由倾动,在上下移动体的上端部,相对于上下移动体,上下运动自由的套环(20)被配设在筒夹的外侧,套环在内侧具有可与筒夹的外侧面抵接的抵接部(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摄像机等的摄影仪器的校平的三脚装置。技术背景为了使摄像机等的摄影仪器的稳定的摇摄以及倾斜成为可能,通 过水准器调节三脚的脚部的长度,进行摄影仪器的校平,但是,为了 进行正确的校平,需要进行微调节,另外,在进行某种程度的校平的 情况下,每次摄影场所不同而调节三脚的脚部的长度,操作麻烦,因此,例如特表2005 - 521844号公"^艮记载那样的支撑体已被公知。上述文献中记载的支撑体独立于三脚的定位,将摄影仪器固定在 水平位置,在上下延伸的支柱的上端部具有球头/套筒接头,该球头/ 套筒接头具有球头以及套筒,将球头固定于套筒的拉杆穿过支柱的内 部,可通过设置在支柱的下端部的旋钮操作。上述支撑体相对于三脚的脚部在上端被转动自由地连结的脚台, 上下运动自由地被设置,是借助固定板、云台等搭载着摄影仪器的球 头相对于套筒倾动,将摄影仪器配置在水平位置,此后,操作旋钮, 通过拉杆对球头进行固定,可以进行摄影仪器的校平。因此,在上述 支撑体中,在三脚的定位之外,可进行摄影仪器的校平。但是,因为对拉杆进行操作的旋钮被设置在支柱的下端部,摄影 仪器被搭栽在支柱的上端部所设置的球头上,所以,使球头相对于套 筒倾动,使摄影仪器与水平位置相吻合的操作位置和球头的固定位置 处于不同的高度,因为旋钮与三脚的脚台相比位于下方,所以进行校 平作业的操作者被强制为不合适的姿势。因此,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 不一定容易,另外,还存在着在操作旋钮时,由于与水平位置吻合了 的摄影仪器的重量等,球头突然转动的情况,存在为了进行正确的校 平而花费时间的问题。另外,为了将球头固定在套筒,在拉杆、实际上是拉杆的上端需 要第二球头/套筒接头,不能认为构造一定简单,会反映在成本上。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产生,其课题是提供一种摄像机等的 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而且构造简单、成本低的三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三脚装置具有下述特征。第一特征是在相对于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着三脚的脚部的上端的 连结部可上下自由运动的上下移动体的上端,固定着具有大致碗状的 筒夹的筒夹部,该筒夹形成有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切槽沟并具有柔性, 筒夹在大致碗状的内面与半球状的碗型矫平仪的半球面接触,承接碗 型矫平仪,碗型矫平仪通过螺栓结合在筒夹部,被筒夹引导,在前后 左右自由倾动,在上下移动体的上端部,相对于上下移动体,上下运 动自由的套环被配设在筒夹的外侧,套环在内侧具有可与筒夹的外侧 面抵接的抵接部,通过套环向上方的移动,抵接部抵接在筒夹的外侧 面,使筒夹向内侧挠曲,筒夹的内面压接保持在碗型矫平仪的半球面, 将碗型矫平仪固定在水平位置。第二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特征中,筒夹部具有筒夹座,筒夹座与上 下移动体的上端部连结,筒夹配设在筒夹座的上端,在筒夹座、筒夹 上分别形成螺栓孔,在筒夹上形成的螺栓孔的内径比螺栓的外径大, 在筒夹上形成的螺栓孔的内径比在筒夹座上形成的螺栓孔的内径大, 穿过这些螺栓孔并通过螺栓,碗型矫平仪与筒夹部结合。第三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特征中,筒夹座从筒夹的下端向下方延伸 地被设置,与筒夹一体形成,在筒夹上形成内径比螺栓的外径大的螺 栓孔,穿过螺栓孔并通过螺栓,碗型矫平仪与筒夹部结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第一专利技术,通过对位于搭载着摄影仪器的碗型矫平仪的下端部的套环进行操作,可以将碗型矫平仪固定在水平位置,使摄影 仪器与水平位置相吻合的操作位置和碗型矫平仪的固定位置接近,使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用于进行正确的校平不费时间。而且,由 于碗型矫平仪向水平位置的固定是通过筒夹部和套环来实现,所以, 用于对碗型矫平仪进行固定的构造简单,谋求了低成本化。再有,因 为碗型矫平仪通过螺栓结合在筒夹部,由筒夹进行引导,在前后左右 自由倾动,将摄影仪器的前后左右的倾动范围收容在所希望的范围, 所以,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根据上述第二专利技术,在上述第一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因为碗型 矫平仪的前后左右的倾动范围直至螺栓与两螺栓孔接触为止,所以, 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根据上述第三专利技术,在上述第一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因为筒夹 座与筒夹一体形成,所以摄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另外,因为碗型 矫平仪的前后左右的倾动范围直至螺栓与螺栓孔接触为止,所以,摄 影仪器的校平作业容易。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脚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 <a> 〈b>分别是表示图l所示的筒夹座的俯视图、X-X剖 视图。图3 〈a〉 〈b〉分别是表示图l所示的筒夹的俯视图、Y-Y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脚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图5〈a〉 〈b〉 〈c〉分别是表示图1所示的筒夹部的俯视图、侧 视图、Z-Z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脚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三脚装置的碗型矫平仪的组装时的样子的 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碗型矫平仪的倾动以及套环进行的碗型矫平仪向水平 位置的固定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l所示的三脚装置中,在转动自由地连结着三脚的脚部的上端的连结部51的中央部,连接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52。作为上下移 动体1的中空圆筒状的内管la被插入主体52的内部,内管la相对于 连结部51上下运动自由。在主体52的上端部,沿长度方向直角地设 置固定螺钉53。固定螺钉53贯穿连结部51,前端可以与内管la的外 側面接触。将内管la升起或降下规定长度,拧紧固定螺钉53,据此, 内管la被固定。在内管la的上端部通过平行销4,连结固定盖状的筒夹座3。 如图2〈a〉 〈b〉所示,筒夹座3具有圆筒状的躯干部5和一体 地配设在躯干部5的上端的环状的上端面部6。躯干部5的外径比图1 所示的内管la的内径小。在上端面部6上,在中央部形成上下贯穿的 螺栓孔7,上端面部6的外周缘部外径比躯干部5的外径大,比内管 la的外径小,形成凸缘部8。筒夹座3通过将躯干部5插入到内管la 的内部,可以将上端面部6配置在内管la的上端面,此时,上端面部 6的凸缘部8的底面与内管la的上端面重合,筒夹座3被稳定地配置 在内管la的上端。在躯干部5上形成两个在径向贯穿的销孔9。销孔9的位置与在 径向贯穿内管la的上端部的销孔对应,将躯干部5插入内管la的内 部,将筒夹座3配置在内管la的上端,使销孔9与内管la的销孔一 致,然后,将平行销4从在内管la的上端部形成的一个销孔插入,穿 过与该销孔一致的销孔9,直至贯穿到另一个销孔9以及与该销孔9 一致的内管la的销孔,据此,筒夹座3被连结固定在内管la的上端 部。在上端面部6上,从上端面向上方突出设置圆弧状的肋10。肋10 为大致1/4圆状,在螺栓孔7的外侧,在与螺栓孔7的同心圆上配设4 个《如图1所示,在图2 〈a〉 〈b〉所示的筒夹座3的上端配设筒夹11。如3〈a〉 〈b〉所示,筒夹ll具有大致碗状的形状。在底部的中 央部,形成与筒夹座3的图2 <a> 〈b〉所示的螺栓孔7相比内径大的螺栓孔12,在螺栓孔12的外侧,形成从底部向上端延伸的切槽沟 13。切槽沟13放射状延伸,从螺栓孔12的中心开始,以45^的间隔 设置8个。筒夹ll具有柔性,例如可由铝等的轻金属或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着三脚的脚部的上端的连结部可上下自由运动的上下移动体的上端,固定着具有大致碗状的筒夹的筒夹部,该筒夹形成有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切槽沟并具有柔性,筒夹在大致碗状的内面与半球状的碗型矫平仪的半球面接触,承接碗型矫平仪,碗型矫平仪通过螺栓结合在筒夹部,被筒夹引导,在前后左右自由倾动,在上下移动体的上端部,相对于上下移动体,上下运动自由的套环被配设在筒夹的外侧,套环在内侧具有可与筒夹的外侧面抵接的抵接部,通过套环向上方的移动,抵接部抵接在筒夹的外侧面,使筒夹向内侧挠曲,筒夹的内面压接保持在碗型矫平仪的半球面,将碗型矫平仪固定在水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实
申请(专利权)人:平和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