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76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稳压滤波单元、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与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用于对交流电源进行安全保护和温控保护;所述稳压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工频降压,并进行整流滤波和功率稳压,并对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用于对稳压滤波单元输出的电流进行取样、滤波和比较,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同时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对输出电压进行微调。

A linear power supply with the function of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性电源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
技术介绍
与开关电源相比,线性电源由于性能稳定,没有高频纹波等干扰,体积小等的优点,能够满足对电源噪声敏感的设备的用电需求。但是线性电源最大的缺点在于发热大且能源利用率低。对于功率器件,当负载电流较大或工作于短路状态时,将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功率管。因此,为避免当负载电流超出正常工作范围时损坏功率器件,应在电源管理芯片内部集成过流保护保护模块,限制功率管的最大工作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该线性电源可以通过采样分析输出电压,调节线性电源的工作状态,进而调节输出电压,避免因短路或过流导致线性电源及下游设备的故障,提高线性电源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稳压滤波单元、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滤波单元;所述稳压滤波单元与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用于对交流电源进行安全保护;所述稳压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工频降压,并进行整流滤波和功率稳压,并对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用于对稳压滤波单元输出的电流进行取样、滤波和比较,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同时对输出电压进行微调;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用于对直流电源进行极性保护和过压保护。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包括L端、N端和E端,所述L端电性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1,所述N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L1,所述共模电感L1电性连接电容C2的两端及电容C3的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电性连接开关S1的一端、晶闸管SR1的阳极及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4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晶闸管SR1的门极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晶闸管SR1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E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及所述晶闸管SR1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电桥D1,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电桥D3,所述整流电桥D1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级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级电性连接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级电性连接电阻R5,所述整流电桥D3电性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U1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GND端,所述稳压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VCC端,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B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CS+端和CS-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W1端和W2端连接变阻器R41,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S端接地,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S端和VOUT-端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包括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电阻R2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94的一端、电容C84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94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容C14,所述电阻R42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24的负极、电容C24、电容C34和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容C14、所述二极管D24的正极及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容C74的一端及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容C7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3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4集电极连接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B端。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还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47和电阻R48,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S端,所述电阻R4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4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3的一端及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5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电容C64的一端,所述电容C64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W2端,所述电容C64的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二极管D1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S端,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S端接地,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电容C54的一端,所述电容C5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V端,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5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46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容C34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稳压滤波单元、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其特征是:/n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滤波单元;/n所述稳压滤波单元与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n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用于对交流电源进行安全保护;/n所述稳压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工频降压,并进行整流滤波和功率稳压,并对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进行供电;/n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用于对稳压滤波单元输出的电流进行取样、滤波和比较,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同时对输出电压进行微调;/n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用于对直流电源进行极性保护和过压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稳压滤波单元、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其特征是:
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滤波单元;
所述稳压滤波单元与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和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
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用于对交流电源进行安全保护;
所述稳压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工频降压,并进行整流滤波和功率稳压,并对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用于对稳压滤波单元输出的电流进行取样、滤波和比较,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同时对输出电压进行微调;
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用于对直流电源进行极性保护和过压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其特征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包括L端、N端和E端,所述L端电性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1,所述N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L1,所述共模电感L1电性连接电容C2的两端及电容C3的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电性连接开关S1的一端、晶闸管SR1的阳极及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4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晶闸管SR1的门极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晶闸管SR1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E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稳压滤波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及所述晶闸管SR1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电桥D1,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电桥D3,所述整流电桥D1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级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级电性连接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级电性连接电阻R5,所述整流电桥D3电性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U1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GND端,所述稳压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VCC端,所述大功率线性模块M1的B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CS+端和CS-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W1端和W2端连接变阻器R41,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S端接地,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S端和VOUT-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包括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电阻R2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94的一端、电容C84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94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容C14,所述电阻R42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24的负极、电容C24、电容C34和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容C14、所述二极管D24的正极及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容C74的一端及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容C7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3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4集电极连接大功率线性控制模块M1的B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回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线性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大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朱磊廖明军李万辉李秀兰赵心李鲁亚黄宝忠张吉成王浩光黄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美核电气济南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