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立勋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867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碳化硅与磷酸亚铁铵进行掺杂,以及对磷酸亚铁铵的表面改性形成第一包覆层;制备磷酸铁锂以及在磷酸铁锂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包覆层,对磷酸铁锂进行热处理使得第一、二包覆层变成碳包覆。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网状结构的双层碳包覆、在纳米片的表面造孔以及碳化硅的掺杂,形成多维和多级孔结构,显著提高碳与磷酸铁锂的接触范围和缩短锂离子传输的距离,增加电子导电通道和提高导电性,增加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浸润,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的传输。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attery positiv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安全可靠、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环保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目前主流的有磷酸铁锂和三元体系,从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这两个动力电池重要指标看,磷酸铁锂电池更具备优势。然而,磷酸铁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较低的固有电子电导率和较小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严重影响了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性能,大大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上的广泛应用。目前研究和开发的产品中,一般都对磷酸铁锂进行改性,改性的方法包括碳包覆、添加导电物质、掺杂改性及制备纳米级颗粒材料等等。但是,目前研究的改性方法,大多是针对磷酸铁锂的某一个方面进行重点改性,改性后的材料,虽然在单一性能上有所提升,但其性能/综合性能仍难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好,尤其是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性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方案进行实施:一种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碳化硅与磷酸亚铁铵进行掺杂,以及对磷酸亚铁铵的表面改性形成第一包覆层;制备磷酸铁锂以及在磷酸铁锂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包覆层,对磷酸铁锂进行热处理使得第一、二包覆层变成碳包覆。具体的操作为:配制磷酸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按照磷酸和硫酸亚铁1:1的摩尔比取用两溶液混匀,然后向混合液内加入纳米碳化钛粉体、番茄红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2~2.1g纳米碳化钛粉体的量添加纳米碳化钛粉体,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10~12g番茄红素的量添加番茄红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50~5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添加CTAB,超声分散混匀并将溶液加热至60℃,然后滴加氨水调节PH至4~6,反应1~1.5h,过滤回收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在丙酮中浸泡处理,洗涤、干燥后得到掺杂和表面改性的改性磷酸亚铁铵;将改性磷酸亚铁铵和按量称取的碳酸铵、草酸锂、淀粉投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配制成混合浆料,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22~0.25mol的碳酸铵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5~0.55mol的草酸锂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60~70g的淀粉进行添加,得到混合浆料转移至纳米砂磨机中研磨4~6h,研磨后将混合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后收集的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为12~15h,温度600~650℃,热处理后即可制得所述电极正极材料。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网状结构的双层碳包覆、在纳米片的表面的造孔以及碳化硅的掺杂,形成多维和多级孔结构,显著提高碳与磷酸铁锂的接触范围和缩短锂离子传输的距离,增加电子导电通道和提高导电性,增加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浸润,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的传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所用原料除特别注明以外,均采用商业渠道购买得到。实施例1:配制磷酸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按照磷酸和硫酸亚铁1:1的摩尔比取用两溶液混匀,然后向混合液内加入纳米碳化钛粉体、番茄红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2g纳米碳化钛粉体的量添加纳米碳化钛粉体,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12g番茄红素的量添加番茄红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5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添加CTAB,超声分散混匀并将溶液加热至60℃,然后滴加氨水调节PH至6,反应1.5h,过滤回收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在丙酮中浸泡处理,洗涤、干燥后得到掺杂和表面改性的改性磷酸亚铁铵;将改性磷酸亚铁铵和按量称取的碳酸铵、草酸锂、淀粉投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配制成混合浆料,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25mol的碳酸铵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55mol的草酸锂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70g的淀粉进行添加,得到混合浆料转移至纳米砂磨机中研磨6h,研磨后将混合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后收集的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为15h,温度650℃,热处理后即可制得所述电极正极材料。实施例2:配制磷酸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按照磷酸和硫酸亚铁1:1的摩尔比取用两溶液混匀,然后向混合液内加入纳米碳化钛粉体、番茄红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2.1g纳米碳化钛粉体的量添加纳米碳化钛粉体,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10g番茄红素的量添加番茄红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5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添加CTAB,超声分散混匀并将溶液加热至60℃,然后滴加氨水调节PH至4,反应1h,过滤回收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在丙酮中浸泡处理,洗涤、干燥后得到掺杂和表面改性的改性磷酸亚铁铵;将改性磷酸亚铁铵和按量称取的碳酸铵、草酸锂、淀粉投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配制成混合浆料,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22mol的碳酸铵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0.5mol的草酸锂进行添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取用60g的淀粉进行添加,得到混合浆料转移至纳米砂磨机中研磨4h,研磨后将混合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后收集的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时间为12h,温度600℃,热处理后即可制得所述电极正极材料。实施例3:分别称取实施例1~2制备的正极材料,按照正极料:SP:CNT:PVDF=95:2:0.5:2.5的质量比制作锂电池正极,先将PVDF溶解于溶剂NMP中形成胶液,再往溶剂NMP中加入正极材料和导电剂SP,通过搅拌分散后加入CNT导电液,高速分散后,加入预先制备的胶液,高速分散后通过调节粘度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按照面密度为150g/m2涂覆在15um的铝箔上,并按照2.4g/cm3的压实密度辊压制成正极片。以金属锂为负极,Celgard2325聚丙稀微孔膜为隔膜,采用1mol/L的LiPF6/EC/DMC(EC和DMC的体积比1:1)为电解质,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装配电池,进行扣式电池的恒电流充放电(3.65~2.0V)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碳化硅与磷酸亚铁铵进行掺杂,以及对磷酸亚铁铵的表面改性形成第一包覆层;制备磷酸铁锂以及在磷酸铁锂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包覆层,对磷酸铁锂进行热处理使得第一、二包覆层变成碳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碳化硅与磷酸亚铁铵进行掺杂,以及对磷酸亚铁铵的表面改性形成第一包覆层;制备磷酸铁锂以及在磷酸铁锂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包覆层,对磷酸铁锂进行热处理使得第一、二包覆层变成碳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
配制磷酸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按照磷酸和硫酸亚铁1:1的摩尔比取用两溶液混匀,然后向混合液内加入纳米碳化钛粉体、番茄红素和十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2~2.1g纳米碳化钛粉体的量添加纳米碳化钛粉体,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10~12g番茄红素的量添加番茄红素,按照每摩尔硫酸亚铁加入50~5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添加CTA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勋
申请(专利权)人:程立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