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立勋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13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外壳和内腔,其中内腔包括套管,套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插入光纤;套管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三开口;外壳上具有可用于固定光感应探头的固定座以及与套管的第三开口大致相对应的第四开口,从而使得当光感应探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到达光感应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够自动检测光纤适配器的光纤链路中是否有光信号的技术效果。其与现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一种智能光纤适配器,既能自动检测光纤连接状态,又能自动检测光纤是否在用,从而大大地方便了运维工作,避免了资源浪费。

An optical fiber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适配器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检测光路信号的智能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大带宽的需求促使光纤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通信网络中,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光纤适配器来实现。光纤适配器又称光纤法兰,其两端可连接相同或不同接口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当连接不同接口类型的光纤连接器时,可以实现FC、SC、ST、LC、MTRJ、MPO、E2000等不同接口间的转换。在工程实施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掌握光纤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即光纤是否连接成功)以及光纤是否在用(即是否有光信号正在通过光纤)。然而,由于光纤适配器为无源设备,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记录实现,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因此维护成本高。为了解决光纤适配器无法自动检测光纤连接情况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通过“智能光纤连接器+智能ODF架”的方式,即给光纤连接器配备RFID或EID电子标签,并配备可以读取光纤连接器电子标签的盖板;另外一种是通过“智能光纤适配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很好地实现自动检测光纤连接状态,但却不能自动检测连接好的光纤链路中是否有光信号通过,即是否有业务实际在用。例如,在实际运维工作中,现场运维人员经常碰到光纤适配器被占用,却不清楚里面是否有业务在用,导致存在有些端口资源被占用却并未实际使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检测光纤链路是否有光信号的智能光纤适配器,使得用户可以更进一步地准确掌握光纤适配器端口使用情况,进而可以关联判断与适配器连接的光纤链路是否在用,方便运维工作,避免资源浪费。本技术的侧重点在于解决自动检测光纤链路是否有光信号的技术问题,将本技术和能够自动检测光纤连接情况的现有技术结合,只要两者的结构不存在冲突,就可以实现既能自动检测光纤连接状态,又能自动检测光纤是否在用的智能光纤适配器。本技术的光纤适配器包括外壳和内腔,其中,内腔包括套管,套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插入光纤;套管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三开口;外壳上具有可用于固定光感应探头的固定座以及与套管的第三开口大致相对应的第四开口,从而使得当光感应探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到达光感应探头。进一步地,套管的第三开口与外壳的第四开口之间虽然优选为对准的,但并不需要准确地对应,只要确保光感应探头与套管之间无阻隔,即可正常检测光纤是否有光通过,这大大地降低了本技术的光纤适配器在制造和安装时的精度要求。进一步地,外壳和内腔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结构。进一步地,光纤适配器为基于SC或F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外壳优选为塑料或金属外壳,例如S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通常为塑料外壳,F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通常为铁质外壳。套管优选为陶瓷套管。进一步地,固定座的截面形状与光感应探头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例如可以为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使得光感应探头可以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于其中。优选地,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为圆形,固定座为一个圆柱筒。优选地,光感应探头和固定座之间具有保护垫圈,一方面可以保护光感应探头不易损坏,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密封性以达到防尘的目的。进一步地,固定座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外壳上,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外壳上。例如,当固定座为圆柱筒时,其下端具有螺纹,外壳的第四开口的边缘也具有相对应的螺纹,从而圆柱筒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四开口处。进一步地,固定座可以位于外壳上有卡槽的面上,也可以位于外壳上无卡槽的面上,例如位于与有卡槽的面相对的面上。进一步地,固定座可以安装光感应探头,也可以不安装光感应探头。当固定座安装有光感应探头时,该光纤适配器即为可自动检测光路信号的智能光纤适配器;当固定座未安装光感应探头,例如安装防尘塞时,该光纤适配器可以作为普通光纤适配器来使用。进一步地,光感应探头对850纳米、1310纳米、1550纳米等波长的光敏感,通过光感应探头可以检测光纤链路中是否有光信号通过。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够自动检测光纤适配器的光纤链路中是否有光信号的技术效果。将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简单的结合,即可以实现一种智能光纤适配器,既能自动检测光纤连接状态,又能自动检测光纤是否在用,从而大大地方便了运维工作,避免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纤适配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纤适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下述的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光纤适配器是基于SC型接口,包括外壳1和内腔2,其中,内腔2包括套管22,套管2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25,用于插入光纤(图中未示出);套管22的中间具有第三开口23;外壳1上具有用于固定光感应探头3的固定座11以及与套管22的第三开口23相对应的第四开口12,从而使得当光感应探头3安装在固定座11上且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第三开口23和第四开口12到达光感应探头3。外壳1由塑料制成,固定座11为一个圆柱筒,光感应探头3可嵌入其中。固定座11位于外壳1顶面(即有卡槽13的一面)的中央位置,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上。内腔2具有套管座21,套管22为陶瓷套管,其通过插入的方式将其中间部位固定在套管座21中。第三开口23设置于套管22的中央位置的顶部,第三开口23的轴向与套管2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第三开口23贯穿套管座21的顶面并与外壳1上的第四开口12相对应。光感应探头3对850纳米、1310纳米、1550纳米等波长的光敏感,当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第三开口23和第四开口12到达光感应探头3,从而可以使其检测出光纤链路中是否有光信号正在通过。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基于S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光感应探头3和固定座11之间具有保护垫圈31,一方面可以保护光感应探头3不易损坏,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密封性以达到防尘的目的。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基于S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区别在于其固定座11是位于外壳1的无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包括外壳和内腔,其中,/n所述内腔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插入光纤;所述套管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三开口;/n所述外壳上具有可用于固定光感应探头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口大致相对应的第四开口,从而使得当所述光感应探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到达所述光感应探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包括外壳和内腔,其中,
所述内腔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插入光纤;所述套管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三开口;
所述外壳上具有可用于固定光感应探头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口大致相对应的第四开口,从而使得当所述光感应探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光纤中有光通过时,至少一部分光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到达所述光感应探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腔是一体成型的或分体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探头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具有保护垫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为基于SC或FC型接口的光纤适配器,所述外壳为塑料或金属外壳,所述套管为陶瓷套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勋孙记明李伟石乐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程立勋孙记明李伟石乐石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