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865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源漏极层、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阳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第二平坦层具有遮光结构及由所述遮光结构围绕形成的第一凹槽。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制作一源漏极层、制作第一平坦层、制作第二平坦层、制作阳极层、制作发光功能层、制作阴极层。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二平坦层用于阻挡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侧向出光,防止了边缘漏光现象;并提高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由于其重量轻、自发光、广视角、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低功耗、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位于其上的发光功能层,其中阵列基板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平坦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和支撑层。一方面由于像素定义层的透光性强,因此对于发光功能层的侧向出光无法做到有效的阻挡,从而使得侧向出光在显示面板内经过金属层的反射以及其他膜层的折射转变为一种杂散光,对于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来说降低了产品的信噪比,使得识别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发光功能层本身出光沿着各个方向进行,经过像素定义层等膜层的吸收和折射造成光损失,因此出光效率低于20%。为了得到较高的使用亮度必须使得电源功率提高,因此耗电量增大,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源漏极层;/n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源漏极层上;/n第二平坦层,图样化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第二平坦层具有遮光结构及由所述遮光结构围绕形成的第一凹槽;/n阳极层,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所述阳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并延伸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平坦层;/n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阳极层上;以及/n阴极层,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漏极层;
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源漏极层上;
第二平坦层,图样化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第二平坦层具有遮光结构及由所述遮光结构围绕形成的第一凹槽;
阳极层,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所述阳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并延伸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平坦层;
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阳极层上;以及
阴极层,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45°-55°,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第二平坦层形成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层和所述阳极层上;所述第一凹槽在部分填充所述像素定义层后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裸露所述阳极层;
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阳极层上;
所述阴极层,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斜面与所述阳极层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45°-55°,所述第二斜面为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陈泽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