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圈、压缩机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09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圈、压缩机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减振圈包括环绕状的减振层,减振层的环绕处形成夹持空间,减振层上形成第一断口,第一断口连通于夹持空间与减振层的外周之间;减振圈还包括膨胀层,膨胀层位于减振层与夹持空间之间,膨胀层具有热膨胀性。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管路和减振圈,减振圈套装在管体上,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组件,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压缩机运行使管体表面温度上升,膨胀层升温而发生膨胀形变,膨胀层与管体之间的抵接力增大,使减振圈更牢固地夹持在管体上,从而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效果。

Damping ring, compresso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圈、压缩机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圈、压缩机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运行时,连接在压缩机上的管体会发生振动。为减少管体振动,惯用手段为在管体上套一个减振橡胶圈,橡胶圈上开设有一个偏心孔,橡胶圈在其周向位置上设置有一个连通到偏心孔的断口。偏心孔作为夹持空间,管体通过断口进入偏心孔中,然后利用扎线带从橡胶圈的外周箍紧。现有的该种减振手段存在的问题是,管体外表面和橡胶圈内表面均较光滑,当扎线带捆绑力度不够,或者胶圈长时间使用老化时,空调运行时橡胶圈容易滑落和转动,不但无法减少振动,甚至会引起偏心的橡胶圈转摆并抵碰到压缩机外表面,管体所受应力将剧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减振效果的减振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减振效果的压缩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减振效果的空调室外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减振效果的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提供的减振圈包括环绕状的减振层,减振层的环绕处形成夹持空间,减振层上形成第一断口,第一断口连通于夹持空间与减振层的外周之间;减振圈还包括膨胀层,膨胀层位于减振层与夹持空间之间,膨胀层具有热膨胀性。由上述方案可见,当减振圈套装在管体上以后,管体与膨胀层之间预紧抵接;当压缩机运行使管体表面温度上升,膨胀层升温而发生膨胀形变,这使膨胀层与管体之间的抵接力增大,从而使减振圈更牢固地夹持在管体的固定位置上,从而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效果。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环绕于夹持空间的外周,膨胀层上形成第二断口,第二断口连通于夹持空间与第一断口之间。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具有朝向夹持空间的内周面,内周面为圆周面。由上可见,膨胀层从外周各处对管体包围,当压缩机启动使管体表面温度上升,膨胀层发生膨胀形变并从外周各处对管体环抱夹紧,提高膨胀层的内周面与管体的外周面之间的贴合程度,优化夹紧效果,进一步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效果。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的内周形成沿膨胀层的周向相间布置的多个凹位和凸起。由上可见,凸起用于与管体外表面抵接配合,此设置能有效增加管体与凸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防止脱落和转摆。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上具有朝向夹持空间的抵接面,抵接面为圆弧面。由上可见,此设置在增大抵接摩擦力的同时提高面与面之间的贴合程度,进一步优化夹持效果。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两个膨胀体分别位于夹持空间的相对两侧。由上可见,此设置同样能利用膨胀层的热膨胀性而实现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效果。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包括多个膨胀体,多个膨胀体分布在夹持空间的外周。由上可见,此设置同样能利用膨胀层的热膨胀性而实现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效果。进一步的方案是,在膨胀层的周向上,膨胀层各处厚度相等。由上可见,此设置使膨胀层在位于管体外周各处的部分在受热后膨胀厚度相等,从而保证周向各处的夹持力的力平衡,保证管体受力情况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方案是,夹持空间在减振圈上偏心设置。由上可见,此设置可增大减振圈与压缩机机体之间的间距,防止发生相互触碰。进一步的方案是,减振层采用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方案是,膨胀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提供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和减振圈,减振圈采用上述的减振圈。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缩机包括机体和从机体引出的管体,管体穿过夹持空间,膨胀层与管体抵接。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缩机组件还包括扎线带,扎线带绑扎在减振圈的外周。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采用上述的压缩机组件。本专利技术第四目的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采用上述的空调室外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减振圈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套装在空调器压缩机的管体上以达到减振效果的减振圈,减振圈由位于其外周的减振层11和位于减振层11内周的膨胀层12组成,减振圈整体呈圆柱状,减振层11的中部形成一个位于偏心位置的夹持空间100,夹持空间100沿减振圈的轴向贯穿减振圈。膨胀层12位于夹持空间100与减振层11之间,膨胀层12具有朝向夹持空间100的内周面121,内周面121为圆周面,因此夹持空间100在轴向上的截面轮廓呈圆形。减振层11的周向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断口110,膨胀层12的轴向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断口120,第一断口110连通至减振圈的外周上与夹持空间100的距离最远处,第一断口110、第二断口120和夹持空间100沿减振圈的径向连通。减振层11采用软质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膨胀层12采用具有热膨胀性的软质橡胶材料、软质塑料或具有热膨胀性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泡沫材料制成,例如聚乙烯。结合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振圈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内具有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减振圈和扎线带13,压缩机包括机体和从机体引出的管体9,管体9依次经过第一断口110和第二断口120后进入夹持空间,并保持在穿过夹持空间100的状态,膨胀层12的内周面121与管体9的外周面抵接。扎线带13绑扎在减振圈的外周以提供膨胀层12的内周面121与管体9的外周面产生一个预紧力,同时,扎线带13绑扎在减振圈的外周以防止减振圈受热外扩形变。假设减振圈合计重量m=40g,为保证减振圈的防松脱效果,压缩机工作状态下,膨胀层12的内周面121与管体9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f摩应当符合:f摩>5mg,即f摩应当大于2N;而经过实验测量,膨胀层12的内表面与管体9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0.25~04之间,此处取极限值0.25,因此,膨胀层12与管体9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总=f摩÷0.25=8N。扎线带13绑扎在减振圈的外周,使膨胀层12的内周面121与管体9的外周面产生预紧力F预=1.6N,因此,当压缩机启动使采用铜合金制成的管体9升温至60~90℃后,温度传递到膨胀层12,膨胀层12产生膨胀产生的膨胀压力F膨=F总-F预=8-1.6=6.4N。其中,F膨与膨胀层12材料本身的弹性模量、膨胀层12在径向上的形变量、膨胀层1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面积相关。膨胀层12升温而发生膨胀形变,这使膨胀层12与管体9之间的抵接力增大,从而使减振圈更牢固地夹持在管体9的固定位置上,从而防止脱落和转摆,保证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圈,包括环绕状的减振层,所述减振层的环绕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减振层上形成第一断口,所述第一断口连通于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减振层的外周之间;/n其特征在于:/n所述减振圈还包括膨胀层,所述膨胀层位于所述减振层与所述夹持空间之间,所述膨胀层具有热膨胀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圈,包括环绕状的减振层,所述减振层的环绕处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减振层上形成第一断口,所述第一断口连通于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减振层的外周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圈还包括膨胀层,所述膨胀层位于所述减振层与所述夹持空间之间,所述膨胀层具有热膨胀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层环绕于所述夹持空间的外周,所述膨胀层上形成第二断口,所述第二断口连通于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第一断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层具有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内周面,所述内周面为圆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层的内周形成沿所述膨胀层的周向相间布置的多个凹位和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上具有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层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两个所述膨胀体分别位于所述夹持空间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层包括多个膨胀体,多个所述膨胀体分布在所述夹持空间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林张园陈振明肖庆越飞王泽钦高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