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绍文专利>正文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0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包括带限位台阶面的轴头、轮毂,轮毂通过设在其内腔的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套装在轴头上,轮毂内轴承通过轴承座圈抵接于轴头的限位台阶面上进行限位,轮毂外轴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轴承座圈与轴头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轴头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内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外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轮毂轴承装配维修困难、轮毂轴承跑内圆、免维护轮毂轴承游隙无法调整及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A stop mechanism of inner ring of hub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商用车中后桥轮端的轮毂轴承普遍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方式:轮端形式轮毂内轴承内圈与轴头配合方式轮毂内轴承内圈与轴头止动方式轮毂外轴承内圈与轴头配合方式轮毂外轴承内圈与轴头止动方式普通轮端过盈配合径向过盈配合抱紧力过度配合端面摩擦力免维护轮端间隙配合端面摩擦力间隙配合端面摩擦力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两种止动方式至少存在以下缺点:1、普通轮端轮毂内轴承装配维修困难,轮毂外轴承易跑内圆;2、免维护轮端轮毂内外轴承内圈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加隔套接触),靠锁紧螺母压紧后形成端面摩擦力止动内圈,轴承游戏无法调整,且相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轮毂轴承装配维修困难、轮毂轴承跑内圆、免维护轮毂轴承游隙无法调整及免维护轮毂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包括带限位台阶面的轴头、轮毂,轮毂通过设在其内腔的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套装在轴头上,其中:轮毂内轴承的内圈通过轴承座圈抵接于轴头的限位台阶面上进行限位,轴承座圈夹设在限位台阶面与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之间相互贴合,轮毂外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圈与轴头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轴头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内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外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作为优选,所述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的贴合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防转销孔,防转销孔间通过止动销或键相连接;所述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的贴合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防转销孔,防转销孔间通过止动销或键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防转销孔和止动销或键设有两组、均布在同一圆环上。进一步地,所述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贴合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防转凸台、另一个面上设有对应的凹槽;所述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贴合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防转凸台、另一个面上设有对应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防转凸台和对应的凹槽设有两组、均布在同一圆环上。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圈、锁紧螺母与轮毂的轴孔间还分别设有密封圈组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轴承座圈与轴头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使轴承座圈与轴头连成一体,将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轴头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便于轮毂在轴头上的安装和拆卸维护,方便锁紧螺母调整轮毂轴承游隙;同时在轴承座圈与轮毂内轴承的内圈、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之间设置了周向限定结构,有效防止了轮毂轴承的内圈与轴头接触导致轮毂轴承跑内圆,保证了安全性、延长了轮毂与轴头的使用寿命。采用的周向限定结构:设置为防转销孔与止动销或键配合、及采用防转凸台与凹槽配合的方式,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且这种周向限定结构设在贴合面之间,不会增加现有轴头与轮毂轴孔之间润滑密封结构的“渗漏点”。选择两组周向限定的配合结构,对称设置,力量均衡,更加牢固,不会出现扭动,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比普通轮端装配维修方便快捷;2、解决了轮毂轴承跑内圆的问题;3、轮毂轴承游隙调整便捷;4、轮毂零部件加工更为高效经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座圈和轮毂内轴承周向限定结构的分解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轮毂外轴承与锁紧螺母周向限定结构的分解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座圈和轮毂内轴承周向限定结构的分解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轮毂外轴承与锁紧螺母周向限定结构的分解图二。图中所示:1、轴头;2轮毂;3、轮毂内轴承;3-1、轮毂内轴承的内圈;4、轮毂外轴承;4-1、轮毂外轴承的内圈;5、轴承座圈;6、锁紧螺母;7-1、防转销孔一;7-2、防转销孔二;8、止动销一;9、止动销二;10、防转凸台一;11、凹槽一;12、防转凸台二;13、凹槽二;14、密封圈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指的轴头,也称作半轴套管或轮毂轴管,本专利技术中定义为轴头。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包括带限位台阶面的轴头1、轮毂2,轮毂2通过设在其内腔的轮毂内轴承3和轮毂外轴承4套装在轴头上,其中: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通过轴承座圈5抵接于轴头的限位台阶面上进行限位,轴承座圈包括与限位台阶面相适应的径向接触面和轴向接触面,轴承座圈5的径向接触面夹设在限位台阶面与轮毂内轴承3的内圈之间相互贴合,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通过锁紧螺母6锁紧固定,所述轴承座圈5的轴向接触面与轴头1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与轴头1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与轴承座圈5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内轴承3相对于轴头1的周向扭动,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与锁紧螺母6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外轴承4相对于轴头1的周向扭动。所述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与轴承座圈5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与轴承座圈5贴合面的上下对称设有两组设在同一圆环上的防转销孔一7-1,每组防转销孔一之间通过止动销一8或键相连接;所述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与锁紧螺母6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与锁紧螺母6的贴合面的上下对称设有两组设在同一圆环上的防转销孔二7-2,每组防转销孔二之间通过止动销二9或键相连接。所述轮毂内轴承的内圈3-1与轴承座圈5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贴合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防转凸台一10、另一个面上设有对应的凹槽一11,这样的组合设有两组、均布在同一圆环上;所述轮毂外轴承的内圈4-1与锁紧螺母6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贴合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防转凸台二12、另一个面上设有对应的凹槽二13,这样的组合设有两组、均布在同一圆环上。所述轴承座圈5、锁紧螺母6与轮毂的轴孔间还分别设有密封圈组件14,用于轴承油(脂)润滑密封。所述锁紧螺母6采用申请人授权公告号为CN209146115U的《商用车驱动或非驱动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包括带限位台阶面的轴头、轮毂,轮毂通过设在其内腔的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套装在轴头上,其中:轮毂内轴承的内圈通过轴承座圈抵接于轴头的限位台阶面上进行限位,轴承座圈夹设在限位台阶面与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之间相互贴合,轮毂外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其特征在于:/n所述轴承座圈与轴头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轴头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n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内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外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包括带限位台阶面的轴头、轮毂,轮毂通过设在其内腔的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套装在轴头上,其中:轮毂内轴承的内圈通过轴承座圈抵接于轴头的限位台阶面上进行限位,轴承座圈夹设在限位台阶面与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之间相互贴合,轮毂外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圈与轴头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轮毂内轴承和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轴头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
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内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通过其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限制轮毂外轴承相对于轴头的周向扭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轮毂轴承内圈止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的贴合面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为:轮毂内轴承的内圈与轴承座圈的贴合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防转销孔,防转销孔间通过止动销或键相连接;
所述轮毂外轴承的内圈与锁紧螺母的贴合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彭绍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