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方法、系统及发电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8004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方法、系统及发电机,包括双蒸发压力余热锅炉、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和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高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低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水的朗肯循环系统,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包含水和有机工质的朗肯循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蒸发压力余热锅炉,通过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回收高压蒸汽,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回收低压蒸汽,实现蒸汽余热的阶梯级回收利用,有效利用蒸汽余热,相对于单一蒸发压力余热锅炉,可以有效提高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参数,提高汽轮机发电效率。

A method, system and generator of duplex Rankine cycle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方法、系统及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方法、系统及发电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烟气余热或其他气源的余热以节约能源,常规的余热利用是通过单一的余热锅炉加热水产生水蒸气,蒸汽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进行发电。常规的蒸汽循环只有30%左右的热能转变为电能,而其中70%的热量在蒸汽凝结中被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带走,余热利用率不高。另外,单一蒸汽参数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在用作非发电用途时,往往需要通过减温减压器降低蒸汽参数后再加以利用,蒸汽品位降低,㶲损失增大,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蒸汽根据不同用途实时调整分配,也导致汽轮机频繁变工况运行,影响机组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申请号为CN20131062622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该专利技术通过对双工质循环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多次换热处理,能够充分的将蒸汽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排汽余热作为低沸点工质循环过程的热源来利用,可大幅提高余热利用效率。但该专利技术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源完全来自蒸汽轮机排汽凝结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蒸发压力余热锅炉、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和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高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低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水的朗肯循环系统,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包含水和有机工质的朗肯循环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蒸发压力余热锅炉、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和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高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用于对低压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水的朗肯循环系统,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为包含水和有机工质的朗肯循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具体包括高压汽包、汽轮机、第一冷凝器、第一凝结水泵、第一除氧器、第一循环水泵,所述高压汽包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汽轮机入口端,所述汽轮机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入口端,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端通过第一凝结水泵连接第一除氧器入口端,所述第一除氧器出口端通过第一循环水泵连接高压汽包入口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蒸汽热回收系统具体包括低压汽包、第二凝结水泵、第二除氧器、第二循环水泵、膨胀机、第二冷凝器、工质泵、预热器和蒸发器,所述低压汽包出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入口端,所述蒸发器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凝结水泵连接至所述第二除氧器入口端,所述第二除氧器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水泵连接至所述低压汽包入口端,所述预热器入口端连接汽轮机出口端,所述预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入口端,所述蒸发器出口端连接所述膨胀机入口端,所述膨胀机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入口端,所述第二冷凝器出口端通过所述工质泵连接至所述预热器入口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汽包出口端还设置有支路,所述支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工质具体为五氟丙烷或四氟乙烷或三氟二氯乙烷或异丁烷中的一种。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兵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