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严寒地区高铁岔区道床混凝土开裂及粉化控制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道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严寒地区高铁岔区道床混凝土开裂及粉化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提出以及“八纵八横”高铁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无砟轨道已成为最主要的轨道结构形式。岔区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线型复杂、轨道截面宽度大、零部件多、荷载受力大等特点,目前高铁线路岔区普遍采用长枕埋入式及两端双块式过渡区的整体现浇道床结构形式。已建及在建线路中普遍存在岔区现浇道床混凝土开裂的情况,同时在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还存在道床混凝土冻胀剥落粉化的问题,为运营安全及维修带来了不便。岔区道床混凝土一旦出现大面积开裂、剥落粉化等劣化问题,对行车安全和岔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威胁是巨大的。雨、雪等可通过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致使道床混凝土发生钢筋锈蚀、膨胀,造成道床混凝土的失效破坏;同时岔区由于结构形式复杂,存在转辙机等诸多造价昂贵的设备,对无砟轨道的整体稳定性要求更高,岔区道床混凝土一旦发生大面积劣化,修复处理相当困难,费用极高且列车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行,同时基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严寒地区高铁岔区道床混凝土开裂及粉化控制技术,按步骤分解,其特征在于:/n混凝土制备/n配合比按照“三低一高”(低胶凝材料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和高含气量)的技术理念进行设计,控制参数指标为: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38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严寒地区高铁岔区道床混凝土开裂及粉化控制技术,按步骤分解,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制备
配合比按照“三低一高”(低胶凝材料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和高含气量)的技术理念进行设计,控制参数指标为: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380kg/m3,用水量不超过145kg/m3,含气量为6~8%,坍落度不超过100mm,具体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进行确定;同时内掺占胶凝材料总量5%~20%的粉体抗裂剂,并采用具备不少于2h工作性保持能力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及高效引气剂,强制搅拌3~4min。
混凝土运输
采用内部洁净、无残余混凝土挂壁的普通混凝土罐车或全封闭式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主要解决低坍落度混凝土进、出料困难所导致的混凝土倒运效率慢等问题。
混凝土浇筑
采用斗送或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泵送方式施工时更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状态,防止出现堵管、爆管情况;按照“己”字形顺序进行布料,严禁出现一点浇筑,振捣棒赶料等不规范操作情况。
混凝土振捣
采用高频振捣排架进行混凝土快速振捣,同时人工手持常规50#插入式振捣棒进行二次补振,重点是轨枕四周及下方、侧模附近等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江,谭盐宾,李康,孙学奎,刘东生,杨鲁,李林香,郑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