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及除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898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及除尘方法,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排气口;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开口部、第二进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至少一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导流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过滤箱,连接至所述导流管;抽气泵,通过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过滤箱的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振动组件,使纺织物产生振动,从而将纺织物表面吸附的粉尘从纺织物的表面脱离,然后利用抽气泵将粉尘抽走,实现了纺织物的除尘,简单且高效。

A dedus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texti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及除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辅助
,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及除尘方法。
技术介绍
粉尘污染是纺织行业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防止行业的粉尘污染的处理要求日益严格。现有技术中,针对纺织设备的除尘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置移动式的吸尘头,该吸尘头沿着防止设备的外围移动,将防止设备生产过程中飘散在空气中的粉尘吸走,另一种是在纺织车间安装整体式的除尘设备,将纺织车间内的粉尘吸走过滤。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除尘设备或者除尘机构并没有纺织物进行除尘的功效,纺织物生产制备过程中,不断的有粉尘被纺织物表面所吸附,因此生产出来的纺织物表面吸附有大量的粉尘,而该部分粉尘目前缺乏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及除尘方法,致力于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开口部、相邻第一开口部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的第一排气口;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开口部、相邻第二开口部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二进气口相对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对应;至少一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导流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过滤箱,连接至所述导流管;抽气泵,通过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过滤箱的出口。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有接触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有腰孔,所述接触辊的辊轴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腰孔内,所述腰孔内还安装有抵压弹簧,所述抵压弹簧的端部抵接所述接触辊的辊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组件上安装有多个振动块,多个所述振动块间隔设置于所述振动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或者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一侧。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组件有两个,两个振动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两个振动组件的振动块相向设置,且间隔排列。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过滤箱的入口与出口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两组导向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方法,包括将纺织设备制备的纺织物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穿过,振动组件与纺织物接触,产生高频振动,将纺织物表面粘连的粉尘从纺织物中抖出,抽气泵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将粉尘吸入过滤箱中进行过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振动组件,使纺织物产生振动,从而将纺织物表面吸附的粉尘从纺织物的表面脱离,然后利用抽气泵将粉尘抽走,实现了纺织物的除尘,简单且高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3的A部详图。图中,1-第一壳体,11-第一开口部,12-第一进气口,13-第一排气口,14-腰孔,2-第二壳体,21-第二开口部,3-振动组件,31-振动块,4-过滤箱,41-过滤板,5-抽气泵,6-导流管,7-接触辊,8-抵压弹簧,9-导向辊,100-纺织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开口部11、相邻第一开口部11的第一进气口12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2相对的第一排气口13;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第二开口部21、相邻第二开口部21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二进气口相对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开口部21与所述第一开口部11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2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3对应;至少一组振动组件3,所述振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或第二壳体2内;导流管6,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3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过滤箱4,连接至所述导流管6;抽气泵5,通过所述导流管6连接至所述过滤箱4的出口。本专利技术中,将纺织设备制备的纺织物100穿过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且第一壳体1的第一开口部11和第二壳体2的第二开口部21均朝向纺织物100,振动组件3与纺织物100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然后振动组件3产生高频振动,以使该部分的纺织物100随之振动,纺织物100上粘连的粉尘等杂物从纺织物100的表面脱离,然后抽气泵5启动,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产生负压,将粉尘等杂物抽入过滤箱4中,从而实现了纺织物100的除尘。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振动组件3,使纺织物100产生振动,从而将纺织物100表面吸附的粉尘从纺织物100的表面脱离,然后利用抽气泵5将粉尘抽走,实现了纺织物100的除尘,简单且高效。需要说明的是,该除尘机构可以设置在纺织物100纺织完成后,卷绕辊卷绕之前,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适宜的位置,并不对设置位置进行针对性的限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部11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21的两侧设置有接触辊7。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部11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21的两侧设置有腰孔14,所述接触辊7的辊轴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腰孔14内,所述腰孔14内还安装有抵压弹簧8,所述抵压弹簧8的端部抵接所述接触辊7的辊轴。通过接触辊7的设置,用于引导纺织物100进入和离开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另外,通过腰孔14以及抵压弹簧8的设置,能够在振动组件3工作过程中,接触辊7与纺织物100保持接触,保持可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的密封性,防止粉尘从间隙处溢出,优化除尘效果。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组件3上安装有多个振动块31,多个所述振动块31间隔设置于所述振动组件3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11或者所述第二开口部21的一侧。如此,通过设置多个彼此间隔的振动块31,能够在相邻振动块31的间隙形成通道,抽气泵5启动时,气流穿过这些通道,将粉尘从纺织物100上抽走。优选的,所述振动组件3有两个,两个振动组件3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两个振动组件3的振动块31相向设置,且间隔排列。如此,能够优化除尘效果。作为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开口部、相邻第一开口部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的第一排气口;/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开口部、相邻第二开口部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二进气口相对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对应;/n至少一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n导流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n过滤箱,连接至所述导流管;/n抽气泵,通过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过滤箱的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开口部、相邻第一开口部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的第一排气口;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开口部、相邻第二开口部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二进气口相对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对应;
至少一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
导流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
过滤箱,连接至所述导流管;
抽气泵,通过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过滤箱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有接触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设备用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或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有腰孔,所述接触辊的辊轴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腰孔内,所述腰孔内还安装有抵压弹簧,所述抵压弹簧的端部抵接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恒林全智林全勇潘晨陈卫琴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