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86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28
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该方法是:配制槽液前,加入表调液原液时,对表调液原液震荡10‑15分钟;表调原液稀释10倍后再加入槽中;配槽时使用50%的去离子水和50%的工业水混合配槽;槽液按工艺范围的最低浓度配置;槽液配置完成后,循环96小时,再开始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表调有效成份的分散性,降低了表调有效成份的活性,在不增加空间和设备改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表调槽液有效成份的效果,可有效避免车身印痕问题的发生。

A method of surface adjustment and groove matching to reduce the surface marks of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轿车涂装工艺,特别涉及使用高浓度液体表调和三元锌系磷化前处理工艺,是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涂装前处理工艺是汽车涂装过程的第一道工艺,其目的是在车身钢板表面附着上一层磷化膜(磷酸锌铁/磷酸锌结晶),以增加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和耐蚀性。主要工序为:热水洗→脱脂除油(脱脂)→水洗→表面调整(表调)→磷化→水洗→钝化→纯水洗。其中表面调整的作用就是在钢板表面物理附着上一层均匀的磷酸锌晶核,磷化成膜时以晶核为基础,可以保证产生的磷化膜均匀致密。如果生成的磷化膜不均匀,就会导致表面导电性能不一致,从而在电泳过程中影响各部分电泳层厚度,在电泳后就会产生阶梯状纹路(纹路两侧的膜厚不一致),俗称“印痕”。不处理印痕,上层漆膜无法遮蔽,影响最终的漆膜质量和用户感知。处理印痕,会导致漆膜变薄、灰尘颗粒增多及人工成本和大漠材料成本增加等问题。在使用高浓度表调新配槽液初期,由于槽液中的磷酸锌胶体分散不够均匀,导致附着在钢板表面的晶核不均匀,从而产生印痕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表调槽液更新初期,质量不稳定,导致的印痕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本专利技术之方法是:1、配制槽液前,加入表调液原液时,对表调液原液震荡10-15分钟。2、表调原液稀释10倍后再加入槽中。3、配槽时使用50%的去离子水和50%的工业水混合配槽。4、槽液按工艺范围的最低浓度配置。5、槽液配置完成后,循环96小时,再开始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增加了表调有效成份的分散性,降低了表调有效成份的活性,在不增加空间和设备改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表调槽液有效成份的效果,可有效避免车身印痕问题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之方法是:1、配制槽液前,加入表调液原液时,对表调液原液震荡10-15分钟。2、表调原液稀释10倍后再加入槽中。3、配槽时使用50%的去离子水和50%的工业水混合配槽。4、槽液按工艺范围的最低浓度配置。5、槽液配置完成后,循环96小时,再开始生产。本专利技术增加了表调有效成份的分散性,降低了表调有效成份的活性,在不增加空间和设备改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表调槽液有效成份的效果,可有效避免车身印痕问题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配制槽液前,加入表调液原液时,对表调液原液震荡10-15分钟;/n(2)、表调原液稀释10倍后再加入槽中;/n(3)、配槽时使用50%的去离子水和50%的工业水混合配槽;/n(4)、槽液按工艺范围的最低浓度配置;/n(5)、槽液配置完成后,循环96小时,再开始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车身表面印痕的表面调整配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槽液前,加入表调液原液时,对表调液原液震荡10-15分钟;
(2)、表调原液稀释10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