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s,PUs),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一种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经逐步聚合而成的多嵌段共聚物,具有分子结构易设计和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聚氨酯分子链一般可以分为软段和硬段,软段是指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软链段组成,硬段是由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组成。软段一般为大分子的聚醚、聚酯和聚碳酸酯等。聚氨酯材料的高弹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等性能是由软段分子链的柔顺性决定的。聚氨酯硬段是由异氰酸酯和小分子量的二元醇/二元胺组成的,通常具有强极性,分子链间能形成大量氢键,常以聚集态形式存在,控制着聚氨酯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热性等。多样化的结构、优良的性能与易加工成型等特点使得聚氨酯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通常用作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合成皮革和防水材料等。聚氨酯的产量在全球高分子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n(1)惰性气氛下,将环氧单体加入到羧酸型催化/引发体系中反应,得到酯化聚醚多元醇;所述羧酸型催化/引发体系包括羧酸化合物、有机碱和烷基硼;所述羧酸化合物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羧基的羟基羧酸或至少含有两个羧基的多元羧酸;/n(2)将步骤(1)所得酯化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得到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惰性气氛下,将环氧单体加入到羧酸型催化/引发体系中反应,得到酯化聚醚多元醇;所述羧酸型催化/引发体系包括羧酸化合物、有机碱和烷基硼;所述羧酸化合物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羧基的羟基羧酸或至少含有两个羧基的多元羧酸;
(2)将步骤(1)所得酯化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得到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单体是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烷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氧化苯乙烯、丁基缩水甘油醚、叔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炔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环氧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1)乳酸或其同系物、(2)1-羟基直链脂肪酸、(3)水杨酸、(4)苹果酸、(5)2-羟基环己烷甲酸、(6)3-羟基环己烷甲酸、(7)4-羟基环己烷甲酸、(8)柠檬酸、(9)顺丁烯二酸、(10)反丁烯二酸、(11)草酸或其同系物、(12)二甘醇酸或同系物、(13)戊烯二酸或其同系物、(14)双不饱和二羧酸、(15)2-甲基直链脂肪二酸、(16)3-甲基直链脂肪二酸、(17)3,3-二甲基戊二酸、(18)3-乙基-3-甲基戊二酸、(19)2,2-二甲基琥珀酸、(20)2,2-二甲基戊二酸、(21)2-氧代戊二酸、(22)2,4-二乙基戊二酸、(23)1,1-环丁烷二甲酸、(24)1,1-环戊烷二乙酸、(25)环戊基丙二酸、(26)1,1-环己烷二乙酸、(27)1,2-环己烷二甲酸、(28)1,3-环己烷二甲酸、(29)1,4-环己烷二甲酸、(30)双环[2.2.2]辛烷-1,4-二羧酸、(31)降冰片烯二酸、(32)十氢-1,4-萘二甲酸、(33)邻苯二甲酸、(34)间苯二甲酸、(35)对苯二甲酸、(36)丙三酸或其同系物、(37)1,2,3-丙烷三甲酸或其同系物、(38)1,2,4-苯三甲酸、(39)1,3,5-苯三甲酸、(40)丁烷四羧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选自三级胺、脒、胍、三氨基膦或磷腈碱;所述烷基硼选自B-异松蒎基-9-硼二环[3.3.1]壬烷、三仲丁基硼烷、三异丙基硼烷、三甲基硼烷或烷基碳原子数为2~8的三直链烷基硼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聚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鹏,陈烨,张广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