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乙酰基-2-吡咯烷酮,分子量127.4,密度1.15g/cm3,沸点231℃,具有特殊气味,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合成乙酰基吡咯烷、乙酰基吡咯等,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起始原料,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农药化工、香料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现有技术中由γ-丁内酯胺化合成吡咯烷酮所用的催化剂普遍为固体超强酸、杂多酸或改性分子筛等,例如:张志德等(参阅文献:张志德,林凤珍等,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5第22卷9期)介绍了γ-丁内酯与环己胺在磷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N-环己基吡咯烷酮;张玲钰等(参阅文献:张玲钰,王云川等,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N-苯基吡咯烷酮的研究[J],2017第39卷第4期)介绍了采用固定床技术,以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1,4-丁内酯和苯胺反应合成N-苯基吡咯烷酮,反应温度300℃;沈宸等(参阅文献:沈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以1,3-丙二醇、氨水、乙酸甲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铜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1,3-丙二醇与氨、乙酸甲酯、甲酸甲酯发生胺化、加成、环化反应,生成1-乙酰基-2-吡咯烷酮粗品,然后进一步提纯,得到目标产物1-乙酰基-2-吡咯烷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1,3-丙二醇、氨水、乙酸甲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铜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1,3-丙二醇与氨、乙酸甲酯、甲酸甲酯发生胺化、加成、环化反应,生成1-乙酰基-2-吡咯烷酮粗品,然后进一步提纯,得到目标产物1-乙酰基-2-吡咯烷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3-丙二醇、氨水、乙酸甲酯和甲酸甲酯分别由计量泵从进料缓冲罐打入管道中,经过混合器混合后,送入预热段预热,然后送入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从反应器出来的混合物料经换热冷凝后,送入定压罐中,经限流孔板泄压后进入中间储罐驰放富余的氨,收集的富余氨重新回到反应系统中,中间储罐的粗产品经三级连续塔分离提纯后得到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3-丙二醇、氨水中氨、乙酸甲酯和甲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0~1.2):(1.0~1.2):(1.0~1.2),反应温度为220~260℃,反应压力为0.5~5MPa,液时空速1~10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由上下两段组成,反应器上段为层流管式,下段为自热逆流管式,上段反应管直径为100~150mm,下段反应管直径为5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铜、硝酸铋和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1~2mol/L的溶液A,然后加入聚合度为2000~10000的聚乙二醇,搅拌,移至微波水热平行合成仪中于70~90℃条件下,反应5~10h,得到含有Cu/Bi/Ag的混合溶液B;将纳米级Fe2O3和TiO2用超声波分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彬,闫广学,宋国全,吴正岭,肖强,杨理,梁斌,周淑飞,李清霞,
申请(专利权)人: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