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761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一种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生态沟渠或管道连通养殖池塘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用以调节水中含氧量的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相连通的生态池,经过净化循环的尾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循环进入养殖池塘利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连通处以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生态池连通处均设置有过滤坝。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有效净化养殖尾水改善周边水环境,而且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率达50%以上,一次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An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and circul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tail water of inland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内陆淡水渔业主要养殖加州鲈、黑鱼、黄颡鱼、泥鳅、翘嘴红鲌等名特优品种,养殖形式主要是散户连片式传统养殖,且存在养殖模式较为粗放、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其结果是大量残余的饵料,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和一些水生植物的平衡遭到破坏等原因所引起的养殖水体氮磷污染,以及由此所引发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文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淡水鱼养殖池塘养殖尾水均属于劣类水,养殖尾水未经处理乱排现象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并成为制约淡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已迫在眉睫。申请号为CN201810025774.8的专利提出“一种青虾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降低溶解态氮、磷含量,降解污染物、有害物,减小环境污染。但是鱼类等水产尾水污染较严重,需要更好的净化效果,采用上述系统,难以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通过合理布置,不但能有效净化养殖尾水改善周边水环境,而且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率达50%以上,一次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生态沟渠或管道连通养殖池塘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用以调节水中含氧量的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相连通的生态池,经过净化循环的尾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循环进入养殖池塘利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连通处以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生态池连通处均设置有过滤坝。从养殖池塘排出的尾水首先利用生态沟渠或管道(可以采用PVC波纹管等)进行收集,进一步优选生态沟渠,并在生态沟渠内种植植物,生态沟渠可以利用水生植物对养殖尾水进行初步拦截、初步净化,然后进入沉淀池,利用其中的水中植物进一步过滤收集大颗粒污染物,并降低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过滤坝起到过滤、分解、吸收作用,由于水产类养殖尾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在曝气池的进出水口均设置过滤坝,大大提高了对尾水的过滤效果,曝气池用以提高尾水中的溶氧量,并释放水中多余的气体,避免出现水体恶化和富营养化,降低养殖尾水的有机物浓度,生态池为动植物共存的生态体系,通过生物自身的处理能力来大大降低尾水中的氮磷含量,将生态池处理后的尾水基本已经满足排放和循环标准,人工湿地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促进尾水中污染物的良性循环,防止出现再污染。水产类养殖时经常会出现发病污染,此时尾水中为出现更多的病害污染,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灭菌池,在尾水进行循环利用前进行灭菌处理,避免出现传染病风险,大大提高了尾水的处理能力和利用率。轻污染和中污染养殖品种沉淀池占总尾水处理面积的30%,而高污染养殖品种沉淀池占总尾水处理面积的40%,沉淀池要求水深2米及以上。为了增加水体滞留时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沉淀池可以分割成相通的多个区域。作为优选,整个养殖尾水处理区域配比面积不低于整个养殖面积的6-10%,其中虾蟹类(如河蟹、青虾等种草养殖)轻污染品种不少于养殖水面面积的6%,乌鳢或其他亩产3000斤以上的高污染品种(黄颡鱼、大口黑鲈、泥鳅、龟鳖等)应不少于养殖水面面积的10%,其他中污染品种(如翘嘴鲌、池塘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应不少于8%。优选的,所述过滤坝以空心砖为主体结构,底部采用水泥硬化,主体结构内填充不同粒径的多孔吸附颗粒;所述多孔吸附颗粒为火山石或陶瓷颗粒。多孔吸附颗粒需要定期冲洗,避免长时间使用出现堵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内填充多孔吸附颗粒时,多孔吸附颗粒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多孔吸附颗粒通过网袋包装。多孔吸附颗粒的直径不大于0.1m,网袋为尼龙网袋,便于清理阻塞,包装时填充尼龙网袋60-70%的体积,以便填放紧密。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坝的内径宽为1.5米以上,优选2米以上,优选2.5米以上,内径长度为8米以上,优选10米以上。对于轻污染养殖品种(如河蟹、青虾等种草养殖)过滤坝内径宽要求1.5米及以上,长度8米及以上,过滤坝建议建1条;中污染养殖品种(如翘嘴鲌、池塘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过滤坝内径宽要求2米及以上,长度8米及以上,过滤坝建议建2条;而高污染品种(黄颡鱼、大口黑鲈、泥鳅、龟鳖等)过滤坝内径宽要求2.5米及以上,长度10米及以上,过滤坝建议建2条。过滤坝底部采用水泥硬化,主体结构为空心砖堆砌,内部填料建议用多孔质轻的火山石、陶粒、珊瑚石等,由下而上填料的直径逐渐减小,一般0-60厘米填料直径建议为3-5厘米,60-120厘米填料直径建议为5-8厘米,120厘米以上填料建议8-10厘米,为方便后期阻塞清理,填料建议用尼龙网袋装好后填放,网袋网目在保证填料不漏出的前提下尽可能大。同时注意过滤材料装袋不可太满(六七成满即可),以便填放紧密。过滤坝建设位置一般要求在沉淀池与曝气池、曝气池与生态池间的隔水坝出水口一侧建设,出水口应分别设置在曝气池的对角线处。优选的,所述生态沟渠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布置漂浮植物;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轮叶黑藻,所述漂浮植物为大藻。生态沟渠的底部宽度至少为0.6m,深度至少为1m,生态沟渠内的水生植物均需要定期收割,便于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大量吸收尾水中的养分,同时保证养殖尾水的排水通畅。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安装生物毛刷(即生物过滤毛刷)以及种植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沉淀池的处理面积占整个养殖尾水处理面积的40-50%,水深至少为2m,生物毛刷的悬挂方向与尾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生物毛刷的长度为0.5-1.5m,每隔0.1-0.2m悬挂1束生物毛刷,生物毛刷的悬挂面积占沉淀池面积的45-55%。在靠近排水口水流垂直方向悬挂生物毛刷,悬挂位置靠近排水口处开始悬挂,生物毛刷长度为1.5米左右。在沉淀池第一个分隔区两端分别平行固定若干个木桩,岸边木桩间隔50厘米,在木桩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1根尼龙绳,然后将生物毛刷垂直悬挂在尼龙绳上,每5厘米悬挂1束,生物毛刷悬挂面积占沉淀池45%-55%。进一步优选的,沉淀池还设置若干生态浮床,生态浮床的表面为2-4m2,采用PVC管为框架,中间设置直径为1厘米左右尼龙网为载体,上面种植冬天常绿水生植物;冬天常绿水生植物可以为铜钱草或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优选的,生态浮床设置在沉淀池靠近岸边的位置,便于管理。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坝的水面种植美人蕉和鸢尾。优选的,轻污染和中污染养殖品种曝气池占总尾水处理面积的30%,而高污染养殖品种曝气池占总尾水处理面积的20%,在距池塘底部30厘米处铺设纳米曝气盘。优选的,所述曝气池的底部铺设有土工膜,曝气池内设有曝气盘。土工膜可以防止底部的泥土上泛引起曝气盘堵塞,曝气池的周边还可以设置鼓风机,提高气体的释放效率。优选的,所述生态池内种植沉水植物、放养鱼类,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生态沟渠或管道连通养殖池塘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用以调节水中含氧量的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相连通的生态池,经过净化循环的尾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循环进入养殖池塘利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连通处以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生态池连通处均设置有过滤坝;所述过滤坝以空心砖围成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内填充不同粒径的多孔吸附颗粒;所述沉淀池分隔成多个相通的区域,且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生物毛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生态沟渠或管道连通养殖池塘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用以调节水中含氧量的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相连通的生态池,经过净化循环的尾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循环进入养殖池塘利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连通处以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生态池连通处均设置有过滤坝;所述过滤坝以空心砖围成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内填充不同粒径的多孔吸附颗粒;所述沉淀池分隔成多个相通的区域,且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生物毛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布置漂浮植物;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轮叶黑藻,所述漂浮植物为大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还种植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附颗粒为火山石或陶瓷颗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居林刘梅倪蒙练青平郭爱环顾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