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760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5
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它包括本体,本体的上部设有布水器,布水器的出水口位于第一混合反应区中,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的下部相连通并位于一次沉淀区中,在一次沉淀区的下部设有过滤区,过滤区由不锈钢网筒和PP斜板组成,PP斜板的下部设有二次沉淀区,二次沉淀区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二排泥管,其持征是所述的布水器通过位于本体内部的水射装置与位于本体外的进水管相连通,在进水管上设有加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平时维护维修简单的优点。

Pressure type integrated decontamination and oil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除污除油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必然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它所排放的废水、废气,长期严重污染水源、土壤和大气,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我国水资源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将含油污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再回用,必须进行除油处理。现有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是先通过沉降的方法(或除油池、隔油池等)去除大颗粒径的悬浮物及不溶于水的漂浮油等,然后再经过气浮池等设施将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除去。并且出水为常压,不带压,造成后续处理设备必须通过中间水池和加压泵进行二次加压,增加能源消耗,不节能。而其中沉降方法所需要的设备(或除油池、隔油池)体积大,占地面积也大,加上后续的气浮池,及配套管道及阀门等,因此其处理流程相对较长,,而处理效果不明显,设备装置较多,工艺流程繁琐,投资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现有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平时维护维修复杂的问题,设计一种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平时维护维修简单的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它包括本体20,本体20的上部设有布水器3,布水器3的出水口位于第一混合反应区4中,第一混合反应区4的外围设有第二混合反应区19,第一混合反应区4和第二混合反应区19的下部相连通,它们的连通处位于一次沉淀区6中,一次沉淀区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一排泥管11;在一沉淀区6的下部设有过滤区,过滤区由不锈钢网筒7和PP斜板8组成,从第二混合反应区19流出的污水通过PP斜板8过滤后进入不锈钢网筒7中并从与其底部相连通的出水管10排出本体20外,PP斜板8的下部设有二次沉淀区9,二次沉淀区9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二排泥管12,其持征是所述的布水器3通过位于本体20内部的水射装置13与位于本体外的进水管1相连通,在进水管1上设有加药口2。所述的水射装置13由与进水管1管径相同的进水段1301、与进水段1301相连的扩径段1302、与扩径段相连的缩径段1303、与进水管管径相同的出水段1304及喷嘴1305组成。所述的进水段1301的直径为300mm,扩径段1302的直径为400mm,缩径段1303的直径为200mm,出水段1304的直径为300mm。所述的扩径段1302的长度为1.5m,缩径段1303的长度为0.3m,出水段1304的直径为3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二次混合、二次沉淀、二次排泥。同样的处理量药剂添加量减少二分之一,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排放与回用要求,水质达标。所有工艺在一单一设备里完成,占地面积减少了,投资成本减轻了,且减少了部分动力,处理效果明显。本体内部所有钢板结构及管道除锈后涂刷环氧煤沥青漆5遍,外部二遍防锈底漆再二遍仿瓷面漆,防腐蚀,增加设备使用周期。本体设有3个检修人孔,即上、中、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进水管,2为加药口,3为布水器,4为第一混合反应区,5为过滤球,6为一次沉淀区,7为不锈钢网筒,8为PP斜板,9为二次沉淀区,10为出水管,11为第一排泥管,12为第二排泥管,13为水射装置,14为人孔1,15为人孔2,16为人孔3,17为集水装置,18为吊耳,19为第二混合反应区。图中箭头表示水流走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它包括本体20,本体20的上部设有布水器3,布水器3的出水口位于第一混合反应区4中,第一混合反应区4的外围设有第二混合反应区19,第一混合反应区4和第二混合反应区19中均安装有过滤球5,它们的下部相连通,它们的连通处位于一次沉淀区6中,一次沉淀区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一排泥管11;在一沉淀区6的下部设有过滤区,过滤区由不锈钢网筒7和PP斜板8组成,从第二混合反应区19流出的污水通过PP斜板8过滤后进入不锈钢网筒7中并从与其底部相连通的含水装置17和出水管10排出本体20外,PP斜板8的下部设有二次沉淀区9,二次沉淀区9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二排泥管12,所述的布水器3通过位于本体20内部的水射装置13与位于本体外的进水管1相连通,在进水管1上设有加药口2,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水射装置13由与进水管1管径相同的进水段1301、与进水段1301相连的扩径段1302、与扩径段相连的缩径段1303、与进水管管径相同的出水段1304及喷嘴1305组成。其中进水段1301的直径为300mm,扩径段1302的直径为400mm,缩径段1303的直径为200mm,出水段1304的直径为300mm。扩径段1302的长度为1.5m,缩径段1303的长度为0.3m,出水段1304的直径为300mm。本专利技术是为处理重工业和冶金工业排出的含油、氧化铁皮浊环水设计的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设备,是以投加化学药剂,经混合、反应后使水中的油类、氧化铁皮等悬浮物通过凝聚、絮凝作用沉降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当进水含油在80mg/L左右,悬浮物含量在500mg/L左右时处理后的出水含油在8mg/L以下,悬浮物的含量在25mg/L,并去除了水中的大部分铁、镁重金属离子等,出水外观清澈透明,完全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当设备进水时,在设备旋流反应室中原水与药剂混合反应后,它能中和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电荷,减少扩散层厚度,消除或降低胶粒的电位,使胶粒脱稳而互相凝聚,有的形成比重比较轻的细小絮花,不易下沉,作用设备内部污泥形成高浓区,当污水在设备旋流混合室中有效的混合作用,高浓区中的有机性高分子络合物,所含支链很多,在所有支链上均有阴离子基因,对污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和乳化油珠有极强的吸附和架桥能力,它能使凝聚颗粒变大,最终形成密实、粗大的絮团而沉降,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众所周知,排泥系统的设计也直接影响设备的出水水质,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设置了二次排泥,排泥更通畅,形成无死角排泥,上部清水经溢流堰流出,出水管排出。底部污泥需定期排放,一般每3-8小时排泥周期可调用,每次排泥1-3分钟可调,是根据泥量多少决定排泥开启时间。而电控系统是采用自动运行。设备本体为8.5米高的筒体,直径4.0米的过滤装置。该装置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设备本体,同时在进水管上设有投加药剂口,进行添加药剂。反应后的污水通过水射装置。即在进水管和混合反应区的连接部位,进水管道改为水射装置,即口径是300mm的进水管改为400mm,上升1.5米后改为口径200mm,上升0.3米后又是300mm的口径的管道结构,在水射装置的下端设有2根均衡布置的污泥回流管,回流管的下端是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它包括本体(20),本体(20)的上部设有布水器(3),布水器(3)的出水口位于第一混合反应区(4)中,第一混合反应区(4)的外围设有第二混合反应区(19),第一混合反应区(4)和第二混合反应区(19)的下部相连通,它们的连通处位于一次沉淀区(6)中,一次沉淀区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一排泥管(11);在一沉淀区(6)的下部设有过滤区,过滤区由不锈钢网筒(7)和PP斜板(8)组成,从第二混合反应区(19)流出的污水通过PP斜板(8)过滤后进入不锈钢网筒(7)中并从与其底部相连通的出水管(10)排出本体(20)外,PP斜板(8)的下部设有二次沉淀区(9),二次沉淀区(9)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二排泥管(12),其持征是所述的布水器(3)通过位于本体(20)内部的水射装置(13)与位于本体外的进水管(1)相连通,在进水管(1)上设有加药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式一体化除污除油装置,它包括本体(20),本体(20)的上部设有布水器(3),布水器(3)的出水口位于第一混合反应区(4)中,第一混合反应区(4)的外围设有第二混合反应区(19),第一混合反应区(4)和第二混合反应区(19)的下部相连通,它们的连通处位于一次沉淀区(6)中,一次沉淀区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一排泥管(11);在一沉淀区(6)的下部设有过滤区,过滤区由不锈钢网筒(7)和PP斜板(8)组成,从第二混合反应区(19)流出的污水通过PP斜板(8)过滤后进入不锈钢网筒(7)中并从与其底部相连通的出水管(10)排出本体(20)外,PP斜板(8)的下部设有二次沉淀区(9),二次沉淀区(9)连接有出泥口伸出本体外的第二排泥管(12),其持征是所述的布水器(3)通过位于本体(20)内部的水射装置(13)与位于本体外的进水管(1)相连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王阳晔
申请(专利权)人:新龙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