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28746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6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车机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比对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当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存在相同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本申请通过在车辆速度达到特定的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通过将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比较,在乘客的坐姿为危险坐姿时发出提醒信息,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检测智能化,确保车辆高速行驶时能够及时地解决乘客坐姿的安全隐患。

A method for safety detection of sitting posture of passengers in the vehicle, vehicle machin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以及应用所述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的车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乘车时坐姿不当不仅仅影响自身的生命安全,而且在发生交通案件的情况下还会成为法官判案的酌定情节。例如在一件交通事故案件中,法院认为开车人虽然在交通事故中负有全责,但是乘客由于坐姿不当,而且未系安全带,应对自己受伤承担四成责任。在安全方面,乘车时为了舒服,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坐姿,但风险是,一旦车辆发生碰撞,尤其是正面的碰撞,不正确的坐姿可能会导致胸腔、肋骨折断,有些坐姿甚至会在发生碰撞时,存在使乘客从车内甩出去。现有技术大多集中在单一的判定坐姿是否安全,乘客经常会在不必要的条件下触发安全警报,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和自身实践,提出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通过在车辆速度达到特定的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通过将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比较,在乘客的坐姿为危险坐姿时发出提醒信息,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检测智能化,确保车辆高速行驶时能够及时地解决乘客坐姿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比对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当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存在相同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包括:跷二郎腿、打坐、脚搭在中控台以及平躺中的至少一项。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路段车辆限速信息,所述车辆限速信息包括最低限速和最高限速;当所述行驶速度不符合所述车辆限速信息时,发送车辆限速提醒信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的步骤包括:获取车辆的实时速度;当所述行驶速度低于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时,将所述最低限速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当所述实时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路段的最低时速时,将所述实时速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通过红外影像识别技术获取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根据路段信息实时进行更新,所述路段信息包括路段车流量、路段弯道情况以及路面平整情况。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驾驶员的穿着和/或姿势;当所述驾驶员的穿着和/或姿势不符合标准穿着和/或标准姿势时,发送所述危险坐姿提醒信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机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机设有车机通讯模块,所述车机通讯模块支持CAN总线、3G网络、4G网络、5G网络、WIFI网络和/或蓝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配置有上述的车机。本申请提供的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车机及车辆,通过在车辆速度达到特定的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通过将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比较,在乘客的坐姿为危险坐姿时发出提醒信息,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检测智能化,确保车辆高速行驶时能够及时地解决乘客坐姿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车机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申请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步骤:步骤S1: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从车辆的CAN数据总线中获取,也可以从相应的车载控制装置中获取,在车辆连接有其他具备GPS功能的智能终端时,车辆的行驶速度还可以从该智能终端中获取。然而,车辆的安全不仅仅看本身车辆的行驶速度,还应该考虑车辆行驶环境,例如在高速路面,车辆虽然本身行驶速度不高,但是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都保持着高速行驶的状态,此时车辆也相当于处于高速驾驶状态,危险程度一致。因此,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中包括:获取车辆的实时速度;当实时速度低于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时,将最低限速作为车辆的行驶速度;当实时速度大于或等于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时,将实时速度作为车辆的行驶速度。值得说明的是,此实施方式中需要获取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因此可以通过车机实时获取当前路段的路牌信息,并进行读取分析数据,也可以通过车联网系统进行限速数据的查询。其中,在获取到当前路段的限速信息时,还可以及时的发送提醒信息给驾驶员,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路段车辆限速信息,车辆限速信息包括最低限速和最高限速;当行驶速度不符合车辆限速信息时,发送车辆限速提醒信息。步骤S2: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值得说明的是,车辆内的很多坐姿都是十分危险的,特别是车速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的危险坐姿会造成不同的生命健康危险。对于坐姿的检测,在一实施方式中,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中,通过红外影像识别技术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步骤S3:比对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在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中,预设的危险坐姿包括但不限于:跷二郎腿、打坐、脚搭在中控台以及平躺中的至少一项。值得说明的是,打坐即双腿交叉盘坐于副驾驶或者后座上。步骤S4:当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存在相同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3和步骤S4可以由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正向对比,即通过将车内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相对比,变为反向对比,即通过将车内乘客的坐姿与标准的车内坐姿对比。可以为:比对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正确的车内坐姿;当非驾驶位上是乘客的坐姿与正确的车内坐姿存在不同时或不同值大于阈值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在另一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n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n比对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n当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存在相同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
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获取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
比对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预设的危险坐姿;
当所述非驾驶位上的乘客的坐姿与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存在相同时,发送危险坐姿提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危险坐姿包括:跷二郎腿、打坐、脚搭在中控台以及平躺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路段车辆限速信息,所述车辆限速信息包括最低限速和最高限速;
当所述行驶速度不符合所述车辆限速信息时,发送车辆限速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乘客坐姿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车辆的实时速度;
当所述实时速度低于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时,将所述最低限速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
当所述实时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路段的最低限速时,将所述实时速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