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车辆驾驶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746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车辆驾驶管理系统。该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通过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判断驾驶员目前状态是否处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疲劳驾驶状态;当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达到疲劳驾驶阈值时,通过报警声音对驾驶员进行提醒,车辆熄火,驾驶员休息,车辆由其他驾驶员继续驾驶或者由同一位驾驶员休息时间达到休息时间阈值后继续驾驶。该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车辆驾驶管理系统,通过驾驶员的持续驾驶时间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达到疲劳驾驶程度,强制控制驾驶员的休息时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驾驶员因长时间驾驶注意力下降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在行驶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

A method to prevent fatigue driving and vehicle driving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车辆驾驶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行驶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车辆驾驶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小于20分钟。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驾驶员均不能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时间进行驾驶或者休息,导致驾驶员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驾驶,一方面疲劳驾驶室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行为,另一方面疲劳驾驶导致的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会对驾驶员以及道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主流技术是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在驾驶过程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头部图像,对比驾驶员的脸部轮廓定位以及眼睛开度判断,一方面不能排除在初始驾驶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通过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判断驾驶员目前状态是否处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疲劳驾驶状态;/n第二步,当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达到疲劳驾驶阈值时,通过报警声音对驾驶员进行提醒,车辆熄火,驾驶员休息,车辆由其他驾驶员继续驾驶或者由同一位驾驶员休息时间达到休息时间阈值后继续驾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判断驾驶员目前状态是否处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疲劳驾驶状态;
第二步,当驾驶员持续驾驶车辆的时间达到疲劳驾驶阈值时,通过报警声音对驾驶员进行提醒,车辆熄火,驾驶员休息,车辆由其他驾驶员继续驾驶或者由同一位驾驶员休息时间达到休息时间阈值后继续驾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通过车辆熄火后到下一次点火之间的时间,判断驾驶员的休息时间是否足够,若休息时间未达到休息时间阈值,则通过报警声音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驾驶阈值为4小时,所述休息时间阈值为20分钟。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的车辆驾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蓝牙模块,驾驶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蓝牙模块,驾驶图像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均连接到控制模块,所述蓝牙模块通过车辆中央控制单元ECU连接到点火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疲劳驾驶的方法的车辆驾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车辆预留的CAN接口接入,通过车辆所使用的CAN协议,对车辆报文进行解析,实时获取所需要的转速、时间和点火信号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
所述驾驶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驾驶员头部图像,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负责数据采集模块报送的信息进行解析,记录下首次转速不为0的时间信息以及车辆正常行驶后的首次转速为0的时间信息,结合人脸识别结果,作为同一驾驶员持续驾驶起始时间和驾驶员休息起始时间,用于后续的驾驶时间以及休息时间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的判断;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以及车辆中央控制单元ECU,负责实现控制模块与及车辆中央控制单元ECU之间的无线通信;所述车辆中央控制单元ECU用于控制车辆的点火系统,实现车辆的点火或者禁止车辆点火;所述报警模块处于常开状态,负责通过声音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息,提醒驾驶员已经到达法律所规定的疲劳驾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自刚高明薛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