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53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上盖板、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当放入水杯后,夹持片向下旋转,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向上旋转的力,直至夹持片边缘抵住水杯壁,挤压水杯以实现对水杯的夹持;杯托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底座的底面和侧壁上的凹槽和上盖板的通孔式凹槽共同组成卡片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了杯托对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问题,同时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在不增加成本,不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实现了卡片槽的布置,实现了零件的多功能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A cup holder clamping mechanism with card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内饰的设计对于功能性和储物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副仪表板区域,大部分车型都设有杯托并带有杯托夹持机构,但却很难适应不同尺寸的水杯;与此同时,因布置空间有限,卡片槽在很多车型上因为没有布置位置而舍弃,亦或单独增加卡片槽零件导致整车成本的增加,而驾驶员对于高速卡、加油卡的使用频率却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解决了适应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问题,同时在不增加零件的情况下,提供了卡片的存放位置,实现了零件的多功能性,降低了制造成本。一种带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包括底座、上盖板、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底座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两处内凹卡接口,上盖板左右侧各设有两个卡接点,卡接到底座的卡接口上;底座、上盖板、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上均设有轴孔,第一转轴从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与上盖板同轴的轴孔、第一夹持片一端的轴孔、第一回位弹簧、第一夹持片另一端的轴孔、底座与上盖板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二转轴从一端依次穿过底座与上盖板同轴的轴孔、第二夹持片一端的轴孔、第二回位弹簧、第二夹持片另一端的轴孔、底座与上盖板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一回位弹簧一端抵接在第一夹持片的背部限位槽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的限位槽结构上,第二回位弹簧一端抵接在第二夹持片的背部限位槽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的限位槽结构上,形成杯托夹持机构;杯托夹持机构按垂直杯托底面的方向通过底座两端的几字型开口结构与杯托侧壁凸出结构配合,将杯托侧壁的凸点卡接到底座端部的两条限位筋间。杯托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底座的底部和侧壁上的凹槽、上盖板的通孔式凹槽共同组成卡片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上盖板下面设有限位凸台,夹持片受弹簧力与上盖板下的限位凸台接触,从而保证夹持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当放入水杯后,夹持片向下旋转,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向上旋转的力,保持夹持片边缘抵住水杯壁,挤压水杯以实现对水杯的夹持;放入水杯的尺寸不同时,夹持片的旋转角度也不相同,通过夹持片自由的旋转角度适应不同尺寸的水杯,实现对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功能。杯托侧壁上开设的凹槽,与底座的底部和侧壁上的凹槽、上盖板的通孔式凹槽共同组成卡片槽,放置卡片时,卡片经所述的上盖板通孔式凹槽放入,杯托侧壁和底座侧壁上的凹槽起导向和限位作用,直至卡片接触到底座的三条限位加强筋为止,底座的三条限位加强筋起到对卡片的支撑和限位作用。夹持片的翻转不会超过卡片槽的限制面,故放置水杯与放置卡片互不干涉影响。为避免错装,所述杯托夹持机构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的卡片槽的深度为52mm,保证卡片露出部分约1/3,便于卡片的拿取。所述的卡片槽底面的宽度即底座底部的凹槽宽度为1.6mm,卡片槽顶面的宽度即上盖板的通孔式凹槽宽度为2mm,满足对放置卡片的限位要求,同时底座为四向脱模结构,满足零件的脱模要求。当放入水杯后,夹持片向下旋转,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向上旋转的力,直至夹持片边缘抵住水杯壁,挤压水杯以实现对水杯的夹持;放入水杯的尺寸不同时,夹持片的旋转角度也不相同,水杯直径越大,夹持片的旋转角度越大,产生的夹持力越大,通过夹持片自由的旋转角度适应不同尺寸的水杯,实现对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满足了杯托对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问题,同时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在不增加成本,不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实现了卡片槽的布置,同时布置位置满足人机要求,便于取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杯托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的A-A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带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一回位弹簧7、第二回位弹簧8;底座1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两处内凹卡接口11,上盖板2左右侧各设有两个卡接点21,卡接到底座1的卡接口11上;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上均设有轴孔,第一转轴5从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一夹持片3一端的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第一夹持片3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二转轴6从一端依次穿过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二夹持片4一端的轴孔、第二回位弹簧8、第二夹持片4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一端抵接在第一夹持片3的背部限位槽31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2的限位槽结构22上,第二回位弹簧8一端抵接在第二夹持片4的背部限位槽41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2的限位槽结构22上,形成杯托夹持机构;杯托夹持机构按垂直杯托底面的方向通过底座1两端的几字型开口结构12与杯托9侧壁凸出结构91配合,将杯托侧壁的凸点92卡接到底座1端部的两条限位筋13间。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上盖板2下面设有限位凸台23,夹持片受弹簧力与上盖板2下的限位凸台23接触,从而保证夹持片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当放入水杯后,夹持片向下旋转,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向上旋转的力,保持夹持片边缘抵住水杯壁,挤压水杯以实现对水杯的夹持;放入水杯的尺寸不同时,夹持片的旋转角度也不相同,通过夹持片自由的旋转角度适应不同尺寸的水杯,实现对不同尺寸水杯的夹持功能。杯托侧壁上开设的凹槽93、底座1的底部和侧壁上的凹槽14、上盖板2的通孔式凹槽24共同组成卡片槽,放置卡片时,卡片经上盖板2通孔式凹槽24放入,杯托侧壁和底座1侧壁上的凹槽起导向和限位作用,直至卡片接触到底座1的三条限位加强筋15为止,底座1的三条限位加强筋15起到对卡片的支撑和限位作用。夹持片的翻转不会超过卡片槽的限制面,故放置水杯与放置卡片互不干涉影响。为避免错装,所述杯托夹持机构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的卡片槽的深度为52mm,保证卡片露出部分为1/3,便于卡片的拿取。所述的卡片槽底面的宽度即底座1底部的凹槽14宽度为1.6mm,卡片槽顶面的宽度即所述上盖板2的通孔式凹槽宽度为2mm,满足对放置卡片的限位要求,同时底座1为四向脱模结构,满足零件的脱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一回位弹簧(7)、第二回位弹簧(8);底座(1)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两处内凹卡接口(11),上盖板(2)左右侧各设有两个卡接点(21),卡接到底座(1)的卡接口(11)上;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上均设有轴孔,第一转轴(5)从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一夹持片(3)一端的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第一夹持片(3)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二转轴(6)从一端依次穿过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二夹持片(4)一端的轴孔、第二回位弹簧(8)、第二夹持片(4)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一端抵接在第一夹持片(3)的背部限位槽(31)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2)的限位槽结构(22)上,第二回位弹簧(8)一端抵接在第二夹持片(4)的背部限位槽(41)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2)的限位槽结构(22)上,形成杯托夹持机构;杯托夹持机构按垂直杯托底面的方向通过底座(1)两端的几字型开口结构(12)与杯托(9)侧壁凸出结构(91)配合,将杯托侧壁的凸点(92)卡接到底座(1)端部的两条限位筋(13)间;杯托侧壁上开设的凹槽(93)、底座(1)的底部和侧壁上的凹槽(14)、上盖板(2)的通孔式凹槽24共同组成卡片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卡片槽的杯托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一回位弹簧(7)、第二回位弹簧(8);底座(1)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两处内凹卡接口(11),上盖板(2)左右侧各设有两个卡接点(21),卡接到底座(1)的卡接口(11)上;底座(1)、上盖板(2)、第一夹持片(3)、第二夹持片(4)上均设有轴孔,第一转轴(5)从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一夹持片(3)一端的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第一夹持片(3)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二转轴(6)从一端依次穿过底座(1)与上盖板(2)同轴的轴孔、第二夹持片(4)一端的轴孔、第二回位弹簧(8)、第二夹持片(4)另一端的轴孔、底座(1)与上盖板(2)另一端的同轴轴孔;第一回位弹簧(7)一端抵接在第一夹持片(3)的背部限位槽(31)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板(2)的限位槽结构(22)上,第二回位弹簧(8)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彭谷玉龙陈刚于欣洋矫亮刘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