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灯设备
,具体是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己取得一定进展,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正在快速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用户的不断增加,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目前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并没有广泛布局在城市范围内,使得电动汽车用户在用车时得时刻关注汽车的剩余电量,以避免出现电力耗尽而搁浅在道路上的尴尬情况发生,路灯作为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通常安装在道路的两旁,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充电桩与路灯结合已成为当前汽车充电装置的发展趋势。现有的路灯充电桩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其内部功率较大,造成整体热量较高,其自身热量又难以散发,进而造成自身寿命降低,为此,现在提供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包括灯柱(1)和设置在灯柱(1)上端两侧的灯板(28),所述灯板(28)下端面安装有路灯(25),所述灯柱(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提高灯柱(1)稳定性能的底座(4),所述底座(4)左侧嵌设有充电桩(6),位于所述灯柱(1)内部的充电桩(6)表面设有换热外壳(5);/n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1)底部设有用于存储雨水的蓄水池(3),所述灯板(28)上端面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槽(24),所述收集槽(24)与灯柱(1)内腔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在收集槽(24)的作用下,雨水会沿着连通口进入蓄水池(3)中,且这里蓄水池(3)所在的灯柱(1)底部位于地面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包括灯柱(1)和设置在灯柱(1)上端两侧的灯板(28),所述灯板(28)下端面安装有路灯(25),所述灯柱(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提高灯柱(1)稳定性能的底座(4),所述底座(4)左侧嵌设有充电桩(6),位于所述灯柱(1)内部的充电桩(6)表面设有换热外壳(5);
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1)底部设有用于存储雨水的蓄水池(3),所述灯板(28)上端面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槽(24),所述收集槽(24)与灯柱(1)内腔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在收集槽(24)的作用下,雨水会沿着连通口进入蓄水池(3)中,且这里蓄水池(3)所在的灯柱(1)底部位于地面以下,利用地下冷气来保证蓄水池(3)中的水处于一个较低的温度;
所述路灯(25)的接线部位包裹有换热柱(26),所述换热柱(26)外侧的灯板(28)下端安装有缓存箱(27),所述缓存箱(27)内侧的进气口通过与灯柱(1)的排气管(22)连通,所述缓存箱(27)的外侧设有出气孔;
所述灯柱(1)顶部设有用于向灯柱(1)内部吹气的吹气组件,通过吹气组件向灯柱(1)内部吹气,气体会沿着排气管(22)进入缓存箱(27)中;
所述吹气组件包括无动力风球(15)和设置在其下端的固定圈(16),所述固定圈(16)下端的旋转套(17)通过转动轴承(18)与灯柱(1)转动连接,在外界起风时,无动力风球(15)就会转动,进而向灯柱(1)内部吹气;
所述灯柱(1)内部还设有用于增加进气内部水滴含量的雾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散热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设置在灯柱(1)上端内壁的活塞筒(9),所述活塞筒(9)下端进水端口通过吸水管连接位于蓄水池(3)内部的过滤嘴(2),所述吸水管上设有只允许水向上移动的单向阀(21),所述活塞筒(9)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板(10),所述活塞板(10)上端垂直设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上端设有受力板(13),所述活塞筒(9)上端口处的侧杆与活塞板(10)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1)连接固定,所述吹气组件的固定圈(16)内壁安装有施力轮(14),所述受力板(13)上端设有与施力轮(14)相配合的呈倾斜设置的引导面(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贾艳刚,张秋月,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