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振昭专利>正文

坞修船舶导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4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坞修船舶导水管,它包括外管4,锥形内管7和锁紧手轮6,锥形内管7套在外管4内,通过锁紧手轮6的操纵可使锥形内管7在外管4内移动,挤压外管橡皮体2,使外管4与船体管1形成密封,达到导水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的防止船舶坞修时水污染船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了修船质量和效率。它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易损坏,能反复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坞修船舶导水管,它能避免船舶坞修时水污染船体,可提高修船质量和效率。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业也遂之更加发达,船舶数量不断壮大,各船厂的修船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各修船厂都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坞修船舶流水时造成船体污染的方法。有些船厂采取临时插管的方法导水,而有些船厂在船舶流水处焊接弧形钢板导水,这些方法都是临时性的解决问题,船舶出坞时所用材料全部拆除扔掉,并且焊接处需打磨、抛光,重新涂漆多次,有时还是有水流到船体上。他们所采取的方法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更浪费时间,影响修船质量和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易损坏,能反复使用的坞修船舶导水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坞修船舶导水管包括外管、外管橡皮体、内管和锁紧手轮,外管套在船体管内,锥形管套在外管内部,设有一定的配和间隙,锁紧手轮上紧时,锥形内管外移,锥形体挤压外管橡皮体,使外管橡皮体与船体管紧密结合起到密封作用,使水流沿锥形管内流出船外,不至使水从船体管流出而污染船体,实现了水流的导向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船体管内锁紧手轮松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A-A剖面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锁紧手轮的侧视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坞修向舶导水管、外管4套在船体管1内并设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锥形管内管7套在外管4内,锥形内管7上装有螺纹锁紧手轮6,锁紧手轮6上紧时与外管4接触,使锥形内管7外移,锥形内管7与外管橡皮体2接触并受挤压,继而使外管橡皮体2挤压船体管1形成密封,使船体管1内的水沿锥形内管7流出船外,不至使水沿船体流出,避免了对船体的污染。松开锁紧手轮6,锥形内管7离开外管橡皮体2,继而外管橡皮体2靠自身的弹性离开船体管1,可从船体上取下本装置。外管4上设有止动手柄5,以防止操纵时外管4的转动。图2示出了本技术船体管1、外管橡皮体2和锥形内管7之间的配合关系。图3示出了本技术锁紧手轮6的侧视图,为了方便锁紧手轮6的操作,在上面设有手柄8。权利要求1.一种坞修船舶导水管,包括外管和锥型内管,其特征在于锥型内管7套在外管4内,锁紧手轮6装在锥型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坞修船舶导水管,其特征在于外管4上装有橡皮体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坞修船舶导水管,它包括外管4,锥形内管7和锁紧手轮6,锥形内管7套在外管4内,通过锁紧手轮6的操纵可使锥形内管7在外管4内移动,挤压外管橡皮体2,使外管4与船体管1形成密封,达到导水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的防止船舶坞修时水污染船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了修船质量和效率。它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易损坏,能反复使用。文档编号F16L19/025GK2455611SQ00253069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徐振昭 申请人:徐振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坞修船舶导水管,包括外管和锥型内管,其特征在于:锥型内管7套在外管4内,锁紧手轮6装在锥型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昭
申请(专利权)人:徐振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