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艺,无论压力机置于装配线体内部还是外部,都是先使用压力机将转子与轴承压装到位,再将压装好的工件搬运至装配线体的工装板上,这种方式会产生二次搬运,效率降低;另一种较创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艺,取消了二次搬运,实现方式为压力机置于线体内部,采用可压装的工装板,工装板内设置压装工装,转子与轴承在工装板上直接压装,压装后工装板载着压装完成后的工件流入下一工位,这种方式虽然避免了工件的二次搬运,但压力机与工装板的位置偏差、工装与压装工装的位置偏差、压装工装与转子的位置偏差造成的累计误差增大,压装次品率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集合上料、搬运、压装在一起,能够使用简易工装板在线压装,在取消工件二次搬运的同时能够保证工件压装质量不降低的压力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压力机,包括主体机身、平移支架、平移结构、平移电机、上压缸结构、下压缸结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身(1)、平移支架(2)、平移结构(3)、平移电机(4)、上压缸结构(5)、下压缸结构(6)、液压系统(7)和电气系统(8),所述平移支架(2)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的左侧,同时其上平面与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端面齐平,所述平移结构(3)设置在所述平移支架(2)上方,同时所述平移机构上设置的导轨(9)放置在所述平移支架(2)上,且所述导轨(9)延伸至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端,所述下压缸结构(6)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且所述下压缸结构(6)位于两个所述导轨(9)之间,所述平移电机(4)安装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身(1)、平移支架(2)、平移结构(3)、平移电机(4)、上压缸结构(5)、下压缸结构(6)、液压系统(7)和电气系统(8),所述平移支架(2)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的左侧,同时其上平面与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端面齐平,所述平移结构(3)设置在所述平移支架(2)上方,同时所述平移机构上设置的导轨(9)放置在所述平移支架(2)上,且所述导轨(9)延伸至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端,所述下压缸结构(6)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安装板上,且所述下压缸结构(6)位于两个所述导轨(9)之间,所述平移电机(4)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下端设置的平台上,且所述平移电机(4)设置在所述下压缸结构(6)的右侧,所述上压缸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机身(1)的上端,同时所述上压缸结构(5)上设置的可更换压装头(21)与所述下压缸结构(6)上设置的下压装头(26)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支架(2)靠近所述平移结构(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惰轮,所述平移电机(4)上设置的链轮与所述惰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平移结构(3)上设置有同步带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结构(3)包括导轨(9)、顶升气缸(10)、底板(11)、快换工装(12)、工装板定位柱销(13)、顶升板(14)、自润滑轴承(15)和第一导柱导套(16),所述底板(11)安装在所述导轨(9)上,所述顶升气缸(10)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9)之间,且所述顶升气缸(10)侧壁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伸出端与所述顶升板(14)连接,所述第一导柱导套(16)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1)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静宇,袁鹏,宋巍,张松,肖同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通广集团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