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95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包括供风通道、抽风风机、和抽风通道,供风通道包括供风总管、供风聚集腔和供风口,供风总管沿猪舍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猪舍顶部,供风总管的下壁设有多个出口,供风聚集腔有多个且为倒置的台体形壳体各供风聚集腔的顶端与出口固定连接,供风聚集腔的底端设有供风口,抽风通道包括抽风总管和抽风支管,抽风支管有多个,各抽风支管的顶端与抽风总管固定连接,各抽风支管底端设有抽风口,各抽风支管与抽风总管连通,抽风风机与抽风总管的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供风聚集腔,提高供风的速度,保证了供风的力度,提高了猪舍换气效率,使猪舍换气更充分,节约养殖成本。

A ventilation device for pigs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舍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猪舍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集约化饲养方式下,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控制的好坏是养殖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通风方式主要为横向、纵向、混合式通风,其通风方式为粗犷式通风,通风量虽大,噪音也很大,而且仅仅是通过强注入的方式向猪舍内供风,而对污浊空气的排出作用有限,导致存在较多死角,猪舍内的空气更新不充分、换气效率有限,不能满足及时更新空气的要求,此外,因为换气效率低所以需要风机不断运行,能耗过大、增加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舍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猪舍换气效率,使猪舍换气更充分,节约养殖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包括供风通道、抽风风机和抽风通道,所述供风通道包括供风总管、供风聚集腔和供风口,所述供风总管用于沿猪舍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猪舍顶部,所述供风总管的下壁设有多个出口,所述供风聚集腔有多个,各所述出口下方均设有一所述进风聚集腔,各所述供风聚集腔的顶端与各所述出口固定连接,所述供风聚集腔的底端设有所述供风口,所述抽风通道包括抽风总管和抽风支管,所述抽风支管有多个,各所述抽风支管的顶端与所述抽风总管固定连接,各所述抽风支管与所述抽风总管连通,各所述抽风支管的底端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抽风风机与所述抽风总管的出口连通。优选的,各所述抽风口上设有双层百叶结构。优选的,所述供风总管内设有多个导流板,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所述出口前设有一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设置,位于末端的所述出口处不设置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供风总管下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供风总管上壁之间设有过流间隙,所述导流板部分遮盖所述出口。优选的,各所述导流板的截面尺寸相同,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供风通道包括多个供风单元,各所述供风单元沿猪舍长度方向排列且各相邻所述供风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各所述供风单元包括一个新风流通腔、一个所述供风聚集腔和一个所述供风口,各所述新风流通腔连接构成所述供风总管。优选的,所述供风通道沿猪舍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沿猪舍的宽度方向所述供风通道固定设置在猪舍顶棚的中部,所述抽风通道有两条,两所述抽风通道关于所述供风通道对称,各所述抽风通道设置在靠近猪舍侧壁的位置。优选的,所述供风通道的进口处设有静音轴流风机。优选的,所述供风聚集腔为倒置的台体形壳体。优选的,所述供风聚集腔上部分为长方体形壳体,所述供风聚集腔下部分为倒置的棱台形壳体,所述供风口为长方体形壳体,所述供风口顶部端面的截面尺寸与所述供风聚集腔底部端面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供风口、所述供风聚集腔和所述供风总管一体成型。优选的,各所述供风口上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包括供风通道、抽风风机和抽风通道,供风通道包括供风总管、供风聚集腔和供风口,供风总管用于沿猪舍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猪舍顶部,供风总管的下壁设有多个出口,供风聚集腔有多个,各出口下方均设有一进风聚集腔,各供风聚集腔的顶端与各出口固定连接,各供风聚集腔的底端设有供风口,抽风通道包括抽风总管和抽风支管,抽风支管有多个,各抽风支管的顶端与抽风总管固定连接,各抽风支管与抽风总管连通,各抽风支管的底端设有抽风口,抽风风机与抽风总管的出口连通,抽风风机通过抽风通道抽走猪舍内的污风,使得各抽风口下方形成负压、引入新风,同时设置多个供风口,可以对猪舍进行高效通风,提高换气效率。进一步的,各抽风口上设有双层百叶结构,各层百叶结构相互配合变换方向,使得猪舍内没有抽风死角,即可以对猪舍局部进行有针对性的通风。进一步的,供风总管内设有多个导流板,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出口前设有一导流板,导流板向后倾斜设置,位于末端的出口处不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供风总管下壁固定连接,导流板与供风总管上壁之间设有过流间隙,导流板部分遮盖出口,导流板可以减小供风总管中的新风的风速,不仅可以减小通风的噪声,还可以防止因风速过大对猪舍内的猪的生长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各导流板的截面尺寸相同,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导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各导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使得进入供风总管的新风可以均衡分配到猪舍各个单元。进一步的,供风通道包括多个供风单元,各供风单元沿猪舍长度方向排列且各相邻供风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各供风单元包括一个新风流通腔、一个供风聚集腔和一个供风口,各新风流通腔连接构成供风总管,这样的设置使得供风通道模块化,可以根据猪舍的规模进行拼接,提升猪舍通风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的,供风通道沿猪舍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沿猪舍的宽度方向,供风通道固定设置在猪舍顶棚的中部,抽风通道有两条,两抽风通道关于供风通道对称,各抽风通道设置在靠近猪舍侧壁的位置,设置两条抽风通道并且两条抽风通道均设置在靠近猪舍侧壁的位置,使得对猪舍的换气更加彻底。进一步的,供风通道的进口处设有静音轴流风机,设置静音轴流风机在增加对猪舍的供风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小通风噪音。进一步的,供风总管为长方体形壳体,在保证供风总管横截面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用的空间,供风聚集腔为倒置的台体形壳体,使得可以对进入供风聚集腔的新风减压增速,适当提高新风进入猪舍时的力度。进一步的,供风聚集腔上部分为长方体形壳体,长方体形壳体与长方体形的供风总管进行配合,使得进入供风聚集腔中的新风可以在长方体形壳体中进行暂存和缓冲,供风聚集腔下部分为倒置的棱台形壳体,棱台形壳体既加工方便,还可适当提高新风进入猪舍时的力度,供风聚集腔上、下部分一体成型,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供风口为长方体形壳体,供风口顶部端面的截面尺寸与供风聚集腔底部端面的截面尺寸相同,使得供风口可与供风聚集强的下端紧密配合,供风口、供风聚集腔和供风总管一体成型,增加供风聚集腔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各供风口上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供风口的开度,调节进风力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猪舍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猪舍通风装置供风通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猪舍通风装置抽风支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风总管;2-供风聚集腔;3-供风口;4-抽风总管;5-抽风支管;6-导流板;7-双层百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风通道、抽风风机和抽风通道,所述供风通道包括供风总管、供风聚集腔和供风口,所述供风总管用于沿猪舍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猪舍顶部,所述供风总管的下壁设有多个出口,所述供风聚集腔有多个,各所述出口下方均设有一所述进风聚集腔,各所述供风聚集腔的顶端与各所述出口固定连接,所述供风聚集腔的底端设有所述供风口,所述抽风通道包括抽风总管和抽风支管,所述抽风支管有多个,各所述抽风支管的顶端与所述抽风总管固定连接,各所述抽风支管与所述抽风总管连通,各所述抽风支管的底端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抽风风机与所述抽风总管的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风通道、抽风风机和抽风通道,所述供风通道包括供风总管、供风聚集腔和供风口,所述供风总管用于沿猪舍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猪舍顶部,所述供风总管的下壁设有多个出口,所述供风聚集腔有多个,各所述出口下方均设有一所述进风聚集腔,各所述供风聚集腔的顶端与各所述出口固定连接,所述供风聚集腔的底端设有所述供风口,所述抽风通道包括抽风总管和抽风支管,所述抽风支管有多个,各所述抽风支管的顶端与所述抽风总管固定连接,各所述抽风支管与所述抽风总管连通,各所述抽风支管的底端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抽风风机与所述抽风总管的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抽风口上设有双层百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总管内设有多个导流板,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所述出口前设有一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设置,位于末端的所述出口处不设置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供风总管下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供风总管上壁之间设有过流间隙,所述导流板部分遮盖所述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板的截面尺寸相同,沿着新风流动的方向,各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俊龙吴志东金柏锐王书禹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