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填埋法,另一种是焚烧法。填埋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劳动力和资金费用大、腐烂时间长等诸多不足之处。相对而言,焚烧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处理方法。焚烧法可以处理各种不同性质的废弃物,焚烧后可减少废物体积百分之九十以上。现有的焚烧法处理垃圾的设备基本上都是焚烧炉,工作时只要将垃圾倒入焚烧炉中燃烧即可。但焚烧炉所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垃圾的含水率较高,使得炉内燃烧温度较低,垃圾燃烧得不完全,并且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黑烟及有毒气体,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燃烧垃圾也都是大块物,在燃烧时,不容易充分燃烧,而且垃圾燃烧速度慢,给垃圾处理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装置,包括底板(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3)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腿(13),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1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粉碎箱体(9),所述粉碎箱体(9)的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入料斗(7),所述粉碎箱体(9)的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16),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19),所述第一滑槽(19)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滑块(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5)之间共同安装有支撑横杆(4),所述支撑横杆(4)的上侧中部安装有U型杆(20)和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无烟处理装置,包括底板(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3)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腿(13),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1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粉碎箱体(9),所述粉碎箱体(9)的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入料斗(7),所述粉碎箱体(9)的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16),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19),所述第一滑槽(19)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滑块(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5)之间共同安装有支撑横杆(4),所述支撑横杆(4)的上侧中部安装有U型杆(20)和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横杆(4)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下端贯穿粉碎箱体(9),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粉碎刀(24),所述顶板(16)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的一侧边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1),所述连杆(1)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移动杆(2),所述移动杆(2)的一端贯穿顶板(16)与U型杆(20)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箱体(9)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粉碎箱体(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进料斗(25),所述进料斗(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的输送外壳(18),所述输送外壳(18)的一侧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腿(32),且第二支撑腿(32)的下端与底板(33)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外壳(18)的内部安装有螺旋输送轴(17),所述螺旋输送轴(17)的一端与输送外壳(18)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轴(17)的另一端贯穿输送外壳(18)连接有第三电机(26),所述输送外壳(18)的一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斗(37),所述出料斗(3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焚烧壳体(38),所述焚烧壳体(3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三支撑腿(36),且第三支撑腿(36)的下端与底板(33)固定连接,所述焚烧壳体(38)的内侧上部安装有均匀下料板(40),所述均匀下料板(40)的一侧设有多个下料孔(39),所述焚烧壳体(38)的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焚烧平台(35),所述焚烧平台(35)的下表面安装有加热器(34),所述焚烧壳体(38)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二转轴(41),所述第二转轴(41)的两侧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混装置(52),所述第二转轴(41)的一端与焚烧壳体(3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1)的另一端贯穿焚烧壳体(38)连接有间歇转动装置(42),所述焚烧壳体(38)的一侧下部安装有支撑块(44),所述支撑块(44)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四电机(43),所述第四电机(43)的输出轴与间歇转动装置(42)连接,所述底板(33)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过滤外壳(30)和抽风机(31),所述抽风机(31)的进风口通过导气管(23)与焚烧壳体(38)连接,所述抽风机(31)的出风口通过导气管(23)与过滤外壳(30)连接,所述过滤外壳(30)的内部从左到右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7)、第二过滤层(28)和第一过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义,李宗利,何红侠,袁福德,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