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466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围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盖板,复合输送管件包括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管以及用于输送制冷剂的制冷管,制冷管套置在水管内并与出液腔及进液腔连通,水管的两端与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使冷却水雾化的喷嘴组件,喷嘴组件位于复合输送管件弯曲部的中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复合输送管件结构,使得制冷剂和冷却水能够快速进行热交换,利用喷嘴组件向复合输送管件喷射雾化的冷却水,起到辅助冷却的作用,同时降低冷凝器外部环境温度,提高冷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等部件以及充注于系统中的制冷剂组成。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外部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蒸发成制冷剂蒸汽,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温度通常在80~100摄氏度的过热蒸汽,在冷凝器里向外部环境散热,冷凝成液体,经节流元件节流进入蒸发器,如此周始往复。现有技术的水冷式冷凝器,由于其结构限制,换热效果差,而且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当环境温度大于43℃时,冷却液与外界环境热交换加剧,而造成对制冷剂冷却效率低,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能够为外界环境进行降温,达到对制冷剂的双位热交换,加强冷凝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围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盖板,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出水腔和进液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进水腔和出液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盘设有呈连续弯曲排列的复合输送管件,所述复合输送管件包括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管以及用于输送制冷剂的制冷管,所述制冷管套置在水管内并与所述出液腔及进液腔连通,所述水管的两端与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使冷却水雾化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位于复合输送管件弯曲部的中间。作为优选,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与进水管连通的内喷嘴和与进气管连接的外喷嘴,所述内喷嘴上设有内喷腔以及与内喷腔连通的内喷口,所述外喷嘴上设有外喷腔以及与所述外喷腔连通的外喷口,所述外喷口倾斜朝向所述内喷口并呈螺旋状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内喷嘴上设有连通所述内喷腔和外喷腔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倾斜朝向所述内喷口并呈螺旋状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制冷管的截面具有若干个凸起,所述水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制冷管经其凸起限位固定在所述水管内。作为优选,所述制冷管中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厚度大于凸起部的厚度。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壳体上方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经输送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复合输送管件结构,使得制冷剂和冷却水能够快速进行热交换,利用喷嘴组件向复合输送管件喷射雾化的冷却水,起到辅助冷却的作用,同时降低冷凝器外部环境温度,使得应用环境温度可达53度,雾化的冷却水流经复合输送管件表面充分接触而升温蒸发,从而带走复合输送管件内制冷剂的热量,提高冷凝效果。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喷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复合输送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2-出水腔、3-进液腔、4-进水腔、5-出液腔、6-水管、7-制冷管、8-进水管、9-内喷嘴、10-进气管、11-外喷嘴、12-内喷腔、13-内喷口、14-外喷腔、15-外喷口、16-输气孔、17-凸起、18-循环管、19-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围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盖板1,所述上壳体内设置具有连接口的出水腔2和进液腔3,所述下壳体内设置具有连接口的进水腔4和出液腔5,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盘设有呈连续弯曲排列的复合输送管件,复合输送管件呈s状分布,所述复合输送管件包括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管6以及用于输送制冷剂的制冷管7,所述制冷管7套置在水管6内并与所述出液腔5及进液腔3连通,所述水管6的两端与所述进水腔4和出水腔2连通,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上设有使冷却水雾化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位于复合输送管件弯曲部的中间。具体的,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与进水管8连通的内喷嘴9和与进气管10连接的外喷嘴11,所述内喷嘴9上设有内喷腔12以及与内喷腔12连通的内喷口13,所述外喷嘴11上设有外喷腔14以及与所述外喷腔14连通的外喷口15,所述外喷口15倾斜朝向所述内喷口13并呈螺旋状分布。冷却水由进气管10进入到内喷腔12中最后从内喷口13,气体由进气管10进入到外喷腔14最后从外喷口15朝向冷却水喷出,通过气压打散冷却水,使其雾化。具体的,所述内喷嘴9上设有连通所述内喷腔12和外喷腔14的输气孔16,所述输气孔16倾斜朝向所述内喷口13并呈螺旋状分布。气体可以从输气孔16进入内喷腔12,在冷却水没有喷出前,就提前对其进行“打散”,达到初步雾化。具体的,所述制冷管7的截面具有若干个凸起17,所述水管6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制冷管7经其凸起17限位固定在所述水管6内。具体的,所述制冷管7中相邻两个凸起17之间的厚度大于凸起部的厚度。由于制冷剂呈高温高压状,利用该结构能够避免其将凸起17的连接部压出。具体的,所述盖板1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壳体上方的循环管18,所述循环管18经输送泵19与所述进水管8连通。雾化的冷却水流经复合输送管件表面充分接触后,汇集在下壳体上方,并经进水腔4内的冷却水冷却降温后,利用输送泵19再次输送至进水管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围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盖板(1),其特征在与: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出水腔(2)和进液腔(3),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进水腔(4)和出液腔(5),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盘设有呈连续弯曲排列的复合输送管件,所述复合输送管件包括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管(6)以及用于输送制冷剂的制冷管(7),所述制冷管(7)套置在水管(6)内并与所述出液腔(5)及进液腔(3)连通,所述水管(6)的两端与所述进水腔(4)和出水腔(2)连通,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上设有使冷却水雾化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位于复合输送管件弯曲部的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6 CN 20192039447321.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围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外的盖板(1),其特征在与: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出水腔(2)和进液腔(3),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进水腔(4)和出液腔(5),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盘设有呈连续弯曲排列的复合输送管件,所述复合输送管件包括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管(6)以及用于输送制冷剂的制冷管(7),所述制冷管(7)套置在水管(6)内并与所述出液腔(5)及进液腔(3)连通,所述水管(6)的两端与所述进水腔(4)和出水腔(2)连通,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上设有使冷却水雾化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位于复合输送管件弯曲部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水冷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与进水管(8)连通的内喷嘴(9)和与进气管(10)连接的外喷嘴(11),所述内喷嘴(9)上设有内喷腔(12)以及与内喷腔(12)连通的内喷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楚儿裘璐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