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3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风机叶轮,解决了目前叶轮进气口进气量少,导致风机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包括叶轮本体和安装在叶轮本体轴向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叶轮本体运转,叶轮本体沿其轴向且背离驱动件的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进气引导罩通过设置有安装架安装在进气口上,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间隙配合,进气引导罩靠近进气口的一侧为连接口,进气引导罩远离进气口的一侧为引导口。根据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且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间隙配合,不会影响叶轮本体转动,从而达到增强风机叶轮的进风量的目的。

A kind of fan im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叶轮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风机叶轮。
技术介绍
风机叶轮,又称离心风轮,是指一种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且利用离心力做功,使空气提高压力的一种风轮。现有公告号为CN2052980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机叶轮,风机叶轮实施为离心风机叶轮或混流风机叶轮并具有多个绕轴向旋转轴分布的风机叶片,以及一个在径向截面上成弓形的盖板,盖板的底面安置在风机叶片的轴向端面并且绕旋转轴具有一个进气口。上述的风机叶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叶轮从轴向的进气口进气,从径向(叶轮之间的间隙)出气,目前在使用叶轮时,由于叶轮的尺寸是一定的,从而其轴向的进气口的尺寸也是有限的,然而,实际使用叶轮时,通常由于进气口进气量较少,而导致风机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叶轮进气口进气量少,导致风机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风机叶轮,通过在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且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间隙配合,不会影响叶轮本体转动,从而达到增强风机叶轮的进风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和安装在叶轮本体轴向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叶轮本体运转,所述叶轮本体沿其轴向且背离驱动件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所述进气引导罩通过设置有安装架安装在进气口上,所述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进气引导罩靠近进气口的一侧为连接口,所述进气引导罩远离进气口的一侧为引导口,所述引导口的口径大于连接口的口径,且连接口与引导口之间呈向引导口圆心方向凸出的曲面形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引导罩一侧的引导口的口径大于叶轮本体的进气口口径,将引导罩安装在进气口上,让风机叶轮在转动时,经更大的进气口进气,从而能够增加风机叶轮在转动时的进气量,进而达到提高风机使用效果的目的。同时,设置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为间隙配合,当叶轮本体在转动时,从而不会影响进气引导罩的安装,进而使得进气引导的罩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口的边缘处设有折弯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口的边缘处设置折弯部,从而让进气引导罩的连接口处的刚性更强,不容易变形、损坏;当连接口变形时,除了影响进风效果以外,连接口处的材料很容易与叶轮本体之间接触,从而容易产生噪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口的边缘处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为平面,所述连接部沿其所在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部,从而方便将进气引导罩的进气口处位置与安装架进行固定,同时,在连接部上开设固定孔,从而可以在固定孔内安装紧固螺钉进行连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引导罩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进气引导罩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得进气引导罩的强度较高,使用寿命延长,从而使得进气引导罩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引导罩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进气引导罩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从而使得进气引导罩不易腐蚀、锈蚀损坏,进而让进气引导罩的使用寿命更长,便于人们使用,减小维修工作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将底板、顶板相连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进气引导罩的引导口通过连接部固定在第一安装口内,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顶板通过第二安装口固定在驱动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架由底板、顶板和侧板三部分构成,将风机叶轮的顶部与顶板固定,将进气引导罩的引导口固定在底板上,从而将风机叶轮悬吊安装在底板上,使得风机叶轮的进气口和进气引导罩的之间呈间隙配合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部置于环形槽内,所述连接部的外边缘与环形槽的槽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预设连接部的环形槽,当将进气引导罩安装在底板上时,将引导口的连接部安装于环形槽内,使得进气引导罩在底板上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由于预设有环形槽,使得进气引导罩和风机叶轮之间的同轴度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和顶板一体成型,所述侧板和底板螺栓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侧板和底板之间螺栓固定,从而达到可拆卸固定的效果,方便将侧板和顶板之间的拆卸和维修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顶板和侧板的边缘处均设有折弯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架的底板、顶板以及侧板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折弯板,从而能够加强底板、顶板以及侧板边缘处的抗冲击能力,防止底板、顶板以及侧板在边缘处变形而损坏,延长安装架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引导罩,让风机叶轮在转动时,经更大的进气口进气,从而达到增强风机叶轮的进风量的目的;且进气引导罩与进气口之间间隙配合,不会影响叶轮本体转动;(2)通过在底板上开设环形槽,对进气引导罩的安装位置进行预设,使得进气引导罩和风机叶轮之间的同轴度更高,避免风机叶轮在转动时与进气引导罩之间的碰撞,使得产生异响和噪声;(3)通过设置底板、顶板以及侧板之间均采用螺栓固定,使得安装架的整体结构易于安装和易于维修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叶轮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机叶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风机叶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1、叶轮本体;3、进气口;4、进气引导罩;41、连接口;411、折弯部;42、引导口;421、连接部;422、固定孔;5、安装架;6、底板;61、第一安装口;62、环形槽;7、顶板;71、第二安装口;8、侧板;9、折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风机叶轮,是指一种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且利用离心力做功,使空气提高压力的一种风轮。结合图1可知,其包括叶轮本体1,叶轮本体1沿其轴向设有进气口3,当将叶轮本体1安装在风机内部进行使用时,叶轮本体1从其进气口3处进气,从叶轮本体1的径向叶片之间的间隙中出气,从而正常工作。结合图1和图2可知,进气口3处设有进气引导罩4,进气引导罩4通过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在进气口3的底端,且让进气引导罩4与进气口3之间间隙配合。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3可知,安装架5包括底板6、顶板7以及侧板8,底板6和顶板7之间通过侧板8连接,而且侧板8和顶板7一体成型,侧板8和底板6螺栓固定。底板6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口61,进气引导罩4的引导口42通过连接部421固定在第一安装口61内,顶板7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口71,顶板7通过第二安装口71固定在驱动件2上。其中,底板6的顶面上开设有环形槽62,连接部421置于环形槽62内,连接部4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叶轮,包括叶轮本体(1),所述叶轮本体(1)沿其轴向设有进气口(3),其特征在于,/n所述进气口(3)处设有进气引导罩(4),所述进气引导罩(4)通过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在进气口(3)上,所述进气引导罩(4)与进气口(3)之间间隙配合;/n所述进气引导罩(4)靠近进气口(3)的一侧为连接口(41),所述进气引导罩(4)远离进气口(3)的一侧为引导口(42),所述引导口(42)的口径大于连接口(41)的口径,且连接口(41)与引导口(42)之间呈向引导口(42)圆心方向凸出的曲面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叶轮,包括叶轮本体(1),所述叶轮本体(1)沿其轴向设有进气口(3),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3)处设有进气引导罩(4),所述进气引导罩(4)通过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在进气口(3)上,所述进气引导罩(4)与进气口(3)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进气引导罩(4)靠近进气口(3)的一侧为连接口(41),所述进气引导罩(4)远离进气口(3)的一侧为引导口(42),所述引导口(42)的口径大于连接口(41)的口径,且连接口(41)与引导口(42)之间呈向引导口(42)圆心方向凸出的曲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41)的边缘处设有折弯部(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口(42)的边缘处设有连接部(421),所述连接部(421)的表面为平面,所述连接部(421)沿其所在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引导罩(4)由金属材料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施依洛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