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4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锁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包括前轴组件和后轴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前轴组件内设有第一配合单元,所述后轴组件内设有第二配合单元,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包括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一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轴筒朝向所述第一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配合凸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移动时,任一所述第一配合凸台限位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这样设计可以解决现有的额锁具的锁芯部分结构配合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
本技术属于电子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对于房屋锁体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安全性更好、更方便的电子锁。现有的电子锁的锁芯结构多通过电子锁在被自身解锁后,通过机械结构的配合来实现开锁的过程,但是现有的结构配合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额锁具的锁芯部分结构配合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解决的: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包括前轴组件和后轴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前轴组件内设有第一配合单元,所述后轴组件内设有第二配合单元,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包括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一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轴筒朝向所述第一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配合凸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移动时,任一所述第一配合凸台限位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轴筒的端部上,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轴筒的端部上。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凸台和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均呈圆环形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配合凸台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筒内还可移动连接有第一铆接帽和与所述第一铆接帽移动配合的第一铆接轴,以及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铆接帽和第一铆接轴之间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第二轴筒内还可移动连接有第二铆接帽和与所述第二铆接帽移动配合的第二铆接轴,以及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铆接帽和第二铆接轴之间的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一铆接帽和所述第二铆接帽之间还连接有第三弹簧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分为连接在所述前轴组件内的第一驱动单元和连接在所述后轴组件内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前端抵顶所述第一铆接轴,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前端抵接所述第二铆接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筒内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铆接帽包括抵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端部的第一抵接部和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延伸的第一插接轴;所述第一铆接轴包括可限位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第二抵接部和沿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插接轴延伸的第一插接套筒,所述第一插接轴可移动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套筒内,所述第一弹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插接套筒上;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前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筒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铆接帽包括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孔端部的第三抵接部和沿所述第三抵接部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延伸的第二插接轴;所述第二铆接轴包括可限位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第四抵接部和沿所述第四抵接部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二插接轴延伸的第二插接套筒,所述第二插接轴可移动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套筒内,所述第二弹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插接套筒上;所述第四抵接部抵接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前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可供限制所述第二抵接部移动距离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所诉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可供限制所述第四抵接部移动距离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锁芯结构,包括前述的锁芯的传动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前述的锁芯结构。本技术提供的锁芯的传动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一配合单元和第二配合单元,以及驱动组件的设置,该第一配合单元上的第一轴筒前端延伸有多个第一配合凸台,该第二配合单元上的第二轴筒前端延伸有多个第二配合凸台,当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轴筒向前移动时,该第一配合凸台限位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该第二配合凸台,进而使得该第一轴筒和第二轴筒可以连接在一起,进而当外力作用在该前轴组件上时,可以通过第一轴筒带动第二轴筒,进而带动后轴组件;这样设计使得锁芯结构内的配合更加的稳定,作用力的传动更加的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的整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前轴组件的半剖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后轴组件的半剖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凸轮件的立体视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凸轮件的立体视图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配合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配合单元的半剖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驱动单元的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的整体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第一配合单元和第二配合单元未连接时的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结构中第一配合单元和第二配合单元连接时的状态图。其中,前轴组件10,第一联轴部11,第一环形槽111,开槽114(212),第一联轴连接件112,延伸部1121,第二联轴连接件113,缺口部1131,第一滑槽115,第一限位槽116,第一卡接销117,第一连接轴12,调节孔121,防拆件122,固定部1221,倒扣部1222,第二环形槽211,第一配合单元13,第一轴筒131,第一铆接帽132,第一抵接台1321,第一抵接部1322,第一插接轴1323,第一铆接轴133,第二抵接部1331,第一插接套筒1332,第一滑块134,第一配合凸台135,第一弹簧件136,第一连接孔137,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后轴组件20,第二联轴部21,第二滑槽213,第二限位槽214,第二卡接销215,第二连接轴22,第二配合单元23,第二轴筒231,第二铆接帽232,第二抵接台2321,第三抵接部2322,第二插接轴2323,第二铆接轴233,第四抵接部2331,第二插接套筒2232,第二滑块234,第二配合凸台235,第二弹簧件236,第二连接孔237,第四通孔24,第五通孔25,凸轮件30,连接部31,凸台部32,第一通孔33,第一连接槽34,第二连接槽35,限位台36,第三弹簧件37,第一卡环38,第二卡环39,主体件40,转动槽41,第一贯通孔42,第二贯通孔43,第一驱动单元50,第一驱动马达51,第一固定套52,第一驱动轴模块53,第一减速单元54,第二减速单元55,第一固定件56,第一固定块57,止挡件58,第二驱动单元60,第二驱动马达61,第二固定套62,第二驱动轴模块63,第二固定件66,第二固定块67,电线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组件和后轴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前轴组件内设有第一配合单元,所述后轴组件内设有第二配合单元,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包括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一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轴筒朝向所述第一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配合凸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移动时,任一所述第一配合凸台限位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组件和后轴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前轴组件内设有第一配合单元,所述后轴组件内设有第二配合单元,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二配合单元包括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一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轴筒朝向所述第一轴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配合凸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轴筒朝向所述第二轴筒移动时,任一所述第一配合凸台限位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轴筒的端部上,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轴筒的端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凸台和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均呈圆环形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台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配合凸台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筒内还可移动连接有第一铆接帽和与所述第一铆接帽移动配合的第一铆接轴,以及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铆接帽和第一铆接轴之间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第二轴筒内还可移动连接有第二铆接帽和与所述第二铆接帽移动配合的第二铆接轴,以及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铆接帽和第二铆接轴之间的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一铆接帽和所述第二铆接帽之间还连接有第三弹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分为连接在所述前轴组件内的第一驱动单元和连接在所述后轴组件内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前端抵顶所述第一铆接轴,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育丽李忠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悍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