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壳、具有该梭壳的旋梭及具有该旋梭的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0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梭壳、具有该梭壳的旋梭及具有该旋梭的缝纫机;所述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沿着底壁的外边沿朝上延伸的侧壁及设置在底壁中心并沿轴向设置的中心轴,在侧壁上设置有缺口,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套设在中心轴上的梭芯上的底线余量的检测孔;通过在梭壳的侧壁上设置检测孔,可以实现底线余量检测器位于梭壳侧壁一侧的底板上并能实现底线余量检测器与检测孔正对设置,提高监控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壳、具有该梭壳的旋梭及具有该旋梭的缝纫机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配件
,特指一种梭壳、具有该梭壳的旋梭及具有该旋梭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通过缝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将一层或多层的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在缝纫机缝纫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底线,而底线则缠绕在梭芯上,梭芯设置在旋梭组件内。在缝制过程中,通过旋梭组件和机针相互配合,将缝线和底线交织连锁缝纫在缝料上形成线迹。由于缠绕在梭芯上的底线的长度是一定的,一般20m—50m,而缝线一般较长,有3000m—4000m。在缝制过程中无法实时地检测梭芯上的底线余量,当梭芯上的缝线用完后缝纫机仍继续工作,导致线迹无法形成,且会在缝料上留下针孔,增加工人返工的劳动强度,特别是一些珍贵的缝料,留下针孔后会导致缝料报废,造成缝料的浪费。为了改善上述现象,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653582A,公开日2018-02-02)一种缝纫机梭芯上底线的检测结构,梭芯包括具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通孔沿圆柱体轴线设置,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均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板且两个挡板之间形成绕线槽,所述检测结构包括电控模块和与电控模块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绕线槽的底部设有反光层一,定义两个挡板相对的侧面为内侧面,另一侧面为外侧面,两个挡板中至少一个挡板的外侧面上具有反光层二,且具有反光层二的挡板上开有至少一个透光孔,所述光电传感器能够分别发射光束至上述的反光层二和反光层一,所述反光层二和反光层一能够分别将上述的发射光束反射返回至所述光电传感器。上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梭芯的前侧,且在梭芯上设置透光孔,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光束的入射角度位于旋梭的斜上方,容易出现检测误差大,监控不够精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底线余量检测器正对进行检测底线余量的梭壳、具有该梭壳的旋梭及具有该旋梭的缝纫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沿着底壁的外边沿朝上延伸的侧壁及设置在底壁中心并沿轴向设置的中心轴,在侧壁上设置有缺口,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套设在中心轴上的梭芯上的底线余量的检测孔。在上述的一种梭壳中,所述检测孔为腰形孔,且腰形孔的长轴沿侧壁周向设置。在上述的一种梭壳中,所述缺口包括从侧壁的顶部贯穿至底壁的缺口一,及位于底壁上的缺口二,缺口一、缺口二连通。在上述的一种梭壳中,所述底壁的底平面居中沿径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夹线弹片的凹槽。在上述的一种梭壳中,所述检测孔的一端紧挨凹槽设置,另一端沿逆时针方向远离凹槽设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梭,包括旋梭主体、梭胆及上述的梭壳。在上述的一种旋梭中,侧壁上的检测孔与旋梭主体的缺口三及梭胆上窗口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上述的旋梭。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梭壳上设置一检测孔,该检测孔能实现与底线余量检测器正对,提高底线余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使监控精准。2、本技术对梭壳的改进少,改造成本低,便于在各种型号的缝纫机上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梭壳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梭壳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旋梭的旋梭主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梭的梭胆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梭芯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旋梭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旋梭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底壁;2、侧壁;3、中心轴;4、中心孔;5、梭芯;6、检测孔;7、缺口一;8、缺口二;9、凹槽;10、旋梭主体;11、梭胆;12、缺口三;13、窗口;14、底板;15、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1、沿着底壁1的外边沿朝上延伸的侧壁2及设置在底壁1中心并沿轴向设置的中心轴3,在中心轴3上沿轴向贯穿中心轴3及底壁设置的中心孔4,在侧壁2上设置有缺口,在侧壁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套设在中心轴3上的梭芯5上的底线余量的检测孔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孔6为腰形孔,且腰形孔的长轴沿侧壁2周向设置。当然,检测孔6也可以是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本实施例优选腰形孔。检测孔6的尺寸要求能满足用于检测底线余量的底线余量检测器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包括从侧壁2的顶部贯穿至底壁的缺口一7,及位于底壁1上的缺口二8,缺口一7、缺口二8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底壁1的底平面居中沿径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夹线弹片的凹槽9。所述检测孔6的一端紧挨凹槽9设置,另一端沿逆时针方向远离凹槽9设置。逆时针是以底壁1朝下设置为基准。如图3-6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梭,包括旋梭主体10、梭胆11及上述的梭壳。进一步地,侧壁2上的检测孔6与旋梭主体10的缺口三12及梭胆11上窗口13的位置相对应。在旋梭主体10、梭胆11及梭壳安装后,缺口三12与窗口13位置一一对应,相应部位会裸露出梭壳的侧壁2,因此,检测孔6就设置在该裸露部位的侧壁2上。由于旋梭主体10的缺口三12处、梭胆11上对应的窗口13都是本身存在的。只需在梭壳上加工一个检测孔6即可,缺口三12、检测孔6、窗口13形成一个贯穿孔,通过该贯穿孔可以直接观测到梭芯5。因此,本技术对旋梭的改进小,降低结构改造成本,也便于在各种型号的缝纫机上推广应用。当然,本技术的检测孔6也可以设置在梭壳的另一侧,此时需要在梭胆11与旋梭主体10上加工检测孔以达到能观测到梭芯为止,但是这种设计改进大,成本高。本技术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上述的旋梭。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应用:旋梭设置在旋梭轴上,在旋梭一侧的底板14上设置有底线余量检测器,如光电传感器15或探测棒等,底线余量检测器正对贯穿孔设置,底线余量检测器与缝纫机的控制连接。通过对梭壳上的检测孔6的设置,可以使得底线余量检测器位于旋梭的侧壁一侧的底板14上,避免了对缝纫机进一步优化设计的影响,如:安装于旋梭前侧的自动换旋梭装置。此外,底线余量检测器正对贯穿孔设置,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二”、“三”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1)、沿着底壁(1)的外边沿朝上延伸的侧壁(2)及设置在底壁(1)中心并沿轴向设置的中心轴(3),在侧壁(2)上设置有缺口,其特征在于:在侧壁(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套设在中心轴(3)上的梭芯(5)上的底线余量的检测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壁(1)、沿着底壁(1)的外边沿朝上延伸的侧壁(2)及设置在底壁(1)中心并沿轴向设置的中心轴(3),在侧壁(2)上设置有缺口,其特征在于:在侧壁(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套设在中心轴(3)上的梭芯(5)上的底线余量的检测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6)为腰形孔,且腰形孔的长轴沿侧壁(2)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从侧壁(2)的顶部贯穿至底壁(1)的缺口一(7),及位于底壁(1)上的缺口二(8),缺口一(7)、缺口二(8)连通。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木潘忠洪鹏徐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