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08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包括电渣炉主体,所述电渣炉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一,所述滑轮一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绳索,所述电渣炉主体的后端摆放有底板,所述底板正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凹槽,所述限位件和限位件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凸起。该立柱配重机构,采用两组定滑轮,使得绳索可以在定滑轮上保持平衡,同时两组定滑轮也设置有两组,保持配重件稳定,该装置在原有电渣炉的基础上,增加了配重机构,使得整个设备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配重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渣炉设备
,具体为一种立柱配重机构。
技术介绍
电渣炉是一种特殊的冶炼设备,通过利用重熔电流产生的热能来熔化电极,金属熔滴经过渣液清洗之后,会在水冷结晶器中结晶成为电渣锭,并且电渣重熔金属的机械性能良好。电渣炉冶炼出的金属铸态组织细致均匀,含硫量极低,没有白点或是年轮状偏析,且渣液拥有去杂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结晶条件,目前电渣钢的年产量已经达几十万吨,电渣炉在特殊钢厂中不可缺少,但是电渣炉的立柱较长,且缺少配重机构,立柱可能会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配重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电渣炉的立柱较长,且缺少配重机构,立柱可能会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包括电渣炉主体,所述电渣炉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一,所述滑轮一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绳索,所述电渣炉主体的后端摆放有底板,所述底板正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凹槽,所述限位件和限位件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旋转轴二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二。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倾斜结构,且支撑件的上端和旋转轴二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滑轮一和滑轮二的中间均设有环形槽。优选的,所述滑轮一和滑轮二为定滑轮,且滑轮一和滑轮二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配重件的宽度和两个限位件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大小相同,且二者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立柱配重机构,采用两组定滑轮,使得绳索可以在定滑轮上保持平衡,同时两组定滑轮也设置有两组,保持配重件稳定,采用带有凹槽的限位件和带有凸起的配重件,使得配重件的凸起可以在限位件的凹槽内上下滑动,保证配重件在水平方向上不移动,保证配重件的平稳性,该装置在原有电渣炉的基础上,增加了配重机构,使得整个设备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重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渣炉主体;101、立柱;2、支撑件;3、旋转轴一;4、滑轮一;5、绳索;6、底板;7、限位件;8、凹槽;9、配重件;10、凸起;11、固定环;12、连接件;13、旋转轴二;14、滑轮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包括电渣炉主体1,电渣炉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101,立柱101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支撑件2,支撑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一3,旋转轴一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一4,滑轮一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绳索5,电渣炉主体1的后端摆放有底板6,底板6正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7,限位件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凹槽8,限位件7和限位件7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配重件9,配重件9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凸起10,凸起10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环11,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二13,旋转轴二1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二14。进一步的,支撑件2为倾斜结构,且支撑件2的上端和旋转轴二13在同一水平线上,有利于保证滑轮一4和滑轮二14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绳索5可以水平放置在滑轮一4和滑轮二14上。进一步的,滑轮一4和滑轮二14的中间均设有环形槽,有利于限制绳索5的位置,使得绳索5放在滑轮一4和滑轮二14的环形槽内。进一步的,滑轮一4和滑轮二14为定滑轮,且滑轮一4和滑轮二14设置有两组,有利于保持配重件9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配重件9的宽度和两个限位件7之间的距离相同,有利于使得配重件9能够放置在两个限位件7内。进一步的,凸起10和凹槽8的大小相同,且二者相适配,有利于让凸起10可以在凹槽8内上下滑动,使得配重件9在同一竖直线上滑动。工作原理:首先将绳索5的一端固定在立柱101上,通过滑轮一4中间的环形槽和滑轮二14中间的环形槽到达限位件7处,然后将配重件9放在两个限位件7中间,使得凸起10和凹槽8相互卡合,凸起10可以在凹槽8内滑动,之后将绳索5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11上,使得配重件9和立柱101相互平衡。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包括电渣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炉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101),所述立柱(101)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一(3),所述旋转轴一(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一(4),所述滑轮一(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绳索(5),所述电渣炉主体(1)的后端摆放有底板(6),所述底板(6)正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凹槽(8),所述限位件(7)和限位件(7)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配重件(9),所述配重件(9)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环(11),所述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二(13),所述旋转轴二(1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二(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配重机构,包括电渣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炉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101),所述立柱(101)的上端的固定连接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一(3),所述旋转轴一(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一(4),所述滑轮一(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绳索(5),所述电渣炉主体(1)的后端摆放有底板(6),所述底板(6)正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凹槽(8),所述限位件(7)和限位件(7)的中间活动连接有配重件(9),所述配重件(9)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环(11),所述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二(13),所述旋转轴二(1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轮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峰罗钢黄晰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钢合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