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分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7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分装台,属于分装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操作台,第一输送带一端与送料机构连接,用于承接物料;第二输送带一端与第一输送带连接,用于承接第一输送带输送的物料;操作台设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快于第二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工人能够高效拾取物料,有利于工人充分高效地作业,充分利用生产力.资源,提高作业效率。

Differential load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分装台
本技术属于分装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差速分装台。
技术介绍
在药品生产完成后,一般会经过多步包装过程,例如将药剂瓶装入泡沫衬里,再将泡沫衬里装入小包装盒,最后再将小包装盒装箱。其中的一些包装步骤尚不能由机器操作,如将药剂瓶装入泡沫衬里的步骤,因此需要人工分装。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分装方式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即多个工人位于输送带两侧的操作台上,从输送带上捡拾药剂瓶后装入泡沫衬里中。在一些需要大批量、快速进行分装的生产线上,往往会设置较长的输送带,并配置更多的工人。但是输送带太长,往往会导致在输送带速度较低或前段的工人高效拾取药剂瓶后,后段上的药剂瓶大量减少且药剂瓶之间的距离明显变大,后段的工人由于工位固定,在拾取一个药剂瓶后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拾取下一个,而在将一个泡沫衬里装满后换取下一个泡沫衬里等盛装物的空当,药剂瓶往往又前进过多,导致该工人够不到(参考图1),只能再拾取后面的药剂瓶,因此不能充分高效的作业,造成生产力资源的浪费,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分装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带后段上的药剂瓶之间的距离变大后,后段的工人不能充分高效的作业,造成生产力资源的浪费,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差速分装台,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操作台,第一输送带一端与送料机构连接,用于承接物料;第二输送带一端与第一输送带对接,用于承接第一输送带输送的物料;操作台设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快于第二输送带。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还包括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一端与第二输送带对接,用于承接第二输送带输送的物料,且第三输送带的运行速度慢于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端部与第二输送带的端部对接;第三输送带的端部与第二输送带的端部对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第二输送带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有用于改变物料运动方向的导向挡板,导向挡板的一端部设于第二输送带上方,另一端部延伸至操作台上。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导向挡板位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一端部与第二输送带的前进方向呈锐角设置,延伸至操作台上方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输送带的前进方向垂直或呈钝角设置。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第一输送带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二输送带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还包括控制模块、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接收模块和速度测量模块,控制模块与第二动力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量;红外线发射模块设于第二输送带一侧,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红外线接收模块设于第二输送带的另一侧,且与红外线发射模块相配合,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速度测量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运转速度。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还包括物料顶推机构,物料顶推机构设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的一侧,用于向操作台上顶推物料。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物料顶推机构包括气缸和顶推头,气缸包括缸体和缸柱,缸体设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的一侧;顶推头设于气缸的缸柱上,用于顶推顶推物料。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操作台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第一输送带的轴线方向平行。进一步地,前述的差速分装台中,操作台包括台面、内支腿、外支腿和伸缩机构,台面设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一侧,且台面的内侧边与第一输送带的高度相等;内支腿与第一输送带或第二输送带连接,且上部与台面内侧铰接;外支腿设于台面外侧下方,且与内支腿固定连接;伸缩机构两端与外支腿上部和台面外侧分别铰接,用于调节台面外侧高度。本技术提供的差速分装台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工人在进行作业时,能够盛装物放在操作台上,并在操作台上装入物料,有利于降低其劳动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当第一输送带的速度降低或前段的工人高效拾取物料,造成第一输送带后段的物料之间的距离明显变大后,物料被传递至第二输送带上,由于第二输送带的速度相比于第一输送带更慢,所以物料被传递至第二输送带上之后,相邻的物料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而且物料的前进速度变慢,当第二输送带上的工人更换盛装物时,物料仍然能够在其拾取范围内,而且其拾取范围内的物料的数量更多,使其能够高效拾取物料,有利于工人充分高效地作业,充分利用生产力资源,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分装台后段的工人在更换盛装物前后的物料运动对比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工人的可拾取范围,带圈数字表示对应的物料;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分装台中,第二输送带上的工人在更换盛装物前后得物料运动对比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工人的可拾取范围,带圈数字表示对应的物料,图1和图2更换盛装物的时间相等;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分装台的侧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电连接关系;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分装台的第二输送带部位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电连接关系;图5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分装台的第二输送带后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第一输送带;11-第一动力机构;12-固定连杆;20-第二输送带;21-第二动力机构;22-导向挡板;23-输送带支腿;30-操作台;31-台面;32-内支腿;33-外支腿;34-伸缩机构;40-控制模块;51-红外线发射模块;52-红外线接收模块;60-速度测量模块;70-物料顶推机构;71-气缸;72-顶推头;80-第三输送带;81-第三动力机构;90-物料;91-工人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差速分装台进行说明。所述差速分装台,包括第一输送带10、第二输送带20和操作台30,第一输送带10一端与送料机构连接,用于承接物料;第二输送带20一端与第一输送带10对接,用于承接第一输送带10输送的物料;操作台30设在第一输送带10和第二输送带20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输送带10的运行速度快于第二输送带20。对比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差速分装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人在进行作业时,能够盛装物放在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送带,一端与送料机构连接,用于承接物料;/n第二输送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对接,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物料;以及/n操作台,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或两侧;/n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快于所述第二输送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带,一端与送料机构连接,用于承接物料;
第二输送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对接,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物料;以及
操作台,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快于所述第二输送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输送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对接,用于承接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的物料,且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运行速度慢于所述第二输送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有用于改变物料运动方向的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一端部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操作台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进方向呈锐角设置,延伸至所述操作台上方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进方向垂直或呈钝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带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分装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陈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