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喷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768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喷绘机,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架体包括:架框和支座;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设于所述架体两个相对的侧边之间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为皮带传送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与所述传送机构朝向下部相连的固定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架体侧壁上的、驱动所述固定框架竖向升降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待加工玻璃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喷绘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喷绘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玻璃喷绘机是一种新兴的玻璃制造工业,其原理是将玻璃墨水喷绘在玻璃表面后进行固化形成所需图案,该工艺具有图案变化多样,设计灵活,无需制造网板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玻璃喷绘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可在任何材料表面进行彩色图案,印刷打样快,是一次印刷完成,可在有机玻璃,过塑玻璃,平板玻璃,钢化玻璃等介质上。如图1所示,玻璃喷绘机上通常设置有定位机构,在对玻璃进行喷绘的时候,通过滚轮传送机构将待加工的玻璃运送至定位机构处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待加工玻璃的定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滚轮传送机构对待加工玻璃进行传送的时候,因为滚轮与待加工玻璃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滚轮以转动的方式将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所以待加工的玻璃在传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偏移,直至导致待加工玻璃最终偏离定位机构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待加工玻璃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玻璃喷绘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喷绘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架体包括:架框和支座;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设于所述架体两个相对的侧边之间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为皮带传送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与所述传送机构朝向下部相连的固定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架体侧壁上的、驱动所述固定框架竖向升降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时,通过皮带传送机构对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实现对待加工玻璃的输送,从点接触转换为面接触,以增大待加工玻璃与传送机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固定框架为传送机构的安装提供基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框架竖直升降,进而带动传送机构传送表面远离或靠近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避免待加工玻璃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第一气缸;以及,一端固设于所述架框上的、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活塞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框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为第一气缸的安装提供基础,第一气缸活塞端伸长带动固定框架的上升;第一气缸活塞端的收缩带动固定框架的下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架体之间;以及,与所述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相垂直设置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架体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板下方均连接有驱动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工作,升降组件驱动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上升至高于传送机构表面的位置,通过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构建呈的直角治具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预定位,便于后续加工的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二气缸;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相连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活塞端相连的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活塞端的伸长带动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升对待加工玻璃进行预定位;当玻璃进行加工时,第二气缸活塞端的收缩带动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下降,解除对待加工玻璃的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于相邻传送机构之间的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包括:位于相邻传送机构之间的、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固定架;以及,多个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表面均匀间隔设置的、低于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表面设置的万向球支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为万向球支座提供安装基础,当升降机构驱动传送机构下降时,下降至万向球支座处,万向球对待加工玻璃提供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喷绘机还包括:多个在所述固定框架侧壁均匀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固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活塞端竖直穿过所述安装板的第三气缸;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活塞端相连的、另一端连接有吸盘的第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所述吸盘竖直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为第三气缸的安装提供基础,第三气缸工作,其活塞端的伸长带动吸盘对待加工的玻璃进行相吸固定,其活塞端的收缩带动吸盘解除对待加工玻璃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架的侧壁上固设有抽真空机,所述抽真空机与所述吸盘相邻设置,所述抽真空机与所述吸盘之间通过气管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盘与待加工玻璃下表面相吸时,吸盘与待加工玻璃之间形成盲腔,通过抽真空机对盲腔进行抽气,使盲腔的内外形成气压差,在外界压强的作用下将待加工玻璃压在万向球支座上,使待加工玻璃的固定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管上安装有滑动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盘与待加工玻璃形成盲腔时,滑动滑动阀门以控制气管抽真空机与盲腔的连通与否;便于对气管进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开设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时,增大待加工玻璃与传送机构之间的接触摩擦,进而使待加工玻璃在输送时能更稳定的传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对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时,通过皮带传送机构对待加工玻璃进行输送,实现对待加工玻璃的输送,从点接触转换为面接触,以增大待加工玻璃与传送机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固定框架为传送机构的安装提供基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框架竖直升降,进而带动传送机构传送表面远离或靠近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避免待加工玻璃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架体;11、架框;12、支座;2、传送机构;3、固定框架;4、驱动机构;41、第一气缸;42、第一连接板;5、预定位机构;51、第一定位板;52、第二定位板;6、升降机构;61、第二气缸;62、第二连接板;7、承接平台;71、固定架;72、万向球支座;81、安装板;82、第三气缸;83、第三连接板;84、吸盘;85、滑动阀门;86、抽真空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玻璃喷绘机,包括:架体1、传送机构2、固定框架3以及驱动机构4。架体1由架框11以及支座12组成,架框11上相对立的两表面设置为两个相对的侧边;多个传送机构2位于架框11的相对侧之间,传送机构2设置为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喷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架体(1)包括:架框(11)和支座(12);/n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设于所述架体(1)两个相对的侧边之间的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设置为皮带传送机构(2);/n位于所述传送机构(2)下方的、与所述传送机构(2)朝向下部相连的固定框架(3),/n以及设于所述架体(1)侧壁上的、驱动所述固定框架(3)竖向升降的驱动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喷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侧边,所述架体(1)包括:架框(11)和支座(12);
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设于所述架体(1)两个相对的侧边之间的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设置为皮带传送机构(2);
位于所述传送机构(2)下方的、与所述传送机构(2)朝向下部相连的固定框架(3),
以及设于所述架体(1)侧壁上的、驱动所述固定框架(3)竖向升降的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喷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
固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2)下方的第一气缸(41);
以及,一端固设于所述架框(11)上的、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42),所述第一连接板(42)位于所述第一气缸(41)上方,所述第一气缸(41)活塞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42)与所述固定框架(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喷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定位机构(5),所述预定位机构(5)包括:
与所述传送机构(2)传送方向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板(51),所述第一定位板(51)设于所述传送机构(2)与所述架体(1)之间;
以及,与所述传送机构(2)传送方向相垂直设置的第二定位板(52),所述第二定位板(52)设于所述传送机构(2)与所述架体(1)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51)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板(52)下方均连接有驱动第一定位板(51)或第二定位板(52)升降的升降机构(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喷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郑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达彩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