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淮专利>正文

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49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它在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部位有一略大于薄钢管直径的圆孔,薄钢管位于带圆孔薄钢球之中,将薄钢球与薄钢管连接部位焊为刚性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强产品强度,加大承受力,生产速度快,满足批量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特别是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目前用于建筑装璜时,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一般均采用将薄钢管切割成所需长度,用焊接方式将薄钢球与薄钢管焊接完成设计的图案,及这种焊接方法加工出来的产品强度差、承受力低且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批量化生产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增强连接牢度,增大承受力,且可提高生产速度,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薄钢球与连接薄钢管的部位有一略大于薄钢管直径的圆孔,薄钢管位于带圆孔的薄钢球中,薄钢球与薄钢管之间为焊接连接并形成一组连接结构。给出本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薄钢球与薄钢管连接的剖视图图中1薄钢球、2薄钢管、3圆孔、4焊点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在薄钢球1上选定需要与薄钢管2连接的部位,在此部位上打略大于薄钢管2直径的圆孔3,薄钢管2穿过圆孔3,用焊接方式让薄钢球1与薄钢管2接触部分连为一体结构,重复以上过程薄钢球1与薄钢管2便成为一组钢性整体。本技术加工出来的产品强度高,承受力大,生产速度快,能满足批量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权利要求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薄钢球1上有一直径略大于薄钢管2直径的圆孔3,薄钢管2位于带圆孔3的薄钢球1中,一组薄钢球1与薄钢管2之间为焊接连接成为连接结构。专利摘要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它在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部位有一略大于薄钢管直径的圆孔,薄钢管位于带圆孔薄钢球之中,将薄钢球与薄钢管连接部位焊为刚性整体。本技术能增强产品强度,加大承受力,生产速度快,满足批量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文档编号F16L13/00GK2366655SQ9822741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淮 申请人:王建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钢球与薄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薄钢球1上有一直径略大于薄钢管2直径的圆孔3,薄钢管2位于带圆孔3的薄钢球1中,一组薄钢球1与薄钢管2之间为焊接连接成为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淮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