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宁专利>正文

复合层结构保温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6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层结构保温材料涉及一种新型保温材料,特别适用于对高温体的保温。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采用矿物棉和聚氨酯材料的复合形式制成该材料的内层,聚氨酯泡沫瓦(板)为外层,内、外层之间形成空气层且外层内、外表面喷涂水银形成热的反辐射层。该种材料综合了矿物棉和聚氨酯两种材料的优点,有效地阻隔了热的传递方式,可广泛适用于化工、建筑、工艺管道、矿山、冷库、制冷、油田的保温工程。(*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结构的保温材料,特别是一种用于高温体的保温材料。现有的用于保温方面的材料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岩棉、珍珠岩、毛毡、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应用这些材料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保温效果,但它们都存在着不足的方面。例如岩棉夹杂许多玻璃纤维,施工时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珍珠岩厚度和重量较大,并且容易开裂渗水,降低保温效果;玻璃棉在水湿及油脂渗漏的部门不能使用;聚氨酯泡沫虽然比上述几种材料先进,但它不易于对高温体的保温,当被保温物体表面温度超过120℃时,就会产生老化、变形现象,缩短了保温周期且该材料保温工程费用较高。经检索一九八五年以来的专利文献,查出专利号88210316,名称为“多层结构保温瓦”的技术专利,该瓦采用波纹纸和薄铝箔粘合后横向加入线形垫卷制而成,因为波纹纸瓦楞间的空隙及层与层之间的空隙,具有很小的导热系数,再加上薄铝箔的反热辐射作用,从而有效地阻隔了热量散失,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保温效果,然而由于波纹纸属于纤维质材料虽预先经泡花碱浸泡处理,但长期在高温环境下烘烤,将会出现纤维质碳化现象,不易于对高温体的保温。另外,由于该种保温瓦的扣缝及前、后瓦间的接缝封闭不严,容易导致热量散失。再一方面,由于铝箔价格较为昂贵,加大了保温工程的造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它克服了“多层结构保温瓦”的不易应用于高温体保温、封闭不严及用铝箔成本高的不足,并且比其它保温材料具有保温效果好、成本低、强度高、使用时间长、重量轻、吸水性小、易于操作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矿物棉和聚氨酯材料复合形成内层材料;在聚氨酯泡沫材料内、外表面喷涂水银形成外层材料;内、外层材料重合、套叠,并通过头尾相互嵌入的方式,或者依靠内层材料的外表面凸棱使内、外层之间形成空气层;在外层的外面包围外保护层。当用该材料进行管道保温时,每一节筒的内、外层分别由两片半圆筒形瓦对扣而成,并且扣缝不相重合,每节筒之间是通过后一节筒的头部嵌入前一节筒的尾部联结而成;其中内层瓦的两个直边带有凸棱或凹槽,对扣时形成相互插入的联接方式。当该材料用于对平面或异形容器保温时,内、外层之间的空气层由附着在内层外表面上的凸棱间隔。本技术与现有的保温材料相比较,特别是与“多层结构保温瓦”相比较,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第一,适用于对高温体的保温并且保温效果好。由于该材料的内层采用矿物棉和聚氨酯泡沫的复合结构形式,从而综合了这两种材料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单纯聚氨酯泡沫或纤维质波纹纸不耐高温的缺点。第二,密封严。特别是当该材料应用于管道保温时,由于每节筒的头部嵌入前一节筒的尾部,并且内层瓦的两直边带有凸棱或凹槽,两片瓦对扣时形成互相插入式联接方式,保证了节与节之间的严格密封,热量散失少。另外,由于内、外层瓦的扣缝在空间有一定角度间隔,也保证了扣缝处热量散失少。第三,与“多层结构保温瓦”相比较,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前面已经做过介绍,“多层结构保温瓦”是由铝箔和波纹纸粘合而成,铝箔价格较贵,并且不易与波纹纸粘合,卷制时容易破碎。本技术采用在内、外层表面喷涂水银的方法,既起到了对热量的反辐射作用,又克服了成本高的缺点。第四,本技术还具有制做工艺简单,安装施工维修方便,不污染环境,容量较小,导热系数低,强度高,阻燃性好,耐久性长,吸水性小,抗震、抗腐蚀,隔声等显著优点。本技术复合层结构保温材料,其保温原理是这样的内层的矿物棉和聚氨酯泡沫的导热系数小,并且其中夹杂许多小空气室,再加上内、外层之间的空气层都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阻隔了热的传导过程。由于采用严格的密封手段阻隔了热的对流过程。由于外层内、外表面采用水银喷涂方法,形成了热的反辐射系统。总之,该材料的结构,全面有效地阻隔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从而可以获得良好地保温效果。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层瓦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平面体或异形体保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外层瓦的仰视图。以下用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2、5所示,对6英寸圆管①进行保温,首先用岩棉压制成内径为6英寸的两片半圆筒形瓦,然后以岩棉瓦为基体放入大小形状相配合的模胎中,加入聚氨酯吹塑成型,形成内层瓦②,其形状为半圆筒形,两直边带有凸棱⑥或凹槽⑦,头部形成半圆凸台,尾部带有凹槽,内层瓦的厚度为2cm,再用内径为18cm的模胎加以聚氨酯泡沫吹塑,制成如图5所示的外层瓦③若干节,在外层瓦内、外表面喷涂水银层⑨。先将内层两片瓦在被保温管子上对扣,将后一节筒的头部嵌入前一节的尾部,再将外层瓦也以头尾相互嵌入的方式套在内层瓦上,最后在外面包上玻璃钢瓦即可。实施例2对80cm×50cm的方形热风桶进行保温,用岩棉和聚氨酯泡沫复合制成83cm×53cm×50cm的平板型内层瓦,其表面带有三条凸棱⑧,再用相应的模胎制成同样大小形状的聚氨酯外层瓦,其内、外表面喷涂水银,然后先将内层瓦在热风桶上拚接,再重叠外层瓦,最后在外面包上镀锌铁板。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由内层②、外层④及外保护层⑤重合、套叠而成,其特征在于a、内层是由矿物棉和聚氨酯泡沫复合而成;b、外层是由聚氨酯材料内、外表面喷涂水银⑨而成;c、内、外层之间由附着在内层外表面上的凸棱⑧间隔形成空气层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当该材料用于管道保温时,每节桶的内、外层分别由二片半圆筒形瓦对扣而成且扣缝不相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用于管道保温时,每节筒之间是由后一节筒的头部嵌入前一节筒的尾部联接而成,并因此形成了内、外层之间的空气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用于管道保温时,内层瓦的两个直边带有凸棱⑥或凹槽⑦,两片瓦对扣时形成相互插入的联接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用于管道保温时,内层瓦的两个直边带有凸棱⑥或凹槽⑦,两片瓦对扣时形成相互插入的联接方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复合层结构保温材料涉及一种新型保温材料,特别适用于对高温体的保温。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采用矿物棉和聚氨酯材料的复合形式制成该材料的内层,聚氨酯泡沫瓦(板)为外层,内、外层之间形成空气层且外层内、外表面喷涂水银形成热的反辐射层。该种材料综合了矿物棉和聚氨酯两种材料的优点,有效地阻隔了热的传递方式,可广泛适用于化工、建筑、工艺管道、矿山、冷库、制冷、油田的保温工程。文档编号B32B3/26GK2151855SQ9123290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春宁 申请人:张春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层结构的保温材料,由内层②、外层④及外保护层⑤重合、套叠而成,其特征在于:a、内层是由矿物棉和聚氨酯泡沫复合而成;b、外层是由聚氨酯材料内、外表面喷涂水银⑨而成;c、内、外层之间由附着在内层外表面上的凸棱⑧间隔形成空气层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