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燕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3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下方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注射管的底部设有导管,导管的顶端延伸至注射管内,导管的底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基于第一凹槽对称设置,注射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基于导管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块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杆,卡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方便快速的拆装软管,为医护人员清理消毒提供了方便,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A stomach tube for digestiv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本技术涉及胃管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胃管,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医院消化内科通常需要采用胃管为病人提供必须的食物和营养,但目前人们常用的胃管通常都是一体式,不便于拆装,从而不便于医护人员对胃管进行彻底消毒,给医护人员带来麻烦,所以我们急需一种便于拆装的消化内科用胃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下方设有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下方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注射管(1)的底部设有导管(4),导管(4)的顶端延伸至注射管(1)内,导管(4)的底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3)内,固定座(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5),两个第二凹槽(5)基于第一凹槽(3)对称设置,注射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基于导管(4)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块(6)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5)内,第二凹槽(5)远离第一凹槽(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滑动安装有卡杆(8),卡杆(8)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下方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注射管(1)的底部设有导管(4),导管(4)的顶端延伸至注射管(1)内,导管(4)的底端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3)内,固定座(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5),两个第二凹槽(5)基于第一凹槽(3)对称设置,注射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基于导管(4)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块(6)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5)内,第二凹槽(5)远离第一凹槽(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滑动安装有卡杆(8),卡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7)外,固定块(6)远离导管(4)的一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的楔形槽(9),楔形槽(9)靠近导管(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0),两个卡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楔形槽(9),且滑动安装在两个卡槽(10)内,第一通孔(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远离第二凹槽(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3),滑块(13)的一侧延伸至滑槽(12)外,卡杆(8)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连杆(14),连杆(14)远离卡杆(8)的一端转动延伸至第三凹槽(11)内,且转动安装在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燕
申请(专利权)人:曾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