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31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包括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所述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包括可移动上盖、L型隔板和回型底板,所述可移动上盖的下方安装有L型隔板,所述L型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回型底板,所述可移动上盖的上端面安装有提手,所述可移动上盖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有两个,所述L型隔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有四个,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面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所述L型隔板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有两个,所述滑槽和滑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L型隔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有三十五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给神经外科患者高效的按摩,功能性多。

A neurosurgical mass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一般神经外科患者在术后会有血流不畅,肌肉受压迫产生酸痛的现象,通过一些按摩会得到缓解。但是,现有的患者术后一般采用手动按摩的方式,费事费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功能性单一;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患者术后一般采用手动按摩的方式,费事费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功能性单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包括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所述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包括可移动上盖、L型隔板和回型底板,所述可移动上盖的下方安装有L型隔板,所述L型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回型底板,所述可移动上盖的上端面安装有提手,所述可移动上盖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有两个,所述L型隔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有四个,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面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所述L型隔板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有两个,所述滑槽和滑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L型隔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有三十五个,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气缸、伺服电机安装底座、伺服电机和按摩球,所述气缸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安装底座,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底座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球,所述回型底板的底面安装有高弹性面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的工作带动按摩球的旋转,利用多个按摩装置,以及高弹性面料采用氨纶材质,大大提高了按摩的效率与舒适度,促进神经外科病人的身体恢复。优选的,所述高弹性面料由氨纶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按摩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一端延伸至伺服电机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与按摩球通过联轴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的工作带动按摩球的旋转。优选的,所述回型底板的上端面与L型隔板的下端面完全贴合,所述L型隔板与回型底板通过铆接固定,所述可移动上盖与L型隔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定位销贯穿定位孔延伸至L型隔板的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L型隔板与回型底板、可移动上盖与L型隔板固定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与按摩球通过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热丝,给使用者提供最适的温度进行按摩。优选的,所述提手的两端均延伸至可移动上盖的内部,所述可移动上盖与提手通过焊接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可移动上盖与提手固定的牢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气缸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带动按摩球上下移动,通过伺服电机的工作带动按摩球的旋转,通过安装有多个按摩装置,以及高弹性面料采用氨纶,大大提高了按摩的效率与舒适度,促进神经外科病人的身体恢复,通过在按摩球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方便给使用者提供最适的温度进行按摩;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方便神经外科病人对手部进行锻炼,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L型隔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可移动上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脚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按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2、可移动上盖;3、L型隔板;4、回型底板;5、多动能五指训练器;6、滑槽;7、定位孔;8、滑块;9、提手;10、按摩装置;11、气缸;12、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3、伺服电机;14、按摩球;15、高弹性面料;16、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中提到的气缸(型号为CDJ2B10)、伺服电机(型号为ACSD608)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包括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所述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包括可移动上盖2、L型隔板3和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下方安装有L型隔板3,所述L型隔板3的下方安装有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上端面安装有提手9,所述可移动上盖2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有两个,所述L型隔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有四个,所述支撑脚16的上端面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5,所述L型隔板3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有两个,所述滑槽6和滑块8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孔7,所述L型隔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按摩装置10,所述按摩装置10有三十五个,所述按摩装置10包括气缸11、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伺服电机13和按摩球14,所述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球14,所述回型底板4的底面安装有高弹性面料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13的工作带动按摩球14的旋转,利用多个按摩装置10,以及高弹性面料15采用氨纶材质,大大提高了按摩的效率与舒适度,促进神经外科病人的身体恢复。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高弹性面料15由氨纶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按摩的舒适度。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按摩球14的一端延伸至伺服电机13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13与按摩球14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13的工作带动按摩球14的旋转。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回型底板4的上端面与L型隔板3的下端面完全贴合,所述L型隔板3与回型底板4通过铆接固定,所述可移动上盖2与L型隔板3通过定位销固定,定位销贯穿定位孔7延伸至L型隔板3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L型隔板3与回型底板4、可移动上盖2与L型隔板3固定的牢固性。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按摩球14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与按摩球14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热丝,给使用者提供最适的温度进行按摩。具体的,如图1、2和5所示,所述提手9的两端均延伸至可移动上盖2的内部,所述可移动上盖2与提手9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可移动上盖2与提手9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包括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包括可移动上盖(2)、L型隔板(3)和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下方安装有L型隔板(3),所述L型隔板(3)的下方安装有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上端面安装有提手(9),所述可移动上盖(2)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有两个,所述L型隔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有四个,所述支撑脚(16)的上端面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5),所述L型隔板(3)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有两个,所述滑槽(6)和滑块(8)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孔(7),所述L型隔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按摩装置(10),所述按摩装置(10)有三十五个,所述按摩装置(10)包括气缸(11)、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伺服电机(13)和按摩球(14),所述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球(14),所述回型底板(4)的底面安装有高弹性面料(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包括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外科按摩装置本体(1)包括可移动上盖(2)、L型隔板(3)和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下方安装有L型隔板(3),所述L型隔板(3)的下方安装有回型底板(4),所述可移动上盖(2)的上端面安装有提手(9),所述可移动上盖(2)下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有两个,所述L型隔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有四个,所述支撑脚(16)的上端面安装有多动能五指训练器(5),所述L型隔板(3)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有两个,所述滑槽(6)和滑块(8)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孔(7),所述L型隔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按摩装置(10),所述按摩装置(10)有三十五个,所述按摩装置(10)包括气缸(11)、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伺服电机(13)和按摩球(14),所述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底座(12)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球(14),所述回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