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08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包括镊子本体,所述镊子本体包括两个手柄,两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顶端呈平口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和镊子为一体,避免了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因频繁更换接种工具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A kind of forceps for inoculating edible fung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专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
技术介绍
食用菌栽培操作中,一般需要镊子、剪子或手术刀、剐铲等器具。操作时,通常是用剐铲从试管中取出菌块,剪子或手术刀将菌块切开,再用镊子放到培养基中。操作时需要频繁更换器具,切割时需要相对的开放环境,且经常出现单手持剪子或手术刀难以切割菌块的情况。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为一体,可以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不用频繁更换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等器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包括镊子本体,所述镊子本体包括两个手柄,两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顶端呈平口状。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两所述刀片的刃部的朝向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两所述刀片的刃部互相相对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镊子本体还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刀片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二段远离第一段一端与手柄相连,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夹角为钝角。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夹角为15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夹持部表面设有防滑纹理。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镊子本体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手柄上的两个安置部;其中一个安置部上设有两个L形的挂钩,所述L形的挂钩具有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连接在安置部上,另一端与第四段连接,且两所述L形挂钩的第三段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两所述L形挂钩的第四段远离第三段的一端朝向相反;另一安置部上设有一个与两所述L形的挂钩相适配的T形槽,两所述L形挂钩可以卡合于T形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手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集剪刀/手术刀、剐铲、镊子为一体,避免了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因频繁更换工具而导致接种时间过程长而效率低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闭合状态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接种镊子卡扣示意图。图中:1、镊子本体;10、手柄;11、夹持部;110、第一段;111、第二段;2、刀片;3、卡扣;30、安置部;300、第三段;301、第四段;302、T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包括镊子本体1,镊子本体1的两个手柄10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手柄10的另一端分别接有刀片2,两个刀片2在镊子闭合状态下,不仅可以起到切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夹取的作用,且两个刀片2的顶端成平口状,在镊子闭合状态下,可以充当剐铲使用。两个刀片2的刃部朝向可以相同,当镊子闭合时,可以充当手术刀使用,同时闭合状态下的镊子,刀片2前端成平口状,同时可以充当剐铲使用,可以将试管中的食用菌从试管中取出。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两个刀片2的刃部可以相互相对设置,可以充当剪刀用以剪切食用菌,同时在闭合状态下的镊子,刀片2前端成平口状,充当剐铲使用。参见图2和图3所示,镊子本体1还具有夹持部11,手柄10通过夹持部11与刀片2相连,且两手柄10前端的刀片2的刃部朝向相对设置,夹持部11由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11组成,第一段110一端连接刀片2,另一端连接第二段111的一端,第二段111一端连接第一段110,远离第一段110的一端连接手柄10,第一段110与第二段11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夹角为钝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11可设为150°的夹角,镊子前端的刀片2在将试管中的食用菌剪切后,闭合镊子,镊子前端刀片2形成剐铲,用剐铲将剪切后的食用菌从试管中取出后,翻转镊子,用夹持部11将剪切后的食用菌转移到培养皿中,使用过程中不用更换剪刀、剐铲和镊子,节省了接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参见图1所示,夹持部1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理,防止在转移食用菌的过程中滑落。参加图2、图3和图4所示,镊子本体1还包括一个卡扣3,卡扣3包括两个半圆形的安置部30,两个安置部30分别连接在两个手柄10上;其中一个安置部30上设有两个由具有弹性材质比如塑料、橡胶等制成的L形的挂钩,L形的挂钩包括第三段300和第四段301,第三段300的一端连接在安置部30上,另一端与第四段301相连,而且两个L的挂钩的第三段30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而第四段301远离第三段300的一端朝向相反;另一个安置部上设有与两个L形挂钩相适配的T形槽302,T形槽302可以将两个L形挂钩卡住避免L形挂钩从T形槽302中脱落。当需要使用锅铲时,按压安置部30上的两个L形挂钩将两个L形挂钩收容到T形槽302内,松开两个L形挂钩后,两个L形挂钩卡合在T形槽302内,使镊子的两个手柄10处于闭合状态,使镊子前端刀片2形成一个锅铲状,当需要剪、切或者转移食用菌时,按压两个L形挂钩将两个L形挂钩从T形槽302内取出,使镊子的两个手柄10分开,方便使用镊子夹取食用菌,此种结构减少了镊子在使用过程中的人工使力。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使用一个套筒,将套筒套设在手柄上,套筒可以沿着手柄滑动,当需要使用剐铲时,将套筒沿着手柄10向夹持部11滑动至到刀片2形成剐铲状,当需要剪切或转移食用菌时,将套筒沿着手柄10滑动远离夹持部11。镊子手柄10也设有防滑纹理,可以增大手指与手柄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夹持过程中,镊子从手中脱落。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镊子本体(1),所述镊子本体(1)包括两个手柄(10),两所述手柄(10)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2),所述刀片(2)顶端呈平口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接种镊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镊子本体(1),所述镊子本体(1)包括两个手柄(10),两所述手柄(10)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刀片(2),所述刀片(2)顶端呈平口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刀片(2)的刃部的朝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刀片(2)的刃部互相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子本体(1)还具有夹持部(11),所述夹持部(11)包括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11),所述第一段(110)的一端与刀片(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段(111)相连,所述第二段(111)远离第一段(110)一端与手柄(10)相连,所述第一段(110)与第二段(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刘启燕周洪英吴洪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