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95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光器,包括微处理器、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能进行灯光亮度调节,而且还能与外部设备通讯,检测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监测整个设备的功耗;对每个调光单元通讯,发送调节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调光器领域中。

A di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调光器。
技术介绍
现在的调光器主要是用于对灯具进行调光,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营造合适的氛围,然而现在的调光器并不具备过零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供过零检测的调光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光器,包括微处理器、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相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调光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短路保护模块。作为所述的一种调光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调光亮度显示模块。作为所述的一种调光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电压电流显示模块。作为所述的一种调光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零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TVS管、第一光耦、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TVS管进而与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进而与电源端了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进而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光耦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容进而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N线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调光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光驱动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八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光耦、二极管和可控硅,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进而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的正极端和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第四电阻进而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与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可控硅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均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调光器通过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能进行灯光亮度调节,而且还能与外部设备通讯,检测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监测整个设备的功耗;对每个调光单元通讯,发送调节命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调光器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调光器中过零比较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调光器中调光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器,包括微处理器、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调光器可应用于调光总系统中,调光总系统包括主调光器和子调光器,所述主调光器与子调光器内部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连接,所述主调光器还能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子调光器对灯具设备进行调光。调光器通过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能进行灯光亮度调节,而且还能与外部设备通讯,检测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监测整个设备的功耗;对每个调光单元通讯,发送调节命令。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短路保护模块。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调光亮度显示模块。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电压电流显示模块。本实施例中调光器能通过电压电流显示模块参考图2,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过零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TVS管T1、第一光耦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TVS管T1进而与第一光耦U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进而与电源端了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光耦U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C2进而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光耦U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容C3进而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第二输入端与N线连接。本实施例中220VAC的火线L接入Lin端,零线N接入N端。第一电阻R1为限流电阻,所述TVS管T1用于防止浪涌脉冲的损坏。所述第一光耦U1为双向输入光耦,交流电正半周期电流从Lin流入,当第一光耦U1内的发光二极管D1两端的电压大于开启电压UON时,第一光耦U1导通,第一三极管Q1截止;负半周期电流从N流入,当第一光耦U1内的发光二极管D1两端的电压大于开启电压UON时,第一光耦U1导通,第一三极管Q1截止。但在交流电的零点附近,第一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D1电压U<UoN时,第一光耦U1不导通,第一三极管Q1导通,输出端PD3为低电平。当所述微处理器检测到低电平,则为交流电零点。参考图3,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光驱动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八电阻R8、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二光耦U2、二极管D1和可控硅K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进而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和第二光耦U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进而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第二光耦U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U2的第一输出端与可控硅K1的第一端,所述可控硅K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U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均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在220VAC的零点之前,当PB0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所述第二光耦U2导通,则可控硅K1也会导通,LED灯导通;然后当PB0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三极管Q2截止,所述第二光耦U2不导通,但可控硅K1仍然导通,直到交流电的下一个过零点后可控硅K1才截止,LED灯断开。进一步,还包括有485通信电路,实现与外部设备通讯,检测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监测整个设备的功耗;对每个调光单元通讯,发送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2 CN 20191043117121.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过零比较电路和调光驱动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短路保护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调光亮度显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电压电流显示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TVS管、第一光耦、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TVS管进而与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进而与电源端了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世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