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91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属于单片无线射频接收机领域。该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包括: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该多相滤波器采用电感级联两阶RC无源多相滤波结构,输出端采用电感级联后级电路模块。电感在高频补偿多相滤波器的输出增益,减小高频通带损耗,低频时基本无增益衰减,能够实现在超宽带内输出电压高增益及高平坦度。

An ultra wideband second-order polyphase filter with inductance compensation for high frequency g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片无线射频接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
技术介绍
单片无线射频接收机中广泛使用RC多相滤波器,配合正交混频器实现镜像信号抑制。RC多相滤波器可实现差分到正交变化,实现中频信号选择和镜像信号抑制。由于RC多相滤波器为无源滤波器,通带信号存在衰减问题。在单片无线射频信号接收机中,需要对多相滤波器进行增益优化,在超宽带内实现高增益及高频坦度。现有技术暂未有在超宽带内对无源多相滤波器的通带增益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能够实现在超宽带内输出电压高增益及高平坦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所述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包括: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P端、INN端接入差分信号,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P端与第五电感L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P端与第六电感L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N端与第七电感L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N端与第八电感L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L21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P连接,所述第六电感L22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P连接,所述第七电感L23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N连接,所述第八电感L24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N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完全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包括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第一电容C11、第二电容C12、第三电容C13、第四电容C14。所述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的一端、第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的一端、第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P端;所述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的一端、第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的一端、第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N端;所述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P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P端,所述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N端,所述第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N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包括第五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1、第六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2、第七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3、第八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4、第五电容C21、第六电容C22、第七电容C23、第八电容C24、第一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1、第二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2、第三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3、第四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4。所述第五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1的一端、第五电容C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IIP端,所述第六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2的一端、第六电容C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IQP端,所述第七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3的一端、第七电容C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IIN端,所述第八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4的一端、第八电容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IQN端;所述第五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1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24的另一端、第一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1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OIP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21的另一端、第六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2的另一端、第二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OQP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七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3的另一端、第三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OIN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23的另一端、第八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24的另一端、第四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的OQN端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1的另一端、第二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2的另一端、第三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3的另一端、第四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1、第二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2、第三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3、第四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4完全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容阵列模块C1包括:第九电容Ck1、第十电容Ck2、第十一电容Ck3、第十二电容Ck4和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所述第九电容Ck1、第十电容Ck2、第十一电容Ck3、第十二电容Ck4的电容值呈双倍递增;所述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的长度相同,宽度呈双倍递增。所述第九电容Ck1的一端、第十电容Ck2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k3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k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容阵列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M1的源极S端、第二NMOS管M2的源极S端、第三NMOS管M3的源极S端、第四NMOS管M4的源极S端与所述所述第一可调电容阵列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k1的另一端与第一NMOS管M1的漏极D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k2的另一端与第二NMOS管M2的漏极D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k3的另一端与第三NMOS管M3的漏极D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k4的另一端与第四NMOS管M4的漏极D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包括: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P端、INN端接入差分信号,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P端与第五电感L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P端与第六电感L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N端与第七电感L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N端与第八电感L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L21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P连接,所述第六电感L22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P连接,所述第七电感L23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N连接,所述第八电感L24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N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完全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感补偿高频增益的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包括: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第二级RC无源滤波器PPF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P端、INN端接入差分信号,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P端与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P端与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IN端与第三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IQN端与第四电感L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P端与第五电感L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P端与第六电感L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IN端与第七电感L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2的OQN端与第八电感L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L21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P连接,所述第六电感L22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P连接,所述第七电感L23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IN连接,所述第八电感L24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QN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14、第五电感L21、第六电感L22、第七电感L23和第八电感L24完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包括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第一电容C11、第二电容C12、第三电容C13、第四电容C14。所述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的一端、第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的一端、第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P端;所述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的一端、第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的一端、第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INN端;所述第一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P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二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P端,所述第三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3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IN端,所述第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四三位可调电阻阵列模块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RC无源多相滤波器PPF1的OQN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宽带二阶多相滤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伟弓悦刘嘉冰王圣杰邱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