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879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它主要包括从动齿轮、驱动箱体、驱动支耳、减速器、电机、主压轮、辅助压轮、驱动齿轮、连接轴和轴承,其中从动齿轮的侧平面通过螺钉与馈源舱的星型框架相固连,驱动支耳的下平面通过螺钉与馈源舱的AB轴机构相固连。FAST馈源舱中星型框架和AB轴机构均为大跨度空间桁架结构,考虑到重量和刚度的平衡因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变形,常规驱动形式很难保证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随动式驱动装置,在无法降低星型框架和AB轴机构之间结构相对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结构相对变形,保证了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大大提高了馈源舱驱动装置的传动啮合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FAST工程馈源舱的AB轴机构的运动功能需求。

Follow up drive of fast feed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电天文领域,尤其涉及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它适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AB轴机构的运动功能实现和馈源舱的天文观测。
技术介绍
FAST(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简称FAST)工程是我国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是走在世界科学最前沿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馈源舱作为FAST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结构部分、电气控制、EMC设计等三大部分,是一个集结构、控制、测量、电磁兼容等相关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馈源舱作为FAST天文观测设备馈源接收机的支撑机构,主要功能是克服风扰和系统的其他扰动,通过其内部的两级调整机构,即AB轴机构和Stewart平台六杆并联机构,采用大范围、高精度、高采样率的测量与相应控制技术,实现馈源接收机的准确精调定位。馈源舱由六根支撑索悬吊于空中,通过悬索牵引控制系统改变支撑索的长度,拖动馈源舱在百米尺度大工作空间内运动,并将馈源定位于瞬时焦点。馈源舱作为馈源接收机的安装、保护及精调机构,由星形框架、AB轴机构、Stewart平台、多波束接收机转向装置、舱罩和其他附属设备/设施等组成,馈源舱最大外形尺寸为Φ13000mm×7615mm,总重量约为30708kg。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公开了一种用于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随动式驱动装置,在无法降低星型框架和AB轴机构之间结构相对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结构相对变形,保证了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大大提高了馈源舱驱动装置的传动啮合精度。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包括在枢接在AB轴机构上馈源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馈源仓固连的从动齿条1和用于驱动从动齿条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从动齿条1回摆;驱动装置的一侧固连驱动支耳3,驱动支耳3与AB轴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支耳3包括轴座,位于轴座上配装有伸出轴,伸出轴的伸出端通过连杆连接至驱动装置,伸出轴与连杆之间配装有轴承。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减速器4,电机5、减速器4动力联接形成动力链,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配装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与从动齿条1啮合。进一步的,驱动箱体2,所述的减速器4通过法兰盘与驱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8限位在驱动箱体2内。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连接至驱动箱体2上。进一步的,从动齿条1为弧形齿条,位于从动齿条1两侧均加工有同曲率的弧形槽,所述的驱动箱体下方设有配合在所述弧形槽中的主压轮6。进一步的,位于驱动箱体下方设有两列侧板,所述的从动齿条1限位于侧板之间,位于每个侧板上设有多个枢轴,每个枢轴上配合有主压轮,所述的主压轮配装至弧形槽内。进一步的,位于驱动箱体四角处各设有一伸出的辅助压轮7,辅助压轮7两两一组的分布在从动齿条1的两侧,辅助压轮7抵接在从动齿条1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在无法降低星型框架和AB轴机构之间结构相对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结构相对变形,保证了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大大提高了馈源舱驱动装置的传动啮合精度。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射电天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适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AB轴机构的运动功能实现和馈源舱的天文观测。附图说明图1是该专利技术提出的随动式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该专利技术提出的随动式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该专利技术提出的随动式驱动装置的A-A剖视图。图4是该专利技术提出的随动式驱动装置的B-B剖视图。图5是主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辅助压轮的主视图。图7是辅助压轮的右视图。其中:1.从动齿轮;2.驱动箱体;3.驱动支耳;4.减速器;5.电机;6.主压轮;7.辅助压轮;8.驱动齿轮;9.连接轴;10.齿轮;11.轴;12.滚针轴承;13.主滚轮;14.锁紧螺母;15.支架;16.辅助滚轮;17.滚针轴承;18.轴;19.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FAST工程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1、驱动箱体2、驱动支耳3、减速器4、电机5、主压轮6、辅助压轮7、驱动齿轮8、连接轴9和轴承10。其中馈源仓枢接在AB轴机构上,馈源仓的星型架固连的从动齿条1和用于驱动从动齿条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体2、电机5、减速器4,电机5、减速器4动力联接形成动力链,所述的减速器4通过法兰盘与驱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8限位在驱动箱体2内,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配装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与从动齿条1啮合,驱动齿轮回转进而带动从动齿条1和馈源仓回摆;如图1-6所示,驱动装置的一侧固连驱动支耳3,驱动支耳3与AB轴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支耳3包括轴座,位于轴座上配装有伸出轴,伸出轴的伸出端通过连杆连接至驱动装置,所述的连杆连接至驱动箱体2上,伸出轴与连杆之间配装有轴承,轴承10可以适应驱动装置中从动齿轮1和驱动支耳3两个安装平台星型框架和AB轴机构之间的相对变形,具有自动调心功能;如图4-7所示,位于从动齿条1两侧均加工有同曲率的弧形槽;位于驱动箱体下方设有两列侧板,所述的从动齿条1限位于侧板之间,位于每个侧板上设有多个枢轴,每个枢轴上配合有主压轮,所述的主压轮配装至弧形槽内。位于驱动箱体四角处各设有一伸出的辅助压轮7,辅助压轮7两两一组的分布在从动齿条1的两侧,辅助压轮7抵接在从动齿条1的侧壁上。驱动箱体2通过主压轮6和辅助压轮7的压紧固定和导向作用,保证安装在驱动箱体2内部的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的啮合传动关系,实现驱动箱体2、减速器4、电机5和驱动齿轮8在从动齿轮1上的随动式运动主压轮6共有四组,分别安装在从动齿轮1的两侧,每侧两组;辅助压轮7共有四组,分别安装在从动齿轮1的两侧,每侧两组;如图5所示,主压轮6由轴11、滚针轴承12、主滚轮13和锁紧螺母14组成,工作时主压轮6贯穿驱动箱体2,主滚轮13安装在驱动箱体2的内部,且主滚轮13与从动齿轮1弧形槽的上弧面接触配合。如图6、7所示,辅助压轮7由支架15、辅助滚轮16、滚针轴承17、轴18和锁紧螺母19组成,工作时辅助压轮7成对安装在驱动箱体2两侧,辅助滚轮16安装在驱动箱体2的外部,且辅助滚轮16与从动齿轮1的齿形侧边接触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包括在枢接在AB轴机构上馈源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馈源仓固连的从动齿条(1)和用于驱动从动齿条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从动齿条(1)回摆;/n驱动装置的一侧固连驱动支耳(3),驱动支耳(3)与AB轴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支耳(3)包括轴座,位于轴座上配装有伸出轴,伸出轴的伸出端通过连杆连接至驱动装置,伸出轴与连杆之间配装有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包括在枢接在AB轴机构上馈源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馈源仓固连的从动齿条(1)和用于驱动从动齿条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从动齿条(1)回摆;
驱动装置的一侧固连驱动支耳(3),驱动支耳(3)与AB轴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支耳(3)包括轴座,位于轴座上配装有伸出轴,伸出轴的伸出端通过连杆连接至驱动装置,伸出轴与连杆之间配装有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减速器(4),电机(5)、减速器(4)动力联接形成动力链,减速器(4)的输出轴上配装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与从动齿条(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馈源舱的随动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箱体(2),所述的减速器(4)通过法兰盘与驱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8)限位在驱动箱体(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彦辉李建军王宇哲石伟朝那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