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67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47
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所述电能表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层状体,所述层状体包括:导热层,与所述接线端子热耦合;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和接线端子;热敏器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层上并与所述导热层热耦合。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测定电能表温度,且装置整体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避免漏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表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升级,越来越多的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为电能表)投入到千家万户,并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配设备之一。随着供电量的日益加大,如何有效保护这一智能电网神经末梢的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使用时,由于先天结构缺陷,长期使用后电能表尾部用于固定导线的部位可能因固定螺丝松弛或粉尘污染等因素而出现过热现象,严重可能导致电路板损坏,甚至引起电能表着火,严重危害安全。由于现有的电能表内没有安装温度监控装置,使得电能表厂商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控电能表温度,影响电能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电能表温度的有效监测,同时避免出现漏电等问题,提高测温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所述电能表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包括:层状体,所述层状体包括:导热层,与所述接线端子热耦合;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和接线端子;热敏器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层上并与所述导热层热耦合。由此,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所述层状体将所述接线端子的热量引导至所述热敏器件,以在电能表使用期间精准测定接线端子的温度。进一步,所述层状体的导热层被绝缘层包裹,以避免导热层与接线端子相接触而产生导电风险,提高设置有所述测温装置的电能表的整体安全性,有效避免漏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沿x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测温装置的一个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测温装置的另一个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测温装置与接线端子相结合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测温装置的一个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与接线端子相结合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9中第二层导热层沿-z方向的俯视图;图11是图8沿-z方向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导热片的原理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导热层的长度固定不变时,热敏器件与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变化的情况下,热敏器件的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8是图17中在第10秒时热敏器件的表面温度随相邻导热层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的变化曲线;图19是热敏器件与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固定不变时,相邻导热层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变化的情况下,热敏器件的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0是图19中在第10秒时热敏器件的表面温度随相邻导热层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的变化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
技术介绍
所言,现有的电能表未配置相应的测温装置,导致在电能表使用期间无法有效、安全地监控电能表温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所述电能表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包括:层状体,所述层状体包括:导热层,与所述接线端子热耦合;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和接线端子;热敏器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层上并与所述导热层热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通过所述层状体将所述接线端子的热量引导至所述热敏器件,以在电能表使用期间精准测定接线端子的温度。进一步,所述层状体的导热层被绝缘层包裹,以避免导热层与接线端子相接触而产生导电风险,提高设置有所述测温装置的电能表的整体安全性,有效避免漏电。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电能表可以包括三相电能表(也可称为三相电度表),还可以包括交流电能表(也可称为交流电度表),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结构的电能表(也可称为电度表)。具体而言,所述电能表可以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测温装置可以用于测量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其中,所述待测对象可以为所述电能表的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导线或其他连接方式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可以用于反映所述电能表内部的温度,如所述电能表内印刷电路板的温度和/或所述待测对象的温度。例如,所述接线端子可以位于所述电能表的尾部并与所述待测对象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可以用于固定与所述导线或所述电能表内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具体地,参考图1,所述测温装置100可以包括:层状体110,所述层状体110包括:导热层111,与所述接线端子120热耦合;绝缘层130,包覆于所述导热层111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111和接线端子120;热敏器件140,设置于所述导热层111上并与所述导热层111热耦合。在一个优选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述导热层111和绝缘层130可以呈夹心结构排布,也即,沿z方向并行布置的上下两层绝缘层130中间夹一层导热层111,以确保所述接线端子120不会与所述导热层111电连接,从而避免所述接线端子120与所述导热层111导通。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所有沿-z方向的示意图(也即所述测温装置100的俯视图)均是去除最接近所述接线端子120的一层绝缘层后的示意图,以更清楚地显示所述层状体110中所述导热层111的具体结构,尤其是所述导热层111与所述接线端子120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地,所述导热层111的材料可以为铜,也即,所述导热层111可以为铜箔,以高效地传递所述接线端子120的热量至所述热敏器件140。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类似热传导性能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制作所述导热层111。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所述导热层111与所述接线端子120之间在y方向上的距离间隔可以取3至5毫米(mm),以兼顾两者之间的电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绝缘层13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i)。进一步地,可以将最上层(以z方向为正方向)的绝缘层130远离所述接线端子120的一端的中间位置剥离至暴露出所述导热层111,并在该位置设置所述热敏器件140。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继续参考图1,所述热敏器件140可以为贴片型热敏器件,如贴片型热敏电阻。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参考图3和图4,所述热敏器件140还可以为引线型热敏器件,如引线型热敏电阻。优选地,所述引线型热敏器件可以由镍铜线构成。例如,参考图3,可以采用NXF/Cu或NSV/CN型引线型热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所述电能表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层状体,所述层状体包括:/n导热层,与所述接线端子热耦合;/n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和接线端子;/n热敏器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层上并与所述导热层热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1 CN 2018105994740;20180611 CN 2018209005801.一种电能表的测温装置,所述电能表具有与待测对象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状体,所述层状体包括:
导热层,与所述接线端子热耦合;
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热层的外表面,以电绝缘所述导热层和接线端子;
热敏器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层上并与所述导热层热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体的数量与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层状体与接线端子之间一一对应,每一层状体中的导热层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热耦合,不同的层状体之间热绝缘且电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器件的数量与所述层状体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热敏器件与层状体之间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层状体具有开口或开孔,且所述层状体被穿过所述开口或开孔的紧固件压紧于对应的接线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器件的数量少于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体具有开口或开孔,且所述层状体被穿过所述开口或开孔的紧固件压紧于所述接线端子,所述开口或开孔的数量与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开口或开孔与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导热层之间热耦合并通过所述绝缘层电绝缘,所述热敏器件设置于其中至少一个导热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体具有开口或开孔,且所述层状体被穿过所述开口或开孔的紧固件压紧于所述接线端子,在俯视状态下,多个导热层中的一部分导热层与所述紧固件至少部分重合,且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开口或开孔,
另一部分导热层上设置有所述热敏器件,且与所述紧固件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热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热层包括:彼此电隔离的多个热量引出件,每一热量引出件具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开口或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状态下,所述多个热量引出件与其他导热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热层至少部分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所智明椿修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