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括该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电致发光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6月1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66766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作为整体结合在此。
本公开内容涉及电致发光化合物,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改善的寿命和发光效率的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括该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EL)装置形成在透明基板上,并且可以在比操作其他显示装置(例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需的电压更低的电压(例如,10V或更低的电压)下操作。此外,EL装置具有较低的功耗和优异的色纯度。此外,由于EL装置可以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因此EL装置被开发为下一代显示装置。为了提供上述优点,需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材料,包括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或电子注入材料。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尚不充分,仍需要新材料。近来,不仅需要藉由改变有机层中的材料来增强EL装置的性能,还需要藉由优化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光学厚度来提高色纯度和发光效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为式1或式2:/n[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1 KR 10-2018-00667661.一种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为式1或式2:
[式1]
[式2]
其中X1至X4的每一个独立地为N或CR’,
其中R和R’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氰基、羟基、卤素、C1至C10烷基、C6至C20芳基、和C3至C30杂芳基构成的组,
其中L1和L2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至C20次芳基、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至C30次杂芳基,
其中Ar选自由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至C20次芳基、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至C30次杂芳基构成的组,并且
其中Ar1和Ar2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由C6至C20芳基和C3至C30杂芳基构成的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L1和L2的每一个选自式3a和式3b,并且Ar由式4表示:
[式4]
其中X5至X7的每一个独立地为N或CR1,
其中Y1和Y2独立地选自单键、O、S、Se、-R4-Si-R2-、R5-C-R3-,并且
其中R1、R2、R3、R4和R5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氰基、羟基、卤素、C1至C10烷基、C6至C20芳基、和C3至C30杂芳基构成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L1、L2、Ar、Ar1和Ar2的每一个的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氘、氰基、卤素、氨基、羟基、硝基、C1至C10烷基、C1至C10卤代烷基、C6至C20芳基、C3至C30杂芳基、C1至C10烷氧基、C1至C10烷基甲硅烷基、和C6至C20芳基甲硅烷基构成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化合物选自式5:
[式5]
5.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和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有机材料层,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有机材料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有机材料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和发光材料层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所述电致发光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一的一侧上的光效率增强层,所述光效率增强层相对地定位成与所述有机材料层相对,
其中所述光效率增强层包括所述电致发光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效率增强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上表面的至少一个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L1和L2的每一个选自式3a和式3b,并且Ar由式4表示:
[式4]
其中X5至X7的每一个独立地为N或CR1,
其中Y1和Y2独立地选自单键、O、S、Se、-R4-Si-R2-、R5-C-R3-,并且
其中R1、R2、R3、R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璇根,朴熙俊,徐正大,玄瑞镕,金河延,尹石根,金淳基,李寅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株式会社PHTECH,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