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45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不使使用者意识到不快,维持层站的设计性的同时对电梯的层站的人数进行检测,并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包括:在设置于电梯层站门附近的引导装置中安装的包含对等候电梯号机的使用者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的人数检测装置;以及基于来自设置于层站的对角线上的电梯号机中的2个或4个人数检测装置的信息来对层站人数进行计算的层站人数计算装置。并且,各个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向设定为朝向层站的中心方向。

Elevator system and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of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在楼宇中的纵向方向的移动手段,每天对较多使用者进行顺畅且安全地输送。特别在大型楼宇中,由于使用者数量较多,因此设置有多台电梯,且这些多台电梯通过群管理系统作为一个组被统一地进行管理。这样统一地进行管理的电梯系统,对于楼宇中的各楼层的使用者,需要尽可能高效地对电梯进行运行控制,从而抑制使用者在层站中的等候时间。并且,在这样高效的电梯运行控制中,通过传感器对电梯的层站状况进行检测是较为重要的。已知有通过拍摄装置对电梯层站进行检测的示例,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将对电梯的层站或其附近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设置在电梯的层站的三方框的上框部分、构成上框的檐板部分、层站呼梯登录装置中。并且,通过该拍摄装置的图像识别来对轮椅使用者进行判别,从而进行切换运行模式的动作。另外,专利文献2中示出如下示例:通过轿厢中的摄像头,在轿厢到达层站且打开门时,对等候在层站的乘客进行检测并对乘客能否搭乘上轿厢进行检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02121号公告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7-160001号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将拍摄装置设置在电梯的三方框的上框部分、构成上框的檐板部分、或层站呼梯登录装置中来对位于层站的使用者进行拍摄。在该方法中,由于电梯的使用者自身可知被拍摄到,因此电梯的使用者自身会感到不快、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存在难以实际导入的问题。另外,将拍摄装置设置在三方框上,在电梯的外观上也存在较多问题。即,电梯层站在设计上也是位于楼宇中比较重要的位置,三方框选定为与层站门共同重视设计性。因此,对于楼宇的业主、管理者方而言,也存在无法允许将拍摄装置设置于三方框的情况。另外,通常由于层站呼梯登录装置设置在比使用者的平均升高要低的位置,因此若将拍摄装置设置在层站呼梯登录装置中,则可能会被前方的使用者遮挡视野,从而导致拍摄装置能够检测的范围被限定的情况。特别如在上班时、午饭时那样拥挤的时候,仅能够检测出位于门附近的一部分使用者的情况变多。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为:通过轿厢中的摄像头,在轿厢到达层站且打开门时对等候在层站的乘客进行检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由于在轿厢到达层站之后才知道层站的乘客,因此会引起应对延迟的问题。例如,在轿厢到达之后检测出无法搭乘,即使使下一轿厢返回到该楼层,乘客除了已经等候的时间以外,还必需长时间等候直到下一轿厢到达为止。另外,专利文献2也示出将摄像头设置在除了轿厢以外的层站的天花板的示例。但是,在该示例的情况下,存留有较多问题如下:层站的外观会变差,使用者对被拍摄而感到不快,并且向天花板中的摄像头的电源供给、通信必需通过建筑物的内部来进行布线等。根据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使用者有不快的意识,并且也不对层站的外观产生影响,而能够对电梯层站的状况适当地进行检测的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含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个方案,若举出其中一个示例,则本专利技术是在层站使使用者搭乘轿厢而进行运行的电梯系统,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设置于电梯层站门的附近,具有将针对层站呼梯所分配的电梯号机通知使用者的预约引导灯、以及对电梯号机到达层站的信息进行通知的到达引导灯这两者的功能;以及人数检测装置,该人数检测装置设置在该引导装置内且包含对等候电梯号机的轿厢的使用者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包括: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该层站人数计算装置基于来自设置于层站的电梯号机的1个或多个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来对层站人数进行计算;以及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该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基于由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层站使用者的数量来对电梯号机的运行进行控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中,人数检测装置配置在电梯层站的两端的对角线上的2处或4处,将所有的人数检测装置的人数检测方向配置为朝向搭乘的中心方向,以使得这些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成为整个层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会使使用者意识到自身被拍摄,且不对层站的外观产生影响,由于能够对电梯层站的状况进行恰当地检测,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图2是图1所示出的整体结构例中,用于对人数检测装置、层站人数计算装置、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功能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厅门灯的结构例的图。图4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用于对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动作的时序图。图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所使用的与图3不同的厅门灯的结构例的图。图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所使用的与图3、图6不同的厅门灯的结构例的图。图8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方法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方法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图1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法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1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用于对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法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15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或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用于对在层站中无人的情况的检测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所使用的与图1、图3、图6不同的厅门灯的结构例的图。图1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在层站入口为2处情况下的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法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18是在图17所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用于对位于层站的使用者的人数检测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9是对图17及图18所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层站人数的变化进行图式化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是在层站使使用者搭乘轿厢而进行运行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设置于电梯层站门的附近,具有将针对层站呼梯所分配的电梯号机通知使用者的预约引导灯、以及对电梯号机到达层站的信息进行通知的到达引导灯这两者的功能;/n人数检测装置,该人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导装置内,且包含对等候所述电梯号机的轿厢的使用者进行检测的传感器;/n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该层站人数计算装置基于来自设置于所述层站的电梯号机中的1个或多个所述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来对层站人数进行计算;以及/n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该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层站使用者的数量,对所述电梯号机的运行进行控制,/n将所述人数检测装置配置在电梯层站的两端的对角线上的2处或4处,将所述人数检测方向配置为朝向搭乘的中心方向,以使得所述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成为整个层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8 JP 2018-1103631.一种电梯系统,是在层站使使用者搭乘轿厢而进行运行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设置于电梯层站门的附近,具有将针对层站呼梯所分配的电梯号机通知使用者的预约引导灯、以及对电梯号机到达层站的信息进行通知的到达引导灯这两者的功能;
人数检测装置,该人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导装置内,且包含对等候所述电梯号机的轿厢的使用者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该层站人数计算装置基于来自设置于所述层站的电梯号机中的1个或多个所述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来对层站人数进行计算;以及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该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层站人数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层站使用者的数量,对所述电梯号机的运行进行控制,
将所述人数检测装置配置在电梯层站的两端的对角线上的2处或4处,将所述人数检测方向配置为朝向搭乘的中心方向,以使得所述人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成为整个层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数检测装置配置为以使得其检测范围在层站中无死角。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卓马白石薛祺三好雅则川西清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