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1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由扶蔗器、分蔗器、扶蔗靴、支架、两个固定座、两个液压马达、锥形槽组成;所述扶蔗器由螺旋滚筒、钉齿、毛刺和转轴组成,螺旋滚筒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表面,毛刺相间分布于钉齿之间,螺旋滚筒套装在转轴上。该扶蔗器与甘蔗的接触面积大,甘蔗不易滑落。钉齿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表面上起到螺旋和往上拨甘蔗的作用,可以扶起不同倒伏状态的甘蔗。毛刺分布于钉齿之间,增加粗糙度,防止甘蔗在螺旋滚筒表面打滑。扶蔗装置利用液压驱动控制,方便灵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甘蔗生产大国,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印度。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来源,其种植面积很大,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但是,在我国南方,甘蔗大多种植在坡地和丘陵地带,受台风和季风气候影响较大,倒伏情况较为严重。因此,收割机切割之前须得先使用扶蔗装置,将不同倒伏状态下的甘蔗扶起到合适角度,以便于切割器的正常切割。目前,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上主要使用的是螺旋扶蔗器,收割机前进过程中,由液压马达驱动控制,扶蔗器以一定的转速旋转,将倒伏甘蔗扶起到一定高度,再将甘蔗压倒喂入切割。然而,在甘蔗扶起过程中,由于甘蔗与螺旋叶片接触面积小,甘蔗茎杆很容易从螺旋滚筒上滑脱,导致扶起失败,进而使切割器漏切甘蔗。另一方面,现有的螺旋扶蔗器大多为等距螺旋,随着甘蔗茎秆扶起高度的逐渐增加,等距螺旋扶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不适合甘蔗的实际扶起过程。针对我国甘蔗倒伏率高而且扶起困难的现状,设计出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区别于以往的螺旋叶片式扶蔗器,能够很好的扶起倒伏甘蔗,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能够很好的扶起倒伏甘蔗,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由扶蔗器1、分蔗器2、扶蔗靴3、支架4、两个固定座5、两个液压马达6、锥形槽7组成;所述扶蔗器1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扶蔗器1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扶蔗靴3中,扶蔗器1上的固定座5和扶蔗靴3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分蔗器2的下端安装在锥形槽7中,分蔗器2上的固定座5和锥形槽7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位于扶蔗器1的外侧;两个液压马达6分别与扶蔗器1和分蔗器2的上端连接,使扶蔗器1向内转动,分蔗器2向外转动;支架4安装在甘蔗收割机上;所述扶蔗器1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所述述扶蔗器1与地面的角度为50°-70°,优选的角度为60°。所述述扶蔗器1的螺旋滚筒11的上端直径为70-90cm,下端直径为30-50cm;钉齿12在螺旋滚筒11表面的上端螺距为28-34cm,下端螺距为18-24cm,从下到上逐步递增,呈等差数列分布;钉齿12呈圆台状,高5-10cm,焊接于螺旋滚筒11上,沿着变螺距螺旋线均匀分布。所述分蔗器2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所述支架4由竖梁41、托架42、固定座安装板43和连接板44组成;竖梁41的上端带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扶蔗器1上的固定座5,竖梁41的下端带有托架42,用于安装扶蔗器1上的扶蔗靴3,固定座安装板43用连接板44焊接在竖梁41上端的侧后方,分蔗器2上的固定座5安装在固定座安装板43上,分蔗器2上的锥形槽7安装在竖梁41的下端,使分蔗器2上的锥形槽7靠近扶蔗器1上的扶蔗靴3,分蔗器2的上端位于扶蔗器1的上端的侧后方。所述扶蔗靴3由锥体31、锥尖32、长毛刺33和轴承座34组成;锥体31为圆锥台形状,锥体31的前端安装有锥尖32,锥体31的侧表面均匀分布带有长毛刺33,锥体31的后端带有轴承座34。所述扶蔗靴3总长为20-30cm,锥度为0.6-1.0,锥尖32长为5-10cm。所述锥形槽7由锥体和轴承座组成;锥体为圆锥台形状,锥体的后端带有轴承座。所述扶蔗装置带有可调节连接架8,可调节连接架8由底板81、上连杆82、下连杆83和液压缸84组成;上连杆82的一端与底板81的上端用销连接,上连杆82的另一端与支架4的竖梁41上部用销连接,下连杆83的一端与底板81的下端用销连接,下连杆83的另一端与支架4的竖梁41下部用销连接,液压缸84的上端与底板81的中部用销连接,液压缸84的下端与下连杆83的中部用销连接。所述上连杆82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下连杆83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所提供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在扶蔗器的螺旋滚筒表面上带有钉齿和毛刺,使得扶蔗器与甘蔗的接触面积大,甘蔗不易滑落。钉齿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表面上起到螺旋和往上拨甘蔗的作用,可以扶起不同倒伏状态的甘蔗。毛刺分布于钉齿之间,增加粗糙度,防止甘蔗在螺旋滚筒表面打滑。2.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利用液压驱动控制,方便灵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扶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扶蔗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可调节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倒伏的甘蔗被扶蔗装置扶起喂入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扶蔗器、2.分蔗器、3.扶蔗靴、4.支架、5.固定座、6.液压马达、7.锥形槽、8.可调节连接架11.螺旋滚筒、12.钉齿、13.毛刺、14.转轴31.锥体、32锥尖、33.长毛刺、34.轴承座41.竖梁、42.托架、43.固定座安装板、44.连接板81.底板、82.上连杆、83.下连杆、84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见图1到图6所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由扶蔗器1、分蔗器2、扶蔗靴3、支架4、两个固定座5、两个液压马达6、锥形槽7组成;所述扶蔗器1的上端用轴承安装在固定座5中,扶蔗器1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扶蔗靴3的轴承座34中,扶蔗器1上的固定座5和扶蔗靴3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的上端用轴承安装在固定座5中,分蔗器2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锥形槽7的轴承座中,分蔗器2上的固定座5和锥形槽7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位于扶蔗器1的外侧;两个液压马达6分别与扶蔗器1和分蔗器2的上端连接,使扶蔗器1向内转动,分蔗器2向外转动(即面对甘蔗收割机前端,扶蔗器1向着甘蔗收割机的中心转动,分蔗器2向着外部转动,两者相反转动);支架4安装在甘蔗收割机前端上;液压马达6由甘蔗收割机上的液压系统驱动控制。如图2所示,所述扶蔗器1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是:由扶蔗器(1)、分蔗器(2)、扶蔗靴(3)、支架(4)、两个固定座(5)、两个液压马达(6)、锥形槽(7)组成;所述扶蔗器(1)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扶蔗器(1)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扶蔗靴(3)中,扶蔗器(1)上的固定座(5)和扶蔗靴(3)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分蔗器(2)的下端安装在锥形槽(7)中,分蔗器(2)上的固定座(5)和锥形槽(7)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位于扶蔗器(1)的外侧;两个液压马达(6)分别与扶蔗器(1)和分蔗器(2)的上端连接,使扶蔗器(1)向内转动,分蔗器(2)向外转动;支架(4)安装在甘蔗收割机上;/n所述扶蔗器(1)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是:由扶蔗器(1)、分蔗器(2)、扶蔗靴(3)、支架(4)、两个固定座(5)、两个液压马达(6)、锥形槽(7)组成;所述扶蔗器(1)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扶蔗器(1)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扶蔗靴(3)中,扶蔗器(1)上的固定座(5)和扶蔗靴(3)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的上端安装在固定座(5)中,分蔗器(2)的下端安装在锥形槽(7)中,分蔗器(2)上的固定座(5)和锥形槽(7)安装在支架(4)上;分蔗器(2)位于扶蔗器(1)的外侧;两个液压马达(6)分别与扶蔗器(1)和分蔗器(2)的上端连接,使扶蔗器(1)向内转动,分蔗器(2)向外转动;支架(4)安装在甘蔗收割机上;
所述扶蔗器(1)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述扶蔗器(1)与地面的角度为50°-70°,优选的角度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述扶蔗器(1)的螺旋滚筒(11)的上端直径为70-90cm,下端直径为30-50cm;钉齿(12)在螺旋滚筒(11)表面的上端螺距为28-34cm,下端螺距为18-24cm,从下到上逐步递增,呈等差数列分布;钉齿(12)呈圆台状,高5-10cm,焊接于螺旋滚筒(11)上,沿着变螺距螺旋线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蔗器(2)由螺旋滚筒(11)、钉齿(12)、毛刺(13)和转轴(14)组成,螺旋滚筒(11)为锥形筒,上端粗下端细,钉齿(12)按变螺距螺旋线方式排列在螺旋滚筒(11)表面,毛刺(13)相间分布于钉齿(12)之间,螺旋滚筒(11)套装在转轴(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钉齿式扶蔗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少春白静高世利王孟龙马金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