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10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05
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包括底座、扣板、绕线柱、转动柱、线圈引线,所述底座中部具有承接板,承接板上部均匀分布连接台,连接台内部具有胶合孔,承接板内部均匀分布插孔,承接板左部具有U1弹性铜条,U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V1弹性铜条,V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W1弹性铜条,W1弹性铜条上侧具有V2弹性铜条,V2弹性铜条左侧具有U2弹性铜条,所述扣板中部具有板体,板体底部均匀分布插柱,板体内部均匀分布套孔,所述绕线柱中部具有卡板,卡板底部具有螺纹柱,卡板顶部具有立柱,立柱内部具有立柱内孔,所述转动柱下部具有套接槽,套接槽内部具有转动柱,转动柱外部具有压合铜板,转动柱上部具有拨动柱,拨动柱外部对称分布指示凸台。

Terminal lead structure device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永磁同步电机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定子线圈进行接线,此时通常有两种接线方式Y接与△接,传统的段子接线一旦采用一种接线方法后如需更改则需要全部拆卸,其操作较为繁琐,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包括底座、扣板、绕线柱、转动柱、线圈引线,所述底座中部具有承接板,承接板上部均匀分布连接台,连接台内部具有胶合孔,承接板内部均匀分布插孔,承接板左部具有U1弹性铜条,U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V1弹性铜条,V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W1弹性铜条,W1弹性铜条上侧具有V2弹性铜条,V2弹性铜条左侧具有U2弹性铜条,所述扣板中部具有板体,板体底部均匀分布插柱,板体内部均匀分布套孔,所述绕线柱中部具有卡板,卡板底部具有螺纹柱,卡板顶部具有立柱,立柱内部具有立柱内孔,所述转动柱下部具有套接槽,套接槽内部具有转动柱,转动柱外部具有压合铜板,转动柱上部具有拨动柱,拨动柱外部对称分布指示凸台;螺纹柱置入插孔内,卡板与承接板顶面压合,螺纹柱与线圈引线绕接,螺母与螺纹柱螺接,螺母顶面与线圈引线地面压合,立柱置入套接槽内,转动柱插入立柱内孔内,绕线柱与转动柱卡接。所述转动柱顶部具有拨动柱,拨动柱顶部与电线焊接,插柱插入胶合孔内胶合,底座与扣板连接,拨动柱置入套孔内套接。有益效果:多个绕线柱插入至各个插孔内,立柱置入套接槽内,转动柱插入立柱内孔内转动,需要进行Y接时,指示凸台承水平方向,左侧转动柱的压合铜板与U2弹性铜条压合,中部转动柱的压合铜板与V2弹性铜条压合,各个绕线柱的螺纹柱与线圈绕接,此时如图9所示为Y接,如需要切换模式至△接,只需要驱动指示凸台至竖直方向,使左侧转动柱的压合铜板与U1弹性铜条压合,中部转动柱的压合铜板与V1弹性铜条压合,右部转动柱的压合铜板与W1弹性铜条压合即可,此时就如图10所示变为△接,其操作简单,结构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扣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绕线柱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绕线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转动柱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转动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Y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包括底座01、扣板02、绕线柱03、转动柱04、线圈引线05,所述底座01中部具有承接板11,承接板11上部均匀分布连接台12,连接台12内部具有胶合孔13,承接板11内部均匀分布插孔14,承接板11左部具有U1弹性铜条15,U1弹性铜条15右侧具有V1弹性铜条16,V1弹性铜条16右侧具有W1弹性铜条17,W1弹性铜条17上侧具有V2弹性铜条18,V2弹性铜条18左侧具有U2弹性铜条19,所述扣板02中部具有板体21,板体21底部均匀分布插柱22,板体21内部均匀分布套孔23,所述绕线柱03中部具有卡板32,卡板32底部具有螺纹柱31,卡板32顶部具有立柱33,立柱33内部具有立柱内孔34,所述转动柱04下部具有套接槽41,套接槽41内部具有转动柱42,转动柱04外部具有压合铜板43,转动柱04上部具有拨动柱44,拨动柱44外部对称分布指示凸台45;螺纹柱31置入插孔14内,卡板32与承接板11顶面压合,螺纹柱31与线圈引线05绕接,螺母与螺纹柱31螺接,螺母顶面与线圈引线05地面压合,立柱33置入套接槽41内,转动柱42插入立柱内孔34内,绕线柱03与转动柱04卡接。所述转动柱04顶部具有拨动柱44,拨动柱44顶部与电线焊接,插柱22插入胶合孔13内胶合,底座01与扣板02连接,拨动柱44置入套孔23内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扣板、绕线柱、转动柱、线圈引线,所述底座中部具有承接板,承接板上部均匀分布连接台,连接台内部具有胶合孔,承接板内部均匀分布插孔,承接板左部具有U1弹性铜条,U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V1弹性铜条,V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W1弹性铜条,W1弹性铜条上侧具有V2弹性铜条,V2弹性铜条左侧具有U2弹性铜条,所述扣板中部具有板体,板体底部均匀分布插柱,板体内部均匀分布套孔,所述绕线柱中部具有卡板,卡板底部具有螺纹柱,卡板顶部具有立柱,立柱内部具有立柱内孔,所述转动柱下部具有套接槽,套接槽内部具有转动柱,转动柱外部具有压合铜板,转动柱上部具有拨动柱,拨动柱外部对称分布指示凸台;螺纹柱置入插孔内,卡板与承接板顶面压合,螺纹柱与线圈引线绕接,螺母与螺纹柱螺接,螺母顶面与线圈引线地面压合,立柱置入套接槽内,转动柱插入立柱内孔内,绕线柱与转动柱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端子引线结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扣板、绕线柱、转动柱、线圈引线,所述底座中部具有承接板,承接板上部均匀分布连接台,连接台内部具有胶合孔,承接板内部均匀分布插孔,承接板左部具有U1弹性铜条,U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V1弹性铜条,V1弹性铜条右侧具有W1弹性铜条,W1弹性铜条上侧具有V2弹性铜条,V2弹性铜条左侧具有U2弹性铜条,所述扣板中部具有板体,板体底部均匀分布插柱,板体内部均匀分布套孔,所述绕线柱中部具有卡板,卡板底部具有螺纹柱,卡板顶部具有立柱,立柱内部具有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敬元吴数年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林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