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68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的底部安装有套管,套管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管,伸缩管的底部安装有脚垫,外表面嵌套设置有弹簧,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和引风机,引风机嵌入设置在回收箱侧面的排热管中,排热管的底部安装有导热管出管,引风机的对立面安装有锥形管,锥形管与回收箱导通焊接,锥形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导热管进管,回收箱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风机、翅片、导流管和导热管,解决了传统回收利用装置对锅炉余热回收方式单一,回收后仍有大量的热量流失,对锅炉余热利用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回收利用装置是一种用于电厂锅炉余热回收的设备,燃煤发电厂最大的热损失是锅炉的排烟热损失,进入锅炉的煤和空气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锅炉后部的各种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由烟囱排出的热烟气的温度高达100℃左右,且锅炉排出的热烟气量一般达每小时80—100万立方米,是造成发电厂锅炉热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使用回收装置提高锅炉热利用效率。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传统回收利用装置对锅炉余热回收方式单一,回收后仍有大量的热量流失,对锅炉余热利用效果差;2、锅炉热气进入回收利用装置前没有过滤处理,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回收利用装置内部粉尘堆积严重,需要工作人员清洗,加重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回收利用装置的减震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传统回收利用装置对锅炉余热回收方式单一,回收后仍有大量的热量流失,对锅炉余热利用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的底部安装有套管,套管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管,伸缩管的底部安装有脚垫,外表面嵌套设置有弹簧,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和引风机,引风机嵌入设置在回收箱侧面的排热管中,排热管的底部安装有导热管出管,引风机的对立面安装有锥形管,锥形管与回收箱导通焊接,锥形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导热管进管,回收箱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管进管,底部安装有导流管出管,导流管的侧面嵌入设置有翅片,导流管的侧面安装有导热管,引风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伸缩管的顶端嵌入设置在套管中,并与套管的内壁间隙配合,且伸缩管的底端与脚垫焊接。优选地,导流管之间呈排列分布,且导流管进管和导流管出管均与导流管导通。优选地,导流管嵌入设置在导热管中,且导流管进管和导流管出管贯通导热管的内壁,并与导热管的内壁过盈配合。优选地,导热管之间呈排列分布,且导热管进管和导热管出管均与导热管导通。优选地,锥形管与回收箱导通焊接,且过滤网嵌入设置在锥形管中。(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引风机、翅片、导流管和导热管,解决了传统回收利用装置对锅炉余热回收方式单一,回收后仍有大量的热量流失,对锅炉余热利用效果差的问题,回收利用装置工作过程中,当锅炉工作排出余热时,热气分别进入回收箱和导热管进管中,热气由导热管进管传输到导热管中,水体在导流管中流动,导热管内部热气的热量由翅片传导至水体,对水体进行加热处理,引风机工作,牵引回收箱左边的热气向右边移动,可对导流管内部的水体做保温处理,回收利用装置采用外部和内部同时回收利用锅炉余热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热回收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网、套管、弹簧和伸缩管,解决了锅炉热气进入回收利用装置前没有过滤处理,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回收利用装置内部粉尘堆积严重,需要工作人员清洗,加重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回收利用装置的减震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当锅炉工作排出余热时,热气进入到锥形管的内部可经过过滤网过滤,回收箱接入水体和热气时产生重量,套管下压弹簧,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可为回收箱做减震处理,带有过滤和减震功能的回收利用装置使用寿命长,有效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回收箱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管和导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控制器;2、引风机;3、排热管;4、导热管出管;5、导热管进管;6、过滤网;7、锥形管;8、导流管出管;9、套管;10、弹簧;11、伸缩管;12、脚垫;13、回收箱;14、导流管进管;15、翅片;16、导流管;17、导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13,回收箱13的底部安装有套管9,套管9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管11,伸缩管11的顶端嵌入设置在套管9中,并与套管9的内壁间隙配合,且伸缩管11的底端与脚垫12焊接,伸缩管11的底部安装有脚垫12,外表面嵌套设置有弹簧10,回收箱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和引风机2,引风机2嵌入设置在回收箱13侧面的排热管3中,排热管3的底部安装有导热管出管4,当锅炉工作排出余热时,热气进入到锥形管7的内部可经过过滤网6过滤,回收箱13接入水体和热气时产生重量,套管9下压弹簧10,弹簧10通过自身的弹性可为回收箱13做减震处理,带有过滤和减震功能的回收利用装置使用寿命长,引风机2的对立面安装有锥形管7,锥形管7与回收箱13导通焊接,且过滤网6嵌入设置在锥形管7中,锥形管7与回收箱13导通焊接,锥形管7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过滤网6的一侧安装有导热管进管5,回收箱13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管16,导流管16之间呈排列分布,且导流管进管14和导流管出管8均与导流管16导通,导流管16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管进管14,底部安装有导流管出管8,导流管16的侧面嵌入设置有翅片15,导流管16的侧面安装有导热管17,导流管16嵌入设置在导热管17中,且导流管进管14和导流管出管8贯通导热管17的内壁,并与导热管17的内壁过盈配合,导热管17之间呈排列分布,且导热管进管5和导热管出管4均与导热管17导通,引风机2和控制器1电性连接,本技术中引风机2和控制器1的型号分别为GY4-73引风机和MAM-330控制器,属于现有技术。使用时,回收箱13通过脚垫12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然后通过锥形管7将回收箱13与锅炉连通,再通过导流管进管14为回收箱13接入水体,完成后,为控制器1接通电路,回收利用装置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1控制引风机2工作,当锅炉工作排出余热时,热气进入到锥形管7的内部经过过滤网6过滤后,分别进入回收箱13和导热管进管5中,热气由导热管进管5传输到导热管17中,水体在导流管16中流动,导热管17内部热气的热量由翅片15传导至水体,对水体进行加热处理,引风机2工作,牵引回收箱13左边的热气向右边移动,可对导流管16内部的水体做保温处理,回收箱13接入水体和热气时产生重量,套管9下压弹簧10,弹簧10通过自身的弹性可为回收箱13做减震处理,余热回收后的热气分别通过排热管3和导热管出管4排出。综上可得,本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13),其特征在于:回收箱(13)的底部安装有套管(9),套管(9)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管(11),伸缩管(11)的底部安装有脚垫(12),外表面嵌套设置有弹簧(10),回收箱(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和引风机(2),引风机(2)嵌入设置在回收箱(13)侧面的排热管(3)中,排热管(3)的底部安装有导热管出管(4),引风机(2)的对立面安装有锥形管(7),锥形管(7)与回收箱(13)导通焊接,锥形管(7)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过滤网(6)的一侧安装有导热管进管(5),回收箱(13)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管(16),导流管(16)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管进管(14),底部安装有导流管出管(8),导流管(16)的侧面嵌入设置有翅片(15),导流管(16)的侧面安装有导热管(17),引风机(2)和控制器(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13),其特征在于:回收箱(13)的底部安装有套管(9),套管(9)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管(11),伸缩管(11)的底部安装有脚垫(12),外表面嵌套设置有弹簧(10),回收箱(1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和引风机(2),引风机(2)嵌入设置在回收箱(13)侧面的排热管(3)中,排热管(3)的底部安装有导热管出管(4),引风机(2)的对立面安装有锥形管(7),锥形管(7)与回收箱(13)导通焊接,锥形管(7)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过滤网(6)的一侧安装有导热管进管(5),回收箱(13)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管(16),导流管(16)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管进管(14),底部安装有导流管出管(8),导流管(16)的侧面嵌入设置有翅片(15),导流管(16)的侧面安装有导热管(17),引风机(2)和控制器(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管(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