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22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升降式起重机,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和桥接于两个立柱上的主梁,在两个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下横梁,各立柱都包括设置在主梁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下横梁上的第三立柱、穿套于第一立柱且穿设于第三立柱的第二立柱,同一立柱中,在第二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布置的第一斜撑柱和第二斜撑柱以及用于驱动第二立柱沿第一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第三立柱沿第二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相互对称布置,第一斜撑柱的上端和第二斜撑柱的上端分别与第二立柱活动铰接,第一斜撑柱的下端和第二斜撑柱的下端分别与下横梁活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可以手动升降,操作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其中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的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型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的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现有的起重机的机架不具有升降的功能,不能根据货物的高低和作业场地的空间调整主梁高度,给起重作业带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且省力的起重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升降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和桥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主梁,在所述主梁上设有电葫芦,在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下横梁,在各所述下横梁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的第三立柱、穿套于所述第一立柱且穿设于所述第三立柱的第二立柱,同一所述立柱中,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布置的第一斜撑柱和第二斜撑柱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沿所述第一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和桥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主梁,在所述主梁上设有电葫芦,在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下横梁,在各所述下横梁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的第三立柱、穿套于所述第一立柱且穿设于所述第三立柱的第二立柱,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布置的第一斜撑柱和第二斜撑柱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沿所述第一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立柱沿所述第二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相互对称布置,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一立...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和桥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主梁,在所述主梁上设有电葫芦,在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下横梁,在各所述下横梁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的第三立柱、穿套于所述第一立柱且穿设于所述第三立柱的第二立柱,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布置的第一斜撑柱和第二斜撑柱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沿所述第一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立柱沿所述第二立柱上下滑动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相互对称布置,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竖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柱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撑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立柱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撑柱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撑柱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横梁活动铰接;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钢丝绳、滑轮组和第二钢丝绳收放控制装置,所述滑轮组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斜撑柱上下两端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斜撑柱上下两端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收放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斜撑柱上,所述第二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以及所述第四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斜撑柱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丝绳收放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一定滑轮、动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钢丝绳收放控制装置,所述动滑轮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聪张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启航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