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管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13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管件的连接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使用时防漏管套的插槽一端设置于水流的下游端。该结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有效密封距离延长了一倍,同时因为使用时水流方向与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方向一致不会直接对着连接间隙冲刷,从而避免由此引发渗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垂直排布的下水管道,防漏管套连接使用时,水流沿插槽内侧管壁下行,到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时因重力的作用将继续下落而不会沿连接间隙往上渗透引起漏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中的单管壁管套相比具有显著的防漏功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材,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件的连接管套。
技术介绍
现在房屋给排管道很多选用PVC管,而在管件的连接和出入口都会用到大量的管套,用以连接管道的出入口装置以及前后管件,现有技术中的管套的连接部分都是单壁圆筒状的,连接时管套的内圆周面与管件的外圆周面单面接触,并涂覆粘结剂粘结固定。这种结构的管套因为在使用中至少一端连接间隙内侧开口的方向与管内液体流动的方向是相对的,如果连接端稍短、粘结剂涂覆不合理或者使用年限稍长粘结剂出现老化失效,都会因水流直接冲刷渗透入缝隙而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楼市的兴盛关于楼房(尤其是使用年限稍长的楼房)用水管道渗水现象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就是一种印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漏的结构新颖的连接管套。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漏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该防漏管套与管件连接时,在需连接管件端口的内外两侧以及防漏管套的插槽内分别涂抹粘结剂,然后将管件连接端插入到防漏管套的插槽内,使用时防漏管套插槽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同向,即防漏管套的插槽一端设置于水流的下游端。采用这种结构的防漏管套因为采用插槽式结构、与插接管件双面粘接,所以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有效密封距离延长了一倍,而且连接间隙的U形回转结构也更利于防漏。而使用时因为与水流直接接触的管套、管件内侧连接间隙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同向,不会象单管壁连接时水流直接对着管套、管件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冲刷,一旦粘接不牢靠或者粘结剂老化,水流就会沿缝隙渗透。而采用了本技术的结构,水流沿着插槽内侧管壁向外流动,不会直接对连接间隙冲刷渗透;并且使用该防漏管套时对连接管材的端口也要求不高,即使端口切割不齐,由于插槽内空间可以填充粘结剂以及水流方向的原因,也很少会影响到连接的牢靠与防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用方案在该防漏管套的外圆周面设置圆环凸起,这种结构的防漏管套可以预置于楼层的预制地板中,用于连接下水管道入口装置和下水管件,使用时设置有插槽的一端在下,因为与水流直接接触的内侧连接间隙的开口方向与水流方向同向,使用中水流沿着插槽内侧管壁下行,到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时因重力的作用将继续下落而不会沿连接间隙往上渗透,从而避免连接口渗漏水现象的发生;同时因为防漏管套外圆周面设置有圆环凸起,所以本方案的防漏管套可以在预制楼层地板时牢固地预置于楼板中,这样就可以比较牢靠地做好下水管道与楼层地板间的防水。而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都是在预制楼层地板上预留下水管道孔,然后在做给排水工程时再装下水管件并做粘接防水,这样就很难避免因管件与水泥地板间粘接不牢靠或老化而引起的管壁外侧的渗漏水现象。采用本方案的防漏管套,在预制楼层地板时既可将管套预先固定浇制在其中,防水更容易做也更加牢靠,基本解决了管壁外侧的渗漏水问题。而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用方案是在该防漏管套的另一端内侧设置径向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本方案的防漏管套主要用于楼房的下水管道的连接。因为现在楼房的下水管件都比较长,随着四季的温度变化管件长度会有一定的膨胀收缩。本方案防漏管套上部的凹槽密封圈结构保证了在密封的前提下连接管件能够因膨胀、收缩而产生轴向活动,其下部插槽结构同样使水流沿插槽内侧管壁下行不会往连接间隙内渗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漏管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漏管套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漏管套实施例2与下水管件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外管壁 2.内圆管 3.环形插槽4.圆环凸起5.圆环阶梯 6.管套盖7.环形上盖板 8.密封圈 9.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示出了一种可以预置于楼板中连接下水管件与下水装置的防漏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外管壁1下段内侧设置有一段内圆管2,内圆管2的上端与外管壁1的内侧固定连接,外管壁1与内圆管2之间形成一个轴向环形插槽3,环形插槽3的直径和宽度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外管壁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三条圆环凸起4,实施例2图2、图3示出了一种用于楼房的下水管道连接的防漏管套,该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外管壁1下段内侧设置有一段内圆管2,内圆管2的上端与外管壁1内侧固定连接,外管壁1与内圆管2之间形成一个轴向环形插槽3,环形插槽3的直径和宽度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内圆管2的下端超出外管壁1的下端,外管壁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外扩圆环阶梯5,圆环阶梯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在圆环阶梯5上设置有管套盖6与外扩圆环阶梯5螺纹连接,管套盖6的环形上盖板7与圆环阶梯5形成环形凹槽9,凹槽9内设置有密封圈8。图3示出的是该防漏管套与下水管件连接的示意图,因为管套上端插入的下水管件其下端与内圆管2上端留有一段距离,所以能确保下水管件因膨胀收缩而产生轴向活动的空间。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变形,例如防漏管套外管壁1两端的管径可以不一致,用于连接两端直径不同的管件;外管壁1也可以是异形弯管,用于管道的转向。只要采用了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防漏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管套,其特征在于其外圆周面设置有圆环凸起(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管套,其特征在于其另一端内侧设置有径向环形凹槽(9),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管件的连接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使用时防漏管套的插槽一端设置于水流的下游端。该结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有效密封距离延长了一倍,同时因为使用时水流方向与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方向一致不会直接对着连接间隙冲刷,从而避免由此引发渗漏。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垂直排布的下水管道,防漏管套连接使用时,水流沿插槽内侧管壁下行,到连接间隙的内侧开口时因重力的作用将继续下落而不会沿连接间隙往上渗透引起漏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中的单管壁管套相比具有显著的防漏功效。文档编号F16L47/08GK2886283SQ200620039140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家福 申请人:威皇塑料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管套,主体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防漏管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需插接的管件相匹配的环形插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福
申请(专利权)人:威皇塑料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