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5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包括:碳纤维板、限位装置、支撑架、万向轮,其中,碳纤维板用以承载重物,碳纤维板设置在支撑架上方,且能横向滑动,限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四个边角处,用以限制碳纤维板横向位移,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通过使用碳纤维板,与传统金属托条相比,在不改变承载强度的情况下,能减少周转框三分之一的重量,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
本技术涉及周转框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当今国际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工业原料,碳纤维具有质量轻、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最高可达2000℃)、耐腐蚀以及抗疲劳性能显著高于钢、铝等特点。由碳纤维与例如树脂等基体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宇航工业、航空工业、交通运输、运动器材、土木建筑、消防等领域。现有的周转框大多采用金属托条,通过金属托条承载运输物品,但金属托条质量较大,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有鉴于上述缺陷,本申请人积极主动加以研究,以期创设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使其更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周转框质量重,影响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包括:碳纤维板、限位装置、支撑架、万向轮;所述碳纤维板用以承载重物,所述碳纤维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且能横向滑动;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四个边角处,用以限制所述碳纤维板横向位移;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端。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包括碳纤维托条、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碳纤维托条为长条状,所述碳纤维托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梁内侧壁固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底框、顶板、支撑梁;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四个边角处;所述底框为矩形框架结构,固接在所述立柱下方;所述顶板为L型板,横向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所述顶板设置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梁等分设置在两所述顶板之间,用以支撑所述碳纤维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倾斜设置在所述立柱和所述顶板之间,用以增大所述支撑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滑轮组,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横向导向滑轮、竖向导向滑轮,所述横向导向滑轮和所述竖向导向滑轮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为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转轴、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和所述顶板侧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限位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通过转动对所述碳纤维板限位。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为内凹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通过使用碳纤维板,与传统金属托条相比,在不改变承载强度的情况下,能减少周转框三分之一的重量,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体现限位装置和导向滑轮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碳纤维板;11、碳纤维托条;12、固定梁;3、限位装置;3b、旋转气缸;31、固定板;311、螺纹孔;32、转轴;33、限位板;34、气缸固定座;4、导向滑轮组;41、横向导向滑轮;42、竖向导向滑轮;5、支撑架;51、立柱;52、底框;53、顶板;54、支撑梁;55、斜撑梁;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参阅图1,由图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包括:碳纤维板1、限位装置3、支撑架5、万向轮6,其中,碳纤维板1用以承载重物,碳纤维板1设置在支撑架5上方,且能横向滑动,限位装置3设置在支撑架5的四个边角处,用以限制碳纤维板1横向位移,万向轮6设置在支撑架5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通过使用碳纤维板1,与传统金属托条相比,在不改变承载强度的情况下,能减少周转框三分之一的重量,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板1包括碳纤维托条11、固定梁12,其中,固定梁12为矩形框架结构,碳纤维托条11为长条状,碳纤维托条11两端分别与固定梁12内侧壁固接,具体实施时,碳纤维托条11可以横向分布,也可以纵向分布,还可以横向纵向交错分布。参阅图5,由图可知,支撑架5包括立柱51、底框52、顶板53、支撑梁54、斜撑梁55,其中,立柱51竖直设置在四个边角处,底框52为矩形框架结构,固接在立柱51下方,顶板53为L型板,横向固定在立柱51顶端,顶板53设置两个,且相对设置,支撑梁54等分设置在两顶板53之间,用以支撑碳纤维板1。斜撑梁55倾斜设置在立柱51和顶板53之间,用以增大支撑架5的稳定性。继续参阅图1及图2,由图可知,固定梁12和顶板53之间设置有导向滑轮组4,导向滑轮组4包括横向导向滑轮41、竖向导向滑轮42,横向导向滑轮41和竖向导向滑轮42间隔设置,具体地,横向导向滑轮41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固定梁12外侧壁上,轮体与顶板53竖向内侧壁抵触,竖向导向滑轮42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固定梁12外侧壁上,轮体与顶板53横向内侧壁抵触,导向滑轮组4能够极大降低碳纤维板1滑动时的摩擦力。参阅图3,限位装置3包括固定板31、转轴32、限位板33,其中,固定板31竖直设置,固定板31上设置有若干和顶板53侧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孔311,限位板33通过转轴32与固定板31可转动连接,限位板33通过转动对碳纤维板1限位。具体地,支撑架5外侧设置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与固定梁12之间形成限位卡槽,固定板31通过转动至限位卡槽内对碳纤维板1进行限位。参阅图6,由于万向轮6需要在导轨上滑动,万向轮6采用内凹滑轮,即在中心处设置有与导轨相配适的环形槽。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如图4所示),限位装置3为旋转气缸3b,旋转气缸3b通过气缸固定座34固接在支撑架5上,旋转气缸3b的活塞杆通过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板(1)、限位装置(3)、支撑架(5)、万向轮(6);/n所述碳纤维板(1)用以承载重物,所述碳纤维板(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上方,且能横向滑动;/n所述限位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的四个边角处,用以限制所述碳纤维板(1)横向位移;/n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板(1)、限位装置(3)、支撑架(5)、万向轮(6);
所述碳纤维板(1)用以承载重物,所述碳纤维板(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上方,且能横向滑动;
所述限位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的四个边角处,用以限制所述碳纤维板(1)横向位移;
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板(1)包括碳纤维托条(11)、固定梁(12);
所述固定梁(12)为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碳纤维托条(11)为长条状,所述碳纤维托条(11)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梁(12)内侧壁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轻型周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立柱(51)、底框(52)、顶板(53)、支撑梁(54);
所述立柱(51)竖直设置在四个边角处;
所述底框(52)为矩形框架结构,固接在所述立柱(51)下方;
所述顶板(53)为L型板,横向固定在所述立柱(51)顶端,所述顶板(53)设置两个,且相对设置;
所述支撑梁(54)等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王志刚王志强陈香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