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及内撑式夹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765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及内撑式夹具。该夹具的导向装置包括连接端和导向端。沿连接端至导向端的方向,夹具的导向装置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使得导向装置呈锥型结构。并且,在连接端设置有用于与夹具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设置导向装置可以有助于夹具的对准,从而避免或减小夹具在伸入或套取物品时,因为没有对准而无法准确夹取,甚至会对物品或夹具造成损害的可能,使得夹具对被夹取物位置的容错性更高。

A kind of guiding device and inner supporting fixture of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及内撑式夹具
本申请涉及夹具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及内撑式夹具。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拾取某些物体,有时会因为不方便直接接触其外表面,而只能采取从内侧撑住其内壁的方式来进行夹取。而某些物体,因为壁厚较薄、强度较弱或内表面易损伤等原因,不能够使用金属或其他刚性夹具进行内撑夹取,否则有可能对物体造成损伤。或者有些物体,内部空间较小或轮廓复杂,订制专用的刚性夹具,成本较高,且不能同时适用于其他物体。并且如果设计不当,还可能造成夹取稳定性不良,容易脱落。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提供各种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内撑式夹取,或者是对某些物体做内部支撑、固定。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内撑式夹具,但现有的内撑式夹具容错性较低,夹具在伸入或套取物品时,有可能因为没有对准而无法准确夹取,甚至会对物品或夹具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该夹具的导向装置包括连接端和导向端。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导向端的方向,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使得所述导向装置呈锥型结构。在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用于与夹具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为由塑料、金属、硅胶或者橡胶制成的锥形管或实体锥形件。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或者卡合连接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者在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润滑层。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撑式夹具。该内撑式夹具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具的导向装置和与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相连接的夹具头。其中,所述夹具头包括第一弹性件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包覆所述支撑部件的部分或者全部外侧的方式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或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气道。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气道与充放气装置相连通,使得第一弹性件能够在是充放气装置的作用下向外膨胀。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由硅胶或橡胶制成。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增强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上的加强筋或粗糙面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为条形凸起、波浪形凸起和锯齿状凸起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上可以设置有纹路和/或微型凸点,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壁和/或内壁表面可以形成为所述粗糙面。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耐磨层、防痕层、防油层或防静电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腰部呈内凹状。或者,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呈“共形”。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件的中部可以形成有内凹部,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外侧之间能够形成一内腔。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可以设置有卡合部;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可以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上,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可以以包覆所述支撑部件的部分或者全部外侧的方式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的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或者卡合连接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具头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接,用于所述夹具头的外部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上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连接结构相连接的下连接部和压接部。所述压接部为以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之间的突出部。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压接部能够将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紧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以保证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的密封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部件内可以设置有第二气道。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形成为气道。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具头还可以包括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的连接处,用于保证所述内撑式夹具的密封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具头还包括供气接口。所述供气接口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附图说明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具有导向装置的内撑式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中第一弹性件膨胀与待夹取物体的内侧面贴合时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中气道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弹性件处于膨胀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具头与外连接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I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应当理解,给出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使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技术,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包括连接端(310)和导向端(320);/n在所述连接端(310)设置有用于与夹具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n并且,沿所述连接端(310)至所述导向端(320)的方向,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使得所述导向装置(30)呈锥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包括连接端(310)和导向端(320);
在所述连接端(310)设置有用于与夹具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并且,沿所述连接端(310)至所述导向端(320)的方向,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使得所述导向装置(30)呈锥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为由塑料、金属、硅胶或者橡胶制成的锥形管或实体锥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或者卡合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者在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润滑层(330)。


5.一种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夹具的导向装置(30)和与所述夹具的导向装置(30)相连接的夹具头(100);
其中,所述夹具头(100)包括第一弹性件(2)和支撑部件(3);
所述第一弹性件(2)以包覆所述支撑部件(3)的部分或者全部外侧的方式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3)上;
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和/或所述支撑部件(3)上设置有第一气道(1);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气道(1)与充放气装置相连通,使得第一弹性件(2)能够在是充放气装置的作用下向外膨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由硅胶或橡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结构(9)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上的加强筋或粗糙面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条形凸起、波浪形凸起和锯齿状凸起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上设置有纹路和/或微型凸点,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2)的外壁和/或内壁表面形成为所述粗糙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式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峰鲍磊赵元瑞牟行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