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16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包括基座组件和夹头。基座组件包括端盖、转轴和活塞。端盖密封安装于转轴上围成滑腔,端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活塞置于滑腔内并将滑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活塞的外周面与滑腔的内壁之间动密封连接,第一腔室通过气体通道与气源连接。活塞的中心向外突出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凸台。夹头包括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夹持被加工工件的筒状夹持部。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安装部具有中心孔。安装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槽,至少两个贯通槽的设置使得筒状夹持部整体上能够胀开或收拢。凸台从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安装部使得筒状夹持部胀开,凸台从通孔中缩回时筒状夹持部收拢。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base component and a chuck. The base assembly includes the end cap, the shaft, and the piston. The end cover seal is install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o form a sliding cavity, and the center of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piston is placed in the sliding chamber and divided into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ist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iding chamber by dynamic sealing. The first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source through the gas channel. The center of the piston protrudes outwards to form a boss adapted to the through hole. The collet comprises a mounting part and a barrel clamp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art for clamping the processed workpiece.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installed on the end cover and has a central hole. At least two through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art at interval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at least two through grooves enables the barrel clamping part to expand or close as a whole. When the boss extends out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presses the installation part outward, the cylindrical clamping part expands, and when the boss retracts from the through hole, the cylindrical clamping part retra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以使加工对象具有正确的位置,进而使固定的加工对象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工装夹具过程中,夹具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加工精度。车床是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直线进给运动来加工工件的。普通车床采用的夹具一般为三爪或四爪卡盘,卡盘随车床主轴旋转,工件被卡爪固定后随卡盘一起旋转。车床通过卡盘夹紧工件的原理是多个卡爪沿工件径向提供足够大的夹紧力。一般的卡爪表面具有增大摩擦力的螺纹,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工件在机械加工中不会发生移动及偏心。一般来说,卡盘的卡爪数量越多,能夹持工件的有效表面面积就越大,相应的条件下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大,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也越小。虽然可以通过增大卡爪的夹持力来增大表面摩擦力,但过大的夹持力会使工件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夹具存在夹持力过大时工件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增大工件的夹持表面积,采用较小的夹持力获得最大的工件表面摩擦力,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的夹具。一种夹具,包括基座组件和夹头: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端盖、转轴和活塞,所述端盖密封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围成滑腔,所述端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滑腔内并将所述滑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通道与气源连接;所述活塞的中心向外突出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或缩回;所述夹头包括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夹持被加工工件的筒状夹持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安装部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且孔径小于所述凸台的外径;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槽,每一个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状夹持部,每一个贯通槽贯通至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且贯通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内外壁,至少两个所述贯通槽的设置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整体上能够胀开或收拢;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胀开,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缩回时所述筒状夹持部收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呈柱状,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动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动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通槽的个数为6个,6个所述贯通槽均布于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外周面上,6个所述贯通槽将所述安装部分割成6个安装块并将所述筒状夹持部分割成能够胀开或收拢的6个夹持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头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所述端盖上具有与所述固定环相适配的环形凹槽,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时所述固定环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开口内沿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轴套和转动件,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轴套的套孔内,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套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滚动轴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为开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且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轴套上的第二通气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气孔处设置有气动阀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夹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转轴通过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安装盘的一端具有向外突出的圆台,所述安装盘上具有与所述圆台相配合的凹槽。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产生以下技术效果:上述夹具包括基座组件和夹头,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端盖、转轴和活塞。所述端盖密封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围成滑腔,所述端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滑腔内并将所述滑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通道与气源连接。所述活塞的中心向外突出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或缩回。所述夹头包括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夹持被加工工件的筒状夹持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安装部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且孔径小于所述凸台的外径。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槽,每一个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状夹持部,每一个贯通槽贯通至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且贯通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内外壁,至少两个所述贯通槽的设置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整体上能够胀开或收拢。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胀开,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缩回时所述筒状夹持部收拢。缩夹时,通过气体通道给所述第一腔室进气,利用气压推动活塞朝向靠近夹头方向运动,第一腔室的容积变大,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发生形变胀开,将被加工工件放入筒状夹持部内,通过气体通道给所述第一腔室排气,活塞朝向远离夹头方向运动,第一腔室的容积变小,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缩回,所述筒状夹持部收拢恢复,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内侧壁将所述被加工零件夹紧。胀夹时,将所述被加工零件套在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外侧壁上,通过气体通道给所述第一腔室进气,利用气压推动活塞朝向靠近夹头方向运动,第一腔室的容积变大,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发生形变胀开,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外侧壁将所述被加工零件胀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夹头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夹头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底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基座组件110-端盖111-通孔120-转轴130-活塞131-凸台140-滑腔141-第一腔室142-第二腔室150-第一密封圈160-第二密封圈170-轴套180-转动件190-安装盘200-夹头210-安装部211-中心孔220-筒状夹持部221-环形槽230-贯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和夹头:/n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端盖、转轴和活塞,所述端盖密封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围成滑腔,所述端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n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滑腔内并将所述滑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通道与气源连接;/n所述活塞的中心向外突出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或缩回;/n所述夹头包括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夹持被加工工件的筒状夹持部;/n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安装部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且孔径小于所述凸台的外径;/n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槽,每一个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状夹持部,每一个贯通槽贯通至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且贯通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内外壁,至少两个所述贯通槽的设置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整体上能够胀开或收拢;/n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胀开,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缩回时所述筒状夹持部收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和夹头:
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端盖、转轴和活塞,所述端盖密封安装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围成滑腔,所述端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
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滑腔内并将所述滑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通道与气源连接;
所述活塞的中心向外突出形成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或缩回;
所述夹头包括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夹持被加工工件的筒状夹持部;
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安装部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且孔径小于所述凸台的外径;
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槽,每一个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状夹持部,每一个贯通槽贯通至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且贯通所述筒状夹持部的内外壁,至少两个所述贯通槽的设置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整体上能够胀开或收拢;
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向外顶压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筒状夹持部胀开,所述凸台从所述通孔中缩回时所述筒状夹持部收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呈柱状,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滑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动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动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个数为6个,6个所述贯通槽均布于所述筒状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龚翔豆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